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天培的老母吴太夫人经常以“忠义”二字教育其子。天培幼承庭训,习文练武,事亲至孝,久为乡里传诵。
清代道光初年,关天培受任苏镇总兵,署理江南提督。不久,他的父亲关自明老先生病逝,就将老母吴太夫人接到崇明衙署去居住,以便晨昏定省。道光十四年(1834)秋,关天培升任广东水师提督,镇守祖国的南大门。那时,关老太太年近八旬,受不了长途跋涉之苦,又不愿拖累天培,坚决要回淮安。她嘱咐关天培:“移忠作孝,不必分心以母老为念。”于是,关天培只好让夫人杨氏、长子奎龙、次子从龙侍奉老太大回淮安,自己“只身赴粤莅任。”
道光十八年(1838)古历八月二十六日是关老太太八十诞辰。当时关已年近六旬,由于广东“洋面迂事多艰”,防务很紧张,虽然“思亲念切”,既不能告老还乡,侍奉慈亲;又不能奏请假日回淮为老母祝寿,因此,他把一片孝心全用在保卫祖国海疆的国事上,“公务无分巨细,事事尽心,以遵慈训,报慰母怀。”
时值仲秋,正遇上虎门衙署内菊花盛开。那菊花“有并蒂双花者;有一蒂三花形如品字者;有重楼花分三层者;有一茎双头花开四朵者;更有黄菊一枝顶开大菊一朵,又于花瓣中另生六茎,长者二寸,短者寸余,茎端各开小花一朵,共成七子之形。”争奇斗艳,芳香扑鼻。关天培看到这些在秋风中精神抖擞的菊花,更加思念远在故乡的老母,在僚属的赞颂之余,特请友人广东名画家何翀(字丹山)即席绘了一幅《延龄瑞菊图》,借以抒发遥祝母寿的情怀。
道光十九年(1839)春,禁烟派领袖、关天培的老友原任湖广总督受命钦差大臣林则徐莅临广东。林关密切配合,坚决抵抗英军入侵,并于六月三日销毁鸦片二万多箱。这年八月二十五日,即关老太大八十一岁诞辰的前一日。关天培偕同两广总督邓延桢前住林则徐寓所,并携带《延龄瑞菊图》面请林、邓二公赐题,于是林则徐、邓延桢各题诗一首。其时,林则徐即将调任两江,筩希望关天培同他一道去,故题诗最后两句是:“起居八座君恩问,旌节江东指日移。”而邓延桢正在两广任上,却深怕关天培跟随林则徐调走,在题诗的最后两句就说:“南交(广东)正倚长城重,未许东篱带露移。”两人借诗言志,互相争夺,都表现了对关天培的器重和倚赖,宦海吟坛,一时传为佳话。
附注:本文原载1981年1月5日《淮安报》三版。根据关氏后裔口述并参阅有关资料予以补充、更正。引文均见《延龄瑞菊图·自述》。——编者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