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大修镇淮楼,当时淮安县人民政府立了一块碑,把“宋镇江都统司酒楼”这一错说刻在石头上,谬种流传甚广。以致至今一直有人,甚至今天的百度百科也收录了,继续以讹传讹。
镇淮楼从南北朝时起,经历晋、陏、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镇淮楼雄踞于淮安市淮安城中心,巍峨高大,古色古香,是淮安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之一。
镇淮楼本名谯(读qiáo)楼,意为城门上的瞭望楼。说穿了,它的功能就是一座瞭望台,当初建它的目的就是瞭望城内外的情况,随时报警,或指挥打仗,或指挥抢险。
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一般的情况下,凡是古老的城池,都会有一座谯楼,在城的中央,在建城的时候同时建造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后来逐步增建的。淮安城原为山阳郡城,因为山阳县附郭,所以也称为山阳县城。山阳郡和山阳县建于东晋义熙七年(411),但是,建县和筑城是两码事。有的是先建县,后筑城,有的则相反。山阳是先有城,后有县的。山阳未建县建郡之前近200年,这里已发展成一个大的集镇。这个集镇具有相当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当时许多将领如孔衍、庾希、桓温、刘裕、刘道怜等,都先后在山阳这里驻守过。所以一度成为广陵郡治,后来又为兖州、青州的郡治,并为后来同时在这里正式设立山阳郡、山阳县奠定了基础。这时这个大镇早已有了城池。《南齐书》卷14云:义熙二年(406),诸葛长民为青州剌史,把他的治所迁到山阳。这时山阳与北朝鲜卑接境,诸葛长民上表云:“此蕃十载,衅故相袭,城池崩毁,荒旧散伏,边疆诸戍,不闻鸡犬。且犬羊侵暴,抄掠滋甚。”于是便又回到京口去了。既然尚未建县时已“城池崩毁”,可见筑城时间当然就更要早了。根据《舆地纪胜》卷39记载,山阳的城池是晋穆帝永和4年(348),由荀羡(321—358)开始营建的,但无更多的资料佐证。如果此说可靠的话,山阳城历史已有近1700多年了。此城原是当时驻军所筑,用于军事目的,在城中间筑一个瞭望台那是自然的事情。现在镇淮楼位置在城中央,地势原来很高,是筑谯楼最合适的地方,现在的镇淮楼可能就是那时的谯楼。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为单位在北京出差一个月,在北京图书馆阅读了正德《淮安府志》。此书卷6“规制”对镇淮楼有记载,说谯楼为“宋宝庆二年(1226)创建”。此说在后来的淮安地方志再没有提及。回来后写了篇短文,发表在《淮安报》上,介绍了这一发现。后来为人普遍接受,常被人引入各种文章中。当时我对“创建”二字也未深究,但引用者即认定镇淮楼就是始建于这一年,是我没有想到的,随即引起我的关注。我于是又写了一篇小文加以说明。大意是:正德府志说镇淮楼是宋代宝庆二年创建的,这是一种误记。谯楼可能原先就是有的,因为时间长了,需要修葺,甚至要彻底拆除重建。在官府前建立谯楼,是中国官衙建设的传统,象征着官府的权力和威严。坏了重修、重建也是正常的事情。我想宝庆二年的“创建”,就属于这种情况。不说修而说建,也可能建成后比原来的规模大,或者是为了夸大修造者的功绩。总的意思是谯楼是早就有的,不是始建于宝庆年间。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史料证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读《宋史·赵立传》,居然找到了一条证据。《宋史》说淮安守将赵立战死后一年(建炎五年,1131),“金人退,得立尸谯楼下,颊骨箭穴存焉。命官给葬事,后为立祠,名曰显忠。”按,赵立祠在西门内(见同治志卷19),墓在“旧北辰镇寿昌寺南”(见康熙府志)。既《宋史》明言建炎年间即有谯楼矣,自不当等到95年以后的宝庆二年(1226)才“创建”。《宋史》之记载,正释吾疑。正德修志者不当用“创建”一词,致后世生疑。噫!古人修志,亦有措词不当如此者。
