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湖是古城淮安的一个小湖泊,因湖面弯曲如勺而得名。据《淮安府志》载,该湖是因修筑淮安古城墙而逐渐形成的,古称放生池,又称郭家湖、王家湖,与萧湖、月湖同位于古运河东岸,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和古运河水系相通,是运河珍珠链上的一颗明珠。湖畔有唐代建筑风格的文通塔,湖光塔影,引人入胜。沿湖有虹桥、石舫、水榭、勺湖草堂等景点,有菰蒲飘香、林泉木石之美,是淮安著名风景胜地。清初,望社诸君子阮晋、马西樵、石紫岚、闫若璩常于此饮酒赋诗,流觞曲水。乾隆时期,淮安士人阮学浩于此建勺湖草堂,讲学课士,因科举中榜率高而驰名,是江淮地区最好的书塾。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黄河老坝口决口,勺湖遭灭顶之灾。后屡经修复,至清代中后期,勺湖又成为淮安府城的名胜重地,一些文人雅士时常于此聚会,故留下了一些雅集图卷,现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勺湖款春图册》就是其中之一。
《勺湖款春图册》,纵33厘米,横27 厘米,包背装,纸本,现存43页,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五月朔的一天,淮阴诗人吴温叟和扬州画家梁公约携友人吴绍溪、周孝楷、周棣等泛舟湖上,为此而创作的诗词和画图。它和中国历史上的雅集图一样,大都由题、图、记、序、诗五部分组成,形成一部图相当完整的文人雅集图卷。但中国历史上文人雅集图大都是装裱成长卷的形式,如宋人马远的《西园雅集图》和明人谢环的《杏园雅集图》就是如此。但这部雅集图却装裱成多达四十多页的图册,故在文人雅集图中比较罕见。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江淮地区社会动乱使然,为便于携带和收藏不得不装裱成图册。因此,此册是历经战乱的劫余之物,特别是经历了十年文革,能完好地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况且,其中收录了52位来自苏、皖、浙、沪、冀、赣六省清末民初文人雅士的墨迹。这些文人雅士大都是当时的诗人、学者和精英,都是活跃在江淮地区的文化人士。这对于勺湖来说,自然是一段士林佳话,也是研究清末民初江淮名士行止交往的宝贵资料之一。
一、勺湖款春图的缘起
关于勺湖款春图的缘起,册内有记有序。其记为吴温叟于同年七月所书写,详细记述了图册的缘起和经过(图3)。吴温叟(1869-1920年),名涑,号季实,字温叟,江苏淮阴县大兴庄人。清末南京国学研究会成员,淮阴崇实书院掌院,著名学者和诗人,民国时出任议员,有《抑抑堂文集》传世。其记云:
今年五月朔,余与梁子饮真就周范百、醅仲兄弟及家弟绍溪於郡城寄斋,相与泛棹勺湖。水风澹沱,薄寒中人萧索特甚。而饮真留客,连容与不能去。薄暮抵寓,挑灯写款春图,视范百。其明日小雨,不果归,乃展前游至烟水深处。饮真慷慨长吟,且以为座中诸人,或隔不百里,或侨居城中,去勺湖未远也。吾独作客异县,如邗上之平山堂、长春岭,古贤踪迹所留,遂称胜观者,皆邈不相接。即斯萧索之境,且不常得。何独友朋聚散,何为足致慨于无穷也。然后知饮真不能舍勺湖而去者,殆亦庄子见於乡人者而喜之意尔!端午后,饮真来予村中,薄酒之余,又作第二图。嗟乎,饮真其终未能忘情於湖也!余将付装池题咏以存之。饮真曰:“否否,技未工也。何足溷人纸墨!”余曰:“吾之存此,犹子作图意也。子与勺湖不能无去留,犹吾与子不能无聚散也。子谓余能忍然乎,否也。”饮真无以应,爰序颠末,付之装池。款春之会,又有家侄其稑仲毂、其科子进员七人,庚寅秋七月,吴涑。
