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

吴棠(1813-1876),字仲宣,号棣华,盱眙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举人大挑一等,授淮安府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令。在任期间,勤于政事,常改装出行,访贫问苦,以礼化民,以文治县,亲治匪患和水患,为政三年境内大治。咸丰元年(1851年)调任淮安府清河县令,在任严禁胥吏苛派、严禁赌博、严禁贼盗。咸丰二年(1852年)邳州大水,岁荒盗炽,上调吴棠署邳州知州,施行“首恶必惩,协从解散”的政策,亲率壮丁,按名捕拿,并亲勘灾情,兴修水利,赈灾济民,收养弃婴。在沭郯交界处,率勇击退山东捻众,地方暂靖,邳民称颂。


咸丰三年(1853年)初,吴棠又回任清河县令,时值太平军、捻军风起云涌,反清杀官、声振华夏,清廷摇摇欲坠。吴棠带兵征战于徐淮之间。时太平军攻占扬州,遂有屠城之难,消息传来,淮人纷纷迁移。一时贵者叹于室、富者犹于门、贫而强者喜于道。吴棠诓称:清廷大军将至,淮派员接应,人心稍安,迁者多返。吴棠在地无城郭、手无兵柄情况下,徒以忠义号召,会同乡绅鲁一同招集乡勇,倡办团练,申明纪律,乡镇立七十二局,不数月间,会者数万人,首尾相联,合力防御,声威大振。咸丰十年(1860年)捻军李大喜、张宗禹率部二万余众,攻克清河县清江浦(今淮安市区),击毙淮扬道吴葆晋,副将舒祥等,河督庚长等逃往淮安府城。吴棠临危不惧,招集乡勇,驻军瓦砾上,亲自在清江浦北圩上督战,终击退捻军。


吴棠是清朝镇压捻军最著名的地方守令之一,因守城有功,政绩卓著,于咸丰十年补徐海道,旋授徐海道员(四品官)。咸丰十一年(1861年)擢江宁布政使(从二品官),代理漕运总署。同治二年(1863年)实授漕运总督,1864年署江苏巡抚,次年署理两广总督,皆因江淮未戢请留而不果行,仍留在漕督原任,署理两广总督。同治五年(1866年)调离任闽浙总督(正二品)(加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衔),七年调任四川总督,1871年署成都将军。光绪元年(1875年)十一月,因病奏请开缺。二年正月奉上谕准其开缺;三月回籍;闰五月二十九日(1876年7月20日)病逝。


吴棠著作主要有《望三益斋存稿》、《读诗一得》1卷、《望三益斋诗文集》4卷等。


望三益斋,吴棠的室名。曾刻印过杜甫《杜工部集》20卷,李商隐《樊南文集补编》3卷,张昭《张亟斋遗集》1卷,王效成《伊蒿室文集》6卷《诗集》2卷《诗余》1卷,胤稹(清世宗)纂《庭训格言》1卷等。抄本有:丁晏《四史余论》4卷,周亮工《闽小纪》4卷。

 

望三益斋诗文钞_清代诗文集汇编 653_13081980.zip
吴棠年谱_近代史资料 总75号_10262465.zip

 


图片[1]-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2]-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2]-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4]-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5]-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6]-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7]-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8]-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9]-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10]-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11]-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12]-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图片[13]-吴棠与《望三益斋诗文钞》-老淮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