《魏书》卷六十六、《北史》卷四十三《李崇传》说,“诸州置楼悬鼓,自崇始也。”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封置鼓楼》也持此说。他说:“齐李崇为兖州刺史,州劫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搥鼓乱击,诸村如闻者,槌鼓一通,次闻者,复挝以为节,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伏其险要,无不擒获。诸村置鼓楼,自此始也。”此说只能说明城市鼓楼与战争传递信息有关,恐怕不能说起始于北齐时代。钟鼓起源于上古,城头上架钟鼓,击鼓出战,鸣金收兵,古已有之矣。
古代谯楼内一般都悬以巨钟,架以大鼓,昏晓撞击,使臣民闻之而生儆惕之心。天下晨昏钟声,是有讲究的,数皆一百零八。一百零八者,与一年气候节律相合也。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者相加,正得此数。但一百零八声不是连续不断敲打的,而是分组发声,各组声音有节奏,且有缓急之分。各地方撞击和敲打方法也有所不同。杭州的说法是:“前发三十六,后发三十六,中发三十六,通共一百八声息。”蓟州则不同:“紧十八,慢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益州又不同:“前击七,后击八,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声,三通凑成一百八。”此三种击法,为天下南北谯楼鸣钟击鼓之大概。吾淮钟鼓发声是怎样的,现未见资料,不得而知。
后世的谯楼多用于报时,上面设有计时器和大鼓,按时击鼓,表示已到某时正点。大约夜间还要以鼓声的点数表示更数,居民听到鼓响了几声,就知道是几更天了。过去小戏中曾有“听罢谯楼打罢三更鼓”的唱词。所以老百姓一般都称之为鼓楼,至今人们仍多以鼓楼來称呼镇淮楼。淮安今存最早的方志《正德府志》就开始记载,府阴阳学在楼上,“旧贮铜壶刻漏更筹十二辰、二十四气牌,故阴阳生居之。”《淮城信今录》记载,楼上有用于计时的铜壶刻漏,打更者按之以报更。传说云,在刻漏上有温玉一方,隆庆时被知府陈文烛取去,自此冬月水会上冻,刻漏报时就不准确了,于是“更楼遂废”。
虽然鼓楼有各种用途,而官方和地方志中仍以谯楼称之。正德《淮安府志》卷六“规制”云:
谯楼:一座三间,在仪门(指漕院前门)前四十步。台高二丈五尺,阔五丈,深二丈。
万历、天启府志也是如此。乾隆《山阳县志》卷四“城池”中也有记载:
谯楼在城中央漕院署前四十步,台高二丈五尺。上建高楼,原额曰“谯楼”,后改曰“南北枢机”。旧贮铜壶刻漏,更筹十二辰二十四气牌,畀阴阳生居之。今无。
古代谯楼都是有大名的,即在俗称鼓楼、谯楼以外,还有正式的楼名。据说西安鼓楼南檐下正中有“文武盛地”匾额,蓝底金字红边,北檐正中匾额为“声闻于天”。临汾平阳鼓楼又名大中楼,楼檐四面皆有匾额,分别为“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聊城鼓楼名“东昌楼”、“光岳楼”。杭州鼓楼名“朝天门”、“拱北楼”、“来远楼”、“镇海楼”。宁波鼓楼名“四明伟观”、“海曙楼”。
淮安谯楼古代有没有大名不知道。镇淮楼这个名字是乾隆以后改的。清河王琛先生的《淮阴故实》“鼓楼”条,在转录上引乾隆府志这一记载后云:“按今名鼓楼,嘉庆间督漕铁公保改题‘镇淮楼’,额曰‘声彻云衢’”。铁保是嘉庆四年至七年任漕运总督的,改名的事当在此时。改名出于什么原因,现在尚还说不清楚,通常的说法是镇压淮水,祈免水灾,是否有点望文生义,无法妄测。但有匾额是一定的,光绪《淮安府志》卷四十《杂记二》这样一条记载:“乾隆五年夏五月,大风,谯楼匾额吹至里许。”乾隆《淮安府志》说原额为“谯楼”,后更为“南北枢机”,这都不能算是楼的大名。惟镇淮楼这一新名倒成了大名,以致人们忘却了它的“谯楼”本名。
铁保这一改名,引起了一点小麻烦,后来的人们竟将它与淮安历史的另一座镇淮楼混为一谈。
宋代淮安原来另有一座镇淮楼,那是镇江都统司的酒楼,位置在今八字桥路北西侧。南宋初期镇守淮安,多以镇江为后方作依托,守军有时即用“镇江都统司”这一番号。八字桥是两座桥的合称,两桥靠得很近,一东西向,在响铺街(今为镇淮楼西路)大街上,跨在南北流向的文渠上,一南北向,在小八字桥街上,跨在东西流向的文渠上,合起来看像一个八字,故名。其中一座称淮安州桥,另一座名宜民桥。后来老百姓则称之为大八字桥、小八字桥,逐渐失其本名。
