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淮安县中学 / 陈达轩 陈瑞英

陈达轩回忆  陈瑞英整理

一九四○年秋,淮安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成立了淮安县民主政府,赵心权同志担任县长,鉴于当时开展各方面工作都迫切需要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经过党政领导决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办起淮安县的第一所中学。

一九四○年冬,县长赵心权为了办好这所中学,先后登门走访了本地区具有爱国思想和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教学经验的进步知识分子,其中有汪渭珍、汪育才、阵钺襄、颜逸尘、李荣光、尹鹤峰和陈达轩等人,还有从外地来北乡避难的知识分子彭震、卓新民、金乐音等人,分别和他们恳切商谈办学的方针大计。在各界人士一致赞同和支持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即于一九四七年春(订正见下辑)在淮阜边境苏嘴镇彤华宫内建立起一所因陋就简的中学。县长赵心权兼任校长,汪渭珍任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下设生活指导部,主任是林浩(女),总务主任由尹鹤峰担任,会计陈达轩,庶务周树培。全校分初中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开学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政治、文化考核,按成绩分别划到相应年级。入学考查分笔试和口试两种方式,通过笔试掌握其知识水平;口试内容主要是了解其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从而编排班级进行培训。这所学校创建于初春,即以春季始业。由于当时的抗战形势,军政各方面都迫切需要人才借以充实和增强抗战力量,因此,在通过笔试和口试以后,发现个别学生对杭日救国有一定的认识,又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就立即分配工作,如周守成同志经过考核并没有要他入学,便派他充当淮安县警卫连指导员,陈锦珊同志在第一学期尚未终了即被派去担任区公所会计。其余被编入初三年级的学生到了暑期,通过考试合格,毕业后分配到各条战线上去。之后,即按惯例改为秋季始业,并依序递升,另招一班初一新生。由于报名入学的青年逐渐增多,又增设一个预备班。当时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浓厚,报名入学的青年绝大部分都是男性,但也录取一名女生名叫周黄,是涟水人,这对当时宣传男女在政治、文化上享受平等的权利,起了一个示范作用。

第一届毕业生经过考核选送三十多名分别输送到机关部队去。这些学生先在本区、本县工作,后来有的也陆续调往外地,充实了各基层单位的力量。根据个人回忆,其中有石辅民、韩光、严宪之,汤洪绪、陈锦珊、汪选(即副校长汪渭珍之子,他于本校毕业后又考入工学院深造,现在东北任工程师)等;从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三年,又先后输送大批毕业生到本县各单位工作,其中有卢秉科、李绍美、徐健(女)、顾夕山、张铁香、黄松岩等。这些进步青年在草命斗争实践中迅速成长,并先后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些还担负起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工作,为抗日战争和地方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这所学校创建于战火纷飞的环境中,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当局势稍有稳定,即积极从事教学活动;一有动荡即向敌后地区转移,但也决不放松教学工作。

如在建校仅仅一年时间的一九四一年初,即被迫转移到淮东约四十华里的小孙庄进行分散教学;嗣因敌伪频繁侵扰,又先后迁到张季、大孙、后谷等地。当时校本部设在后谷谷修生家,三年级一个班就在附近群众家上课;其他两个班则设在大孙庄。副校长汪渭珍驻校本部办公,有时也去大孙庄工作。大孙庄两个班由生活指导部主任负责校务,兼管教导工作。兼任校长赵心权也经常来校作指示,特别是对当时国内外形势、国共两党既有合作又有磨擦的情况,向全体师生作报告,借以提高师生的认识。

一九四三年春,日伪组织大规模“扫荡”,全校学生只好暂时潜伏到比较安全的地区,教职员工仍留在校内,当地干群特派专人为师生搞好伙食。后来形势不断恶化,学生全部被疏散回家。教职员工分成两组:一组由汪育才率领到废黄河以北季家庵季培兰家隐蔽;一组由陈达轩带领到苏嘴以北陈圩陈毓涛家暂祝这两家主人都比较开明,所处又是偏僻农村,因此比较安全。后来我们迁到陈头复课,特地给这两家送去一点报酬,都被谢绝,这也说明当时群众对办学的热情支持。另有几位教师是淮安东南乡车桥、曹甸一带人,都暂回本地。当日伪军遭到根据地军民沉重打击,招致溃败后,学校就积极筹备复课工作。由于当时淮安县境内没有适当的地点,学校只好迁到阜宁县境内陈头一家地主庄园内,因其中房屋较多,可做教室,经得主人同意,即在那里复课。因为校址属阜宁县境,故将原校名称“淮安县中学”改为“淮阜中学”。该校在这里时间较长,教学秩序也逐步正规化,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接着淮安县城解放,学校即由阜宁陈头迁到淮安城内继续上课。

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教材大部分采用抗战前国民党时代散失在群众中的教学课本,再用油印机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学习。另外各科教师也想方设法搜集材料自行编眩如语文课增选部分古典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等;政治课教材是采用党政机关印发的单行本,内容侧重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和民主建政等,统一由生活指导部主任讲授。当时环境十分艰苦,教师汪育才、陈天马、牟杰人等均能坚持教学,为抗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了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还通过各种渠道从外地邀请徘徊于国共两党之间的党外人士来担任某些缺人讲授的课程的教师,如从上海邀请来的金乐音擅长音乐歌咏;从阜宁邀请来的一位大学毕业生周尚武担任数理化教学;担任政治课和教导工作的林浩同志是从新四军部队中邀请来的,她虽是一位年龄较轻的女同志,但态度雍容大方;性格活泼明朗,政治见解尤其精辟深刻,对当时形势了解也较全面,因此她在每周举行一次的师生大会上,都能深入浅出的作时政报告,从而提高和鼓舞了师生们的思想认识和学习热情。

建校伊始,由当时淮安县长赵心权兼任校长,到一九四三年改由朱德甫继任。副校长汪渭珍是学校工作的实际负责人,一九四二年辞退,由陈天马继任。生活指导部主任林浩(女)因随军离职,继任是葛龚,葛后由李青山继任。一九四一年秋总务主任尹鹤峰辞退,由会计陈达轩升任直至一九四三年秋陈因病离职。关于教职员工的生活待遇,由于当时行政机构人员和部队指战员都是供给制,为了照顾教学人员,给予工资制的粮食供给,大体上比供给制待遇高得多,具体标准是:校长是兼职无工资。副校长月薪大米三百斤,生活指导部主任也是兼职,总务主任和班主任月薪都是大米二百六十斤至三百斤,会计、庶务各一百斤。这些粮食每月初即由县粮食局发给拨条,由总务主任到各有关乡村调运。各人除留足一个月食用粮外。余均运到敌伪区附近出售。负责总务工作的同志为了调运和出售粮食,常常一个月要花二十天以上的时间在外面活动,其中调拨、出售、转运、接洽,都要经过许多手续和人事关系,有时还要应酬花费,如有一次到马厂一带运粮卖粮,招待费用就花去法币三十元,我却未报销一文。

综上所述,这所学校是在动荡中求稳定,是经过一段艰苦历程的。从创建的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三年的三年中,就搬迁过三次;从苏嘴——北季,从北季——后谷、大孙庄,从大孙庄——陈头;大疏散一次。当时师资极其缺乏,县长兼校长赵心权礼贤下士,搜罗人才,在教职员工中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启发其思想觉悟,使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培养了近三百名毕业生,输送到各条战线,壮大了抗日民主力量,适应了基层建设的需要,因此,它在淮安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这也体现了党的三大法宝之——统一战线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无比威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