由记中可知,此次雅集发生于庚寅(1890年)五月,扬州画家梁饮真作客淮上。为尽地主之谊,淮阴诗人吴温叟招集友人和子弟陪其游览勺湖。是时,画家梁饮真为勺湖景色所吸引,留恋忘返,久久不愿离去。抵寓后即作款春图。第二天又重返前游,慷慨长吟,叹其“作客异县”,叹其友朋聚散,叹其“萧索之境,且不常得。”端午后,又在吴氏所居之淮阴大兴庄,作勺湖款春第二图。时吴氏深为梁饮真的执着所感动,故将此图装池而存之。
其序为旅居淮安的查富棣所书写。查富棣,安徽泾县人氏,光绪壬午科(1882年)举人,江苏候选知县,敷文书院山长。查氏自幼随其父、叔客居清河县(今淮安市清河区),成年后以古文辞见长,是地方文化耆宿。其序记述了勺湖款春图之由来,洋洋洒洒,是一篇辞藻华丽的骈体文,朗朗上口,颇有气势(图4)。其前半部分是:
一觞一咏,兰亭修楔之天;半郭半村,曲水流杯之地。招招青雀之舫,泛泛白鸥之乡,於时流连,忘路近远。新雨旧雨,风生挥尘之谈;长吟短吟,泉涌探骊之句。美景良辰,写以剡笺,传之好事,此吴子温叟勺湖款春图之所由作也。勺湖者,在淮阴郡城之西北隅,风日清佳,水木明瑟,竦烟荡其一碧,新涨盈夫半篙。塔影斜阳,路转文通之寺;钟声卓尔,桥邻漂母之祠。菰蒲两行,荇添千叠,春水生而波活,断港近而潮通,嚣尘隔车马之喧,幽寂擅林泉之胜。吴子於此招酒朋、携吟侣,载以小艇,放乎中流。瓶笙沸而茶烟飏,炉篆沈而酒香溢,高咏击钵,长谣扣舷,良醴一盅。……
由序中也知,此图是为吴温叟所作,所记是吴温叟“招酒朋、携吟侣,载以小艇,放乎中流”之雅集聚会之事,因此,吴温叟是勺湖雅集的招集人,亦是勺湖雅集的参予者之一。但是,勺湖雅集亦是为梁饮真所举办,故梁氏是这次游湖的主要宾客。作为主宾,梁氏亦为这次雅集作出了贡献。没有梁氏的参予,就没有这次聚会,就没有勺湖款春图册。
二、勺湖款春图的图和题
册内原有图二幅,现仅存一,是幅山水画,即勺湖款春第一图(图2)。上已述及,此图是扬州画家梁饮真所作,即游湖抵寓后挑灯所写,名勺湖款春图。而另一幅已遗失,即梁氏端午后在大兴庄所作,名勺湖款春第二图。从赠诗来看,此第二图也可能一度由梁氏所收藏,是梁氏向友人征诗时所展示之图,故梁氏所征集的友人诗句中多次提到此图,如高邮画家宣古愚和诗人王树藩的诗中都提到此图。许多人看到此图后才题写诗词。征诗后梁氏有可能没有交还,也可能在征诗和后来的流传过程中遗失,故勺湖款春图册中少此一幅。从胡朝梁题诗“图中之人都在无”和万方沛补隶“座中人物已星散”来讲,此第二图有可能是幅类似《西园雅集图》和《杏园雅集图》的人物画,把参予雅集各个人物的行为举止都描绘清楚。因此,第二图较第一图尺寸要大,有可能是幅长卷,在创作时也要多费功夫,故此图是梁氏在大兴庄所作,不是顷刻之间就能完成的画图。但无论山水图还是人物画都是梁氏之作品,充分反映了其才思敏捷的个性。梁饮真(1864—1927),原名菼,字慕韩、公约,为清末南京国学研究会成员,江苏江都(扬州)人氏。少时博览群书,显才气,善诗词和骈体文。清末为扬州冶春后社重要成员,后渐钟情于画,民国时参予创办南京美术学校,自任国画教师,是我国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画风清俊疏朗,飘逸恬情,有陈道复、李复堂之风韵。尤以画芍药、菊花入神,有“梁芍药”之美誉。但此次画的却不是梁氏擅长的花鸟画,而是是以勺湖为背景的山水人物图。
此图是以真山真水入画,上写勺湖之上,荷叶点点,芦苇丛生。一叶扁舟,正在空旷的湖面上行驶。船上有一人似在划船,又似在向客人介绍着湖上景色。画面左下角,是蜿蜒委迤的古城墙,把勺湖的位置和环境表现的相当准确。而右下角的被树木掩映下屋宇,即是江淮地区的著名书塾勺湖草堂,即雍正乾隆年间,淮安教育家阮学浩课士读书之处。那高耸的方形建筑,有可能是勺湖草堂的春风亭,是勺湖草堂的士子们赏心悦目之所。整个画面给人以萧瑟寂寥之感,是勺湖遭黄河决口后修复后的实况,尚没有达到繁华的旧貌。从画法上讲,此图是一幅笔简意繁的水墨写意画,图中虽没有写水,却给人水势浩瀚之感。船中虽没有写游人,却使人感到游客满船,正在船内饮酒赋诗,表现了吴温叟梁饮真等友人泛舟湖上,把这次雅集聚会表现的相当清楚。
