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1866—1940),初名振钰,字叔宝,改振玉后,字有坚白、叔蕴、叔言等,号雪堂、贞松,又称永丰乡人、仇亭老民等。原籍浙江上虞,清咸丰五年(1866)出生于江苏淮安山阳县(今楚州区)。他一生勤于治学,著述丰富,平生著书130余种,刊印书籍百余种。对中国历代史料的保存,敦煌文卷的整理,汉晋木简的研究,尤其是对甲骨文的搜集、收藏、考释、传播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重要学人之一。
罗振玉出生于淮安,和古城淮安有较深的渊源。早在嘉庆、道光年间,他的曾祖父罗敦贤(希斋),就历佐盐河幕,流离江淮间。祖父罗鹤翔(翼云),为江苏候补布政司理问,历知泰兴、赣榆、高淳、江宁诸县事。咸丰二年(1852)十月,卒于高邮任所。继祖母方氏置宅于淮安河下罗家桥,后因庚申(1860)之乱,罗家桥宅毁于兵燹,乃别于淮安城南购置更楼东赵宅(今楚州区淮城镇罗家巷),遂为家焉。其父罗村勋(尧钦),历署江宁县丞、海州州判、清河县丞。其外祖父范以煦(咏春)为淮安名儒,对乡邦文献造诣很深,著有《淮蠕小记》、《淮流一勺》以及《楚州石柱题名考》等数十卷,这对他从事考据和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罗振玉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自小勤奋而努力。他自五岁起即熟读《四书》、《五经》。十五岁中秀才,后二试不中,遂弃举子业,专心教书和著述。十七岁校勘《金石萃编》,十九岁著《读碑小笺》和《存拙斋札疏》。余暇时搜求古碑,访师问学,著《淮阴金石仅存录》,开淮安金石研究之先河,为淮安历史文化作出了贡献。1902年,著名甲骨收藏家刘鹗(1857-1909)在淮安故宅选拓甲骨墨本。罗氏始得见甲骨文字,由此开始了对殷商甲骨的搜集、考释和研究,是甲骨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
罗振玉著作丰富,远非常人所及;在书法艺术方面,也达到惊人的成就。由于具有古文字学深厚的学养,甲骨文、金文、小篆写来得心应手,是将甲骨文入书的第一人。罗振玉的书法早年临习欧颜,兼习金文及刻石小篆,基础扎实,功力至深。中年后得见甲骨文字,书风为之一变,将金石之趣与毛笔之韵交汇融合,达到相当高的成就。他篆隶真草,四体精能,且幅幅谨而不肆,自发天机,笔势疾涩而坚定,结字随势而赋形,自然真率,笔底洋溢着学术文章之气,金石书卷气浓厚。他的书风恣而不肆,温尔儒雅,谨守着中和中庸之美。今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其《临秦碣石篆书屏》,虽是其在淮安的作品,但充分反映了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
《临秦碣石篆书屏》,共四幅,每幅纵71厘米,横34厘米,纸本。上写秦碣石颂,其文曰:“ 皇帝建国,德并诸侯,初平泰壹。卅有二年,巡登碣石,照临四极。从臣群作,上颂高号。爰念休烈,戎臣奋威,遂兴师旅,大逆灭息。武殄暴强,文复无罪,庶心咸服。惠论功劳,恩肥土域,赏及牛马。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黔首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此屏虽是临写之作,但作者已不拘泥于原作,而是将原作中那种残泐和不羁之气剔除,保留秦篆之特征,并运之以已意,达到临写和创作的目的。此屏用笔圆转平稳,笔画苍劲有力,结体严谨工整,分布均匀对称,显得恬静、娴熟、古雅、静穆。观之令人穆如清風,醇厚清丽,古朴典雅,耐人回味。通屏不激不励,流畅自然。但圆浑厚重,邃古精深。表现了他谨严敦古,温和儒雅的书学风格。落款为“礼门老伯大人诲正,罗振玉。”此“礼门”为王礼门,号壶隐道人,江苏江都人,为清末书法家,常来淮安小住,故和罗振玉相交和相识。下钤“越国男子罗振玉乐寿昌”赤文印、“罗氏坚白”白文印。
此屏没有明确纪年,但从钤印来看,可推测其大致年代。据肖文立《罗雪堂自称集释稿》载,此“罗氏坚白”印刻之于光绪壬辰(1892)十月,“越国男子罗振玉乐寿昌”印刻之于光绪癸巳(1893)六月,都是由旅居扬州的常州籍篆刻家赵穆(1845-1894)所刻。因此,从钤印来看,此屏当作于癸巳六月之后,包括癸巳或癸巳以后的甲午等年份。甲午年后,因罗氏受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而谋求到上海发展,只在余暇时才回淮安。因此,此屏有可能作于光绪十九年(1893)或光绪二十年(1894),是罗氏在淮安时期的作品。此时作者二十八岁左右,正值青春壮年时期。故通屏神完气足,一气呵成,精力充沛。因此,此屏是罗振玉早年在淮安时的作品,故在淮安地区流传。从现存罗氏书法作品来看,其早期作品存世极少,故有重要历史和研究价值,弥足珍贵。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