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功臣 民族的骄傲 / 白坚 丁志安

——记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

关天培是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他为巩固祖国南方海防,为根除鸦片祸害,为捍卫祖国的主权,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独立,竭尽心力,鞠躬尽瘁,最后用热血和生命,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的光辉篇章。

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一七八一年一月八日(清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县)。父亲关自明是个武庠生,并无功名。天培幼年时读过儒书,由于家境贫寒,青年时代就自谋生计,继而投身行伍,当普通一兵。一八0三年(嘉庆八年),学使将他取入武年生,初授漕督右营把总,拔补外委,升千总,历任扬州营中军守备、署溧阳营都司、两江督标左营守备、中军都司、外海水师奇营守备、游击、苏松镇标左营游击,吴淞、川沙营参将、太湖营副将、苏松镇总兵、署江南提督。一八三四年(道光十四年),被提升为广东水师提督,镇守虎门要塞,直至抗英殉国。

海防建设的先驱

虎门要塞,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初毁坏。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重建土城,一七一八年(康熙五十七年)改建砖城。一八一O年(嘉庆十五年)开始设立广东水师提督,驻在虎门。广州府内港外海的许多炮台,虽然在康熙、嘉庆年间陆续兴建,但实际上徒有虚名,并无效果。道光初年,虽“设法整顿,而究不见振作”(李杨华:《公余手成海防》)。一八三四年(道光十四年)九月,英兵船二只“越过虎门……各炮台,直抵黄埔,守台官不能御,乃燃空炮以惧之”(《广州府志·前事略》)。为此,道光皇帝旻宁下令将水师提督李增阶革职。

关天培是一位久经磨炼、层层提拔起来的军事将领。他精通战守方略和枪炮弹药的制造,重视实效,勇于任事,严于律己,一丝不苟。上司曾荐举他“年壮技优,晓畅营务”,皇帝也称他“颇知向上,有干济之才”(丁晏:《关忠节公传》)。他接替李增阶,任广东水师提督,在赴任途中,就作了入境告示,要求力戒铺张、馈献;到任之初,就亲涉重洋,实地勘察。针对水道宽、射程短、炮弹不能迅速连发,以致第一重门户炮火不得力,第二重门户也难保阻截等弱点,关天培提出增建、改建炮台,设置铁链、木排,调整炮位,添铸重炮等切实而有力的措施,逐一落实,使虎们诸炮台形成了坚强的防御体系。他还针对士兵平时缺少训练、临事张皇失措的状况,指出“设守固宜扼要,防御尤贵得人,必须操练有方,以期临时施放得力”,并制订了春秋二季的操练制度,规定每年举行两次大规模的水陆军事演习。他研究、绘制了各炮台的形势位置图和师船的各种攻守阵势图,如《秋涛浴铁图》、《中流击楫图》等,进行守卫、出击、配合、策应的训练,并增派熟练的防兵,加强守卫力量。过去是被动防守,不免疏忽,关天培改订新章,发现外国兵船停泊洋面,“即督带舟师与各炮台水陆协力巡防”。他还把有关奏稿、书稿、告示、制度、图式等,编印成《筹海初集》四卷,以供广大官兵学习。他在序言中说:“培莅任以来,如临如履,几思虑所能及,力量听能到,事之所能力肩者,莫不次第举行,期于有备。”林则徐在奏招中也称道他“殚精竭虑,寝食以之”。这些,都是毫不夸饰的实录。

经过关天培的不懈努力,初步改变了广东海防武备废弛、炮台虚设的面貌,使海疆安堵达六年之久。林则徐所以敢于那样放手查办鸦片,也因为有关天培所辛苦经营的海防设施和英勇善战的水上部队,作为他的后盾。在焚毁鸦片以后的一年半中间,英人多次寻衅,都没有得逞。“功高靖海长城倚”,这是林则徐在一八三九年(道光十九年)为关天培题《延龄瑞菊图》时对他的赞语,也是当时朝野上下的一致公评。

关天培建设海防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效果,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创造性的。他是祖国海防建设的先驱。

禁烟运动的助手

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在东印度公司这一鸦片垄断机构的操纵下,鸦片大量地越来越多地向中国倾销。从一八OO年(嘉庆五年)到一八三九年(道光十九年)的四十年间,虽严令禁止,但因封建官僚的腐败和鸦片商的行贿,鸦片输入量从四千余箱激增到四万余箱,使中国对英贸易从出超转为入超,银洋外流,财政支绌,有增无已。鸦片倾销,严重毒害中国人民,造成多方面的深重的影响。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素孚民望、力主禁烟,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目击鸦片流毒,向旻宁痛陈利害,指出如不禁烟,“数十年后,中原儿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旻宁心动,遂派林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禁烟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起,林则徐在虎门焚毁英商鸦片两万一千余箱袋(二百三十七万斤),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反抗侵略的信心和决心。