此图的题名为流寓淮安的路岯所书(图1)。路岯,字山夫,曾任建德县令,辞官后隐居淮上,购屋辟园,和边寿民苇间书屋相近。其平生儒雅好学,善擘窠书,收藏古图画碑版,是淮安著名文化人士。所题“勺湖款春图”五个隶书大字,结体宽博,气势雄健,虽波挑不扬,含而不发,但不僵不硬,气定神足,具有方正朴茂,沉郁秀润之美。落款为“温叟六兄属,山夫路岯。”下钤“路岯印”朱文方印。
三、勺湖款春图的题诗
册内题诗有五律、七律、长诗、词曲多种,形式多样,蔚为大观,琳琅满目,约有五十位作者为此题写了诗词。有的还不止一次的题写,可谓众志成城,从者云集,是江淮地区诗歌兴盛的标志。从地域上讲,这些作者分布苏、皖、冀、沪、浙、赣六省,其中大多数为淮扬人士。从时间上讲,从光绪庚寅(1890年)至民国癸卯(1943年),前后历时五十三年,其中大多数是光绪中后期的题诗。有的题诗是在民国年间,似在回忆昔日的繁华,但这时吴温叟和梁饮真都已作古多年,推测此册后为吴温叟之侄吴其稑所收藏,其时他也由游湖时的翩翩少年,成为一位七十五岁的老翁。其历时之久,分布之广,在同类的文人雅集图中并不多见,是江淮地区文人荟萃的标志。这些作者中,有的是国内闻名的文史专家,如闵真、吉城、宣哲、程兼善、王耕心、吉亮工等,都是清末民初的学者。其中的闵真,又名尔昌,字葆之,号黄山,晚号复翁,江苏江都人,是袁世凯的幕僚和诗侣,著有《雷塘词》、《雪海楼诗词存》等,是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其所题诗是用行书写在一装饰精美的花笺之上(图5),书体遒媚劲健,潇洒流畅,其诗友之情,勺湖之思,跃然纸上。其题诗曰:“季重风流世少俦,诗名传播到扬州。酒边烟月销春梦,画里云山怅远游。芳草夕阳如有意,枯荷败柳不成秋。勺湖湖水深三尺,载得相思尔许愁。”其中的宣哲(1866—1942),字古愚,江苏高邮人。一生擅山水,富收藏,精鉴别,曾与黄宾虹结为贞社,写山水,秀雅绝伦。能词,是扬州冶春后社的诗友,有《寸灰集》传世,所题是一首《莲陂塘》词,意境绵绵,和勺湖相契(图6)。其词曰:“绕城阴鳞鳞,浅浪春来,都是离绪,东风才染汀蘋绿,却遣小桃飞去。重唤渡算舴艋装,愁频向烟波诉数声,柔舻问,老柳眠沙,新蒲簇水,记不旧鸥鹭。萧森景不羡,西冷住处,画船争载,箫鼓绿蓑青笠,平生足赢得头衔。渔父翻笛,并愿小泊乌蓬,同听潇潇雨,移家休误,爱落钓鱼肥,呼名鸭小,觅个水村住。”其中吉亮工(1857-1916),字柱臣,一字住岑,别署莽书生,原籍高邮,旅居江都,光绪举人,是清末民初扬州文化史的巨匠,最具八怪遗风。题诗以狂草书写(图7),虽浅显易懂,直白如话,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其歌云:“生不识勺湖,梦不到勺湖,梁生为我谈勺湖。茫茫野水森菰蒲,几株烟柳秋疏疏,残荷败叶皆凋枯,瓢舟兀坐诗魂孤。我亦烟波旧钓徒,安得与旁结一芦。二三同志结与俱,扣舷随意歌吴歈。长吟笑入荷花途,柳荫暮色成荒墟,任头弄水拾月珠。 我耳闻勺湖,我心识勺湖,从此远梦常萦迂。飞魂跳入勺湖图,恍惚有人温叟呼,何必名山与具区,心君空阔皆神都,长江大河胡为乎?即此可葬七尺躯,勺湖之水天下无。”
