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刘伶台,淮安人都很熟悉。提到杜康桥,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其实,刘伶台和杜康桥都是淮安的名胜古迹(遗址均在今城东乡刘伶村)。它们不仅近在咫尺,互有关联,而且又是同时建造。早先,刘伶台上还建有刘伶祠、刘伶墓。这些古迹在《山阳县志》里都有记载。
刘伶,字伯伦,是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与阮籍、嵇康相善,为“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参军。在晋武帝泰始初,因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其放情肆志,性尤嗜酒,作有《酒德颂》,对“礼法”表示蔑视。杜康,即少康,《说文解字》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传说他是周代人,因造酒而著名。魏武帝曹操曾写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后来,“杜康”就成为名酒的代词了。在古代,淮安人民为什么要把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拉扯在一起,同时建造刘伶台和杜康桥呢?要说清这件事,首先得从“杜康造酒刘伶尝,一醉三天才还阳”这则流传在淮安的民间故事说起。
传说,杜康是个很穷苦的农民,常年当长工。他力气很大,饭量也很大。凶残刻薄的地主婆见杜康能吃,非常心痛。有一天,杜康拉肚子,吃不下饭。地主婆知道后,十分高兴,便挑了一担饭送到田头,戏耍杜康说:“你今天吃多少,以后就吃多少!”杜康一想,这地主婆真狠毒啊!这时,他看见田头有棵大树,树干上有个大洞,就来了主意。于是,他就靠着大树吃饭,乘地主婆不注意时,便把饭一碗一碗地往树洞里倒,然后用树叶和泥土封住洞口,过了一会儿,地主婆走过来一看,只见一担饭被他吃去一大半,只好气鼓鼓地挑着饭担回家了。
杜康把饭盛在树洞里,过了好多天,一次正在田里干活,忽然闻到上风头有一阵阵香味飘来。他扒开树洞往里一看,饭没有了,只有几勺清清的水。杜康好奇地用罐子把水全部装起来,拎回家中。半路上正巧碰上老朋友刘伶。刘伶闻到香味,就端起罐子喝个精光。谁知刘伶喝下去以后,脑袋胀胀的,腿也软了,回家倒在床上睡着了。直到第二天中午,老婆还不见他起来,叫也叫不应,推也推不醒,以为他死了,就放声大哭起来。杜康听说刘伶死了,便一五一十地把他们在路上的事情告诉了刘伶的老婆。刘伶老婆一听,认为是杜康害死了刘伶,便要他偿命。两个人正在争吵不休时,忽然刘伶坐了起来。原来他是睡了一个很香甜的觉。他们这才知道由米酿成的水竟是那么的香。杜康又把制造这种东西的方法传给别人,天长日久,家家都有,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久”,后来传来传去,又把“久”演变成“酒”了。由于淮安早在宋代就酿有著名的“绿豆酒”,并成为朝廷贡品,素有醉乡之风。所以一些嗜酒的人就根据“杜康造酒醉刘伶”这个缺乏历史依据的民间传说,建造了刘伶台和杜康桥。
淮安在古代建造刘伶台和杜康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晋书》上有“竹林诸子踪迹多在河内山阳”的记载。其实,这个“山阳”远在河南境内,并菲淮安府的山阳县,而有些好事文人却泾渭不辨,就谬为是淮安“山阳”,而移置于此了。
刘伶台和杜康桥的建造,南北相依,雄伟壮观,供人浏览,饮酒小憩,数百年来实为一大名胜。而今,它的建筑群虽然毁圯无存,但遗址却标志着淮安早在很久以前就是一个名酒之乡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