关于林则徐厉行禁烟的支持者,当时的记载和论著,很多都提到身任两广总督的邓廷桢。其实,当时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关天培,也是禁烟运动的助手之一,并且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天培整顿广东海防,为禁烟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作好了军事准备。禁烟运动开始以后,林则徐对贩卖鸦片进行调查、研究、稽查、防堵、收缴、焚毁、惩戒时,都是会同或依靠关天培进行的。一八四O年一月,关天培在《谢恩摺》中说:“钦差大臣来粤,会同督臣查办海口事件,天培随同料理,几及一年”。有些记载也指出:“粤提督关天培,晓畅兵法,智勇兼全,林甚引为知心,时共计议堵御”(刘长华:《鸦片战争史料》);“(关)公既习于海,而前钦差大臣林公则徐威略素著,与公尤协力”(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

关天培还督率舟师,“常驻虎门二十里外之沙角炮台巡防弹压,间赴三十里外之穿鼻洋来往稽查”(《林文忠公政书》)。十月二十三日,英兵船炮击我夹沙嘴师船,关天培“亲身挺立桅前,自拔腰刀,执持督阵”,将英船“头鼻”打断,英人纷纷滚跌入海。接着,“官涌一处,旬日之内,接仗六次,俱系全胜。”自此,英船退至外洋(同上)。旻宁谕云:“提督关(天培)奋勇直前,身先士卒,可嘉之至”。

关天培和林则徐想方设法号召和发动人民群众抗击英国侵略者,连水上的渔民也被组织起来,对付敌人。英舰退至外洋后,有些贪利亡命的人,以渔船供给薪米蔬菜,换回鸦片。林、关二人密商定计,招雇渔民等,经过训练,授以火船,领以士兵,于一八四O年(道光二十年)二月远赴外洋,火攻环附英船的各匪船,一举烧毁通敌、资敌的匪船二十三只,击毙并生擒汉奸十余名。六月,再次出洋夜奔。

由于海防巩固,无懈可击,英国的大部分舰队遂离粤北行,进犯厦门、定海。

虎门之役的英烈

正如林则徐所预见的,定海的陷落,给了投降派以攻击禁烟运动和禁烟派的借口。昏庸愚昧、动摇不定的旻宁,转向了投降派,决定派琦善替代林则徐。琦善到广州,就抱定投降宗旨,一反林则徐之所为。在军事上,撤防媚敌,裁减兵船,遣散水勇舵工,拆除海口的木排和铁链,起出水底的暗桩和载石沉船,听任英船探测内河水道,放纵汉奸活动,甚至追查开炮责任,不许擅自轰击;在外交上,卖国求和,承认割地赔款。

一八四一年(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七日英军进攻沙角、大角炮台,守将陈连升援绝战死,两台失陷。这样,虎门面临严重威胁,危在旦夕。在此之前,关天培早就“密清添兵守虎门”,琦善“峻拒不许”。此时,关又派专人连夜至省城,痛哭求援,力请采取防护措施,同城文武合力代请,“琦善终漠然视之”(参阅梁廷楠《夷氛闻记》等著作)。于是,关天培自矢一死报国,将坠齿、旧衣、一绺头发缄封寄家,以示诀别;亲自坐镇靖远炮台,昼夜督战。

二月二十六日,英军乘潮水盛涨,前后夹攻,关天培和左营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上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他以官印投卫士,使送省城汇报。当卫士奔至山半回顾,“他已为飞炮击中,陨绝于地”(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丁晏:《关忠节公传》)。麦廷章也同时殉国。

当时尚在粤户已被撤职的林则徐,满腔悲愤地为战友关天培写下一副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意译附后)“问何人忽坏长城”?显而易见的是,琦善撤防卖国,罪责难逃。仔细一想,却又非仅琦善而已。当时任首席军机大臣的投降派首领穆彰阿掌权,责有攸归。谓琦善到粤撤防……恃有主使,罪魁祸首是行在畸而策在穆也。“问何人”此句所揭露和谴责的,亦非仅琦、穆而已,首先是诿过并撤换林则徐而委派并倚赖琦善的清朝最高统治者旻宁。这,应当是林则徐撰写此联的本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惹起祸端,因此关氏后代就策略地把“何人”改成“何时”,这样锋芒虽然不及原作,但明眼人一看就可以知道矛头所向。

关天培是封建王朝的将军,但他在捍卫民族生存、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中,献出了他的一切。他做了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人民就肯定他,给予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附:林则徐挽关天培的联语意译

你在广东苦心经营六年,把海防搞得固若金汤。是什么人忽然毁坏了“长城”?你只好孤注一掷,徒劳地去以身殉国,鞠躬尽瘁。

游击麦廷章和你一同遇了难,都是国家的功臣。听说你死时尸体不倒,连英国侵略者也钦佩你伟大的民族气节。当我们为你筹资买棺、穿衣入殓时,你还是面色如生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共1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