在这些作者中,也有一些诗人,如胡朝梁、段朝端、徐嘉、刘龙慧、梁公约等,这些诗人都是吴温叟的诗友,都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在汪国垣《光宣以来诗坛旁记》中都有记述。其中的胡朝梁(1879—1921年),字子方,一字梓方,号诗庐,江西铅山人,早年肄业于震旦、复旦二校,精通英文,曾助林纾翻译西方小说。曾游于陈三立门下,称诗弟子。入民国,为徐又铮幕僚。晚年潜心学佛,著有《诗庐诗存》。所题是一首七言长诗(图8),洋洋洒洒,激情四射,抒发了对此次雅集的倾慕。诗曰:“吴子坐我室东隅,殷勤眎我款春图。人闻何处春可款,门外已报花无余。东风吹絮作雪舞,铺阶入砚纷模糊。岂知春意忽然画,恨不秉烛恣游娱,梁生笔墨入神化,涂得勺湖似西湖。有山隐隐不可见,平沙如掌森菰蒲。湖上亭台谁为主?湖中绿净不受污。康雍耆老数邱阮,讲学斯湖道不孤。文采百处谁继者,鲁潘亦是兹邦儒。后起今有吴季重,风雅不与前人殊。惜春去欲挽春住,一船载得高阳徒。中流放歌逞一快,纸上犹闻声喧呼。二十年我别西湖水,勺湖之乐当何如?湖光岁岁祗如此,春色年年不可摹。君今买棹重携酒,图中之人都在无。但使十人不失一,湖波已非前眉须。剧怜世事纷万变,悲惧离合殊须臾。吾人往往昧当境,事后追忆多嗟吁。劝君莫更思勺湖,蹄涔一勺徒区区。江南亦自饶山水,一竿一笠足樵渔。何时卜筑春江上,风雨一庐与子俱。”其中的段朝端(1844-1925),字笏林,号蔗叟,近代诗文家,江苏淮安人氏。著有《椿花阁随笔》、《椿花阁诗集》、《椿花阁文集》等。所题为七律三首(图9),既赞美了勺湖,又怀念了故友。其诗曰:“勺湖西去水清冷,湖上垂杨分外清,欲折柔条绾春色,有人愁绝鹧鸪听。老去看花具别情,一春花事可怜生,湖光山色浑如旧,那管离人有送迎。听雨湖边又几霜,款春心事更评量,披图令我增悲情,君怀陈周我忆杨。”其中梁公约,即雅集的主宾梁饮真,所题是一首《水龙吟慢》词(图10)。字里行间,仍充满着对勺湖的思恋和忧虑。其词曰:“谁知一片萧寥,当时作尽清愁影。深杯孤舫,来妨间放,后游人肯。胜赏千年,羁里一笑,仅教酩酊。箕烟波无恙,菰芦无恙,只有我,天涯向。 重展画图细认。剩茫茫,水痕杳溟。如今况是,别梦连江,乱云障日,莽莽情难。尽料得,故人惆怅。且重题寄与,灯边酒半,不须忧耿。”
在这些作者中,也有一些地方名人,是地方上的学者、退职官吏和士绅。这些人都和勺湖有深厚的情感,故热情洋溢,情感真挚。如吴炳仁、毛乃庸、闻溥、邱崧生、田步蟾等。其中的吴炳仁(1840-1921年),字莼甫,安徽三界镇人(今明光)。自幼在淮阴为漕运总督吴棠幕僚,以劳绩保举知府,分发江苏。曾任大胜关税务,后又任扬州知府。辛亥革命后,目睹袁氏窃国,便杜门不出。所题为五言长诗(图11),咏湖话史,史料确凿,可见对勺湖相当熟悉。诗云:“少小写淮阴,爱此风景好,嬉戏湖水滨,游赏惜草草。回首三十年,梦魂为颠倒,梁子妙笔墨,逸趣追董赵。精诚满勺湖,腕底波浩浩,我恍坐其间,烟水相萦绕。吾宗缱绻人,清游恣幽讨,佳境与良朋,往复中怀抱。清文出至性,愈觉情绵藐,旧游忽在眼,展图忘昏晓。细缅康雍间,邱阮诸耆老,讲学此湖中,壶奥必精造,继起潘鲁贤,实邦之师表,低徊云水间,流风今已杳。满地愁荆榛,谁复尚文藻。沧海腾蛟螭,扬帆任所饱,征调遍天下,一载空扰扰。安得彭左英,一鼓腥膻扫,我侪且安居,忧怀郁难了,愿结图中人,湖上亲鱼鸟。”其中的毛乃庸(1875-1931年),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伯时,后字元征,别号剑客,江苏淮安人。曾任江北师范教务长、江南高等学校教授等,著有《十国杂事诗》十卷、《檀香山岛国志》十九卷、《勺湖志》十六卷等。其题诗云(图12):“无端别此勺湖水,同醉江南三月花,异地灯歌回梦影,旧堤烟树隔芳华。苍茫人吏违孤往,惨淡春心证短槎。但使清波肯相待,未妨羁泊各天涯。”
在这些作者中,还有一些吴温叟的亲友和弟子,如吴其稑、周孝楷、胡铭恩、潘长赓、刘家瑜、王泌、王长庚等,他们也为此题写了诗词,真是体裁多样,丰富多彩,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四、勺湖款春图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勺湖款春图的价值和意义,大致有如下几点。
1、勺湖款春图所记述的是光绪十六年(1890年)淮安勺湖的一次文人聚会,这说明清末的淮安,古风盎然的书画雅集,依然为文人士子所崇尚,是当时文人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他们既以书画为清高嗜好,又以书画交流为超凡脱俗的雅事。一般地说,这种纯粹的书画雅集多发生于人文荟萃之区,雅集者也多为志同道合的书画家和文化名流。通过雅集,他们吟诗作画,抒展才艺,尽交游之乐,致延誉之美,不仅加深了友谊,也是士林间的一件趣事。由此可见,清末的淮安,也和当时的苏州、扬州一样,已进入人文荟萃之区,文风昌盛。
2、勺湖款春图所记的是淮阴诗人吴温叟主持的雅集聚会,是研究吴温叟及其父吴昆田的重要资料之一。吴昆田,字云圃,号稼轩,江苏淮阴大兴庄人。清代末年,吴温叟和其父吴昆田,捐资办学,主讲崇实书院,是淮阴鸿儒,为淮安培养了不少人才。题诗中的作者有些就出自其门下,是对地方文化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但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已遗忘了这对父子,忘记了这对父子教育家。此册的发现,无疑为研究吴氏父子增加了实物例证,是研究吴氏父子的重要资料之一。
3、此册有图和题,有序有记,汇聚了五十二位作者的题词和题诗。这些题词和题诗,真、草、篆、隶,四体皆有,皆款印俱全,而且还有左笔书法,荟萃了江淮地区的书法艺术,有许多是极具个性的书法作品。在行书方面,如查富棣的勺湖款春图序(图4),温和文雅,神清骨秀,宗法二王,具魏晋风度。吴温叟的勺湖款春图记(图3),遒媚流畅,骨劲貌丰,胎息盛唐,古拙厚重。胡铭恩的摸鱼子词页(图14),结体瘦长,锋芒尽敛,恬静虚无,禅意浓郁。徐衡的题诗亦行亦草,风韵盎然,宗法晋唐,造诣深厚(图15)。在楷书方面,如杨芗的摸鱼子和金镂曲词页(图16),其书法秀美,圆润流畅,笔势舒展,参差有致。如潘名赓的勺湖款春图诗页(图17),楷中有行,遒劲流畅,欧骨赵面,爽健隽秀。在草书方面,如路山夫的款春图诗页(图18),其书法得力于碑版,浑厚凝重,灵动洒脱,气韵高雅,意态从容。袁镳的题诗页(图19),其书法苍劲厚重,气势雄健,淋漓酣畅,风味醇厚。在隶书方面,如毛乃庸的诗页(图11),方正朴茂,雄浑刚健,一看就知是从汉碑而来,金石气浓郁。成贻的勺湖款春图诗页(图12),其书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雍容典雅,恢弘如宫殿庙堂。此外,还有万立鋐的篆书页(图20)、王耕心的左笔诗页(图21),真可谓流派纷呈,丰富多彩。这些作品都是古人遗留下的书法瑰宝,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是江淮地区文风兴盛的标志。亦是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在研究清末书法和地方文化中具重要意义。
4、此册有图和题,有序有记,汇聚了五十二位作者的记、序和题诗。在这些记、序和题诗中,既有辞藻华丽的骈体文,也有绝句、律诗和长诗,而且还有数十首词曲,真是诗词歌赋,门类俱全,恰是一部有关勺湖的诗歌总集。这些诗词歌赋,其中不乏优秀作品,是清末江淮地区诗歌兴盛的标志。这些诗词都从不同侧面呕歌了勺湖,是清末文学百花园的花朵。这些诗词都为繁荣文化作出了贡献,亦是国家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册的发现和研究,将为淮安和勺湖的研究提供实物例证,在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上亦有重要价值。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