万历《淮安府志》卷三,对所谓州桥、八字桥、镇淮楼都有记载:八字桥,“在治西北,南桥乃宋之州桥,北桥曰宜民。”“镇淮楼在旧州桥西路北,宋镇江都统司酒楼。”该志并说路南还有一座和丰楼与之相对,是宋代淮安的酒楼。大约是两个招待所,一个是部队的,一个是地方的。这两座酒楼后来都废掉了。所谓州桥,意即离淮安州衙很近,当时州衙就在今天漕运总督部院遗址。大约这里曾经是一条重要通道,一些官府设在此处南边,人们向南都要从此经过。《宋史》记载:宋代淮安置制使姚翀幕客杜耒,由州衙去万柳堂(在万柳池,即今所谓月湖中),途中被杀,事情就发生在八字桥。
最先把事搞错了的是同治《山阳县志》和光绪《淮安府志》,同治志卷十九“古迹”说:“镇淮楼在漕院署前。旧志云:宋镇江都统司酒楼,今不可考。”后来卢福臻的《咏淮纪略》也跟着误信,并写到他的《咏淮纪略》中去。
民国初年,续纂《山阳县志》对此作过纠正,该书卷十六“刊误”中说:
漕署前之楼为谯楼,高二丈五尺,后改署曰“南北枢机”,今曰镇淮楼。若宋之镇淮楼,当在旧州桥西路南(按:万历、乾隆志均作“路北”)。
尽管有了纠正,但一般的人认为县志是最权威的书,谁也不会想到它也会有错误,是不会将两本县志对比起来读的,多数人也没有这个条件。于是,人们自然仍根据同治志的记载讹传下去。1959年大修镇淮楼,当时淮安县人民政府立了一块碑,把“宋镇江都统司酒楼”这一错说刻在石头上,谬种流传甚广。同治志的编者这一错误影响太坏,尽管文史工作者多次写文章要求纠正,而此碑仍傲居旅游景点,安然无恙,顽强地挑战真相,传播错误。以致至今一直还有人,甚至导游,仍认为此碑也是权威,继续以讹传讹。现在是恢复镇淮楼本来历史的时候了,应将此碑磨掉重刻,以正视听。
后世镇淮楼不断得到维修。元代至元年间,张士诚部将史文炳占领淮安,即进行修葺。明洪武十九年(1386)破损,永乐十七年(1419),镇守淮安指挥使黄瑄等重修。景泰四年(1453),指挥使丁裕又重修。成化六年(1470)重修过。
镇淮楼原来有无大名不清楚,但匾额却是有的。前引明代淮安方志记载,原额曰“谯楼”,倒也朴实无华,后改曰“南北枢机”,就有点文化色彩了。“南北枢机”匾额之设,始见于天启府志,正德府志中尚无记载,故这一改动当在正德至天启之间。清道光十八年(1838),漕督周天爵再修,改楼匾南为“彩彻云衢”,北曰“镇淮楼”。镇淮楼则是继承了前漕督铁保的改动。请注意,当年“镇淮楼”三字仅为楼上北面的一个匾额,不是在南面城门上的。与现在有所不同。光绪七年(1881),知府孙云锦重修。光绪府志中仍说“原额曰‘谯楼’,后易为‘南北枢机’,今曰‘镇淮楼’”。不知“彩彻云衢”一匾哪里去了。清末设立警察,有警察宿卫其上,作为瞭望之地。民国年间易名“中山楼”,民众教育馆读报室曾设立其上。博古图书馆也曾设在上面。日本占领淮安,在二楼平台西部接建一抱厦,鬼子北川在上面训练特务,改名新民楼,解放后恢复原名镇淮楼,魏碑体三字据说是姚士贵所书。十年动乱期间改名为“东风楼”,今仍名镇淮楼。
镇淮楼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平台,平台底面东西长37.55米,南北宽24米(都包括东西登楼台阶在内,实际南北宽18米,台面东西长28.5米,南北宽15米,高6.6米。立面倾斜,呈梯台状。台面四周有实体女墙,高约1米。东西两侧有登楼之门,为直角条石阶梯。门外有小平台,向南北均有砖石台阶,至中段,折转向东,直至平地,南北对称。东侧亦有门形制与西侧相同,并与之对称。平台上建楼两层,砖木结构。东西三间,长13.6米,南北进深7檩,6.9米。楼四周建有回廊,廊宽1.9米。20根赭红色柱子,在拱梁石格子的接头处,刻有凤凰、孔雀和麒麟等图案。二层楼为歇山飞檐,雕梁画栋。屋脊上塑有两条卧龙,四角飞檐,内设木质转梯,有扶手。脊、檐有避雷设施,架设有电彩灯。一楼高4.3米,二楼高3.1米,顶高1.9米。
底层南北有门,自平地至楼顶通高15.9米。一般城市鼓楼在城中心,台基下为门洞。有的东西南北皆有门洞,通向东南西北大街。而多数是只有南北相通的门洞,淮安的鼓楼就是如此。台基正中央城门状拱形门洞,高3.2米,宽4.8米,南北相通。当年南北通行者皆从此门洞中通行,楼东西两旁是没有路的。因而这里是城中重要道口。
楼北为花园,四周有铁栏杆,南北各有一门。栏杆内有树木花草,立有介绍镇淮楼的石碑一通。
二楼现辟为淮安市历史文物陈列室,供人们参观游览。
镇淮楼南边,文渠由西向东流过,渠上有一座桥,原名谯楼桥,元代改名为三思桥,意为官民人等过此桥时,须三思而行,前边就是官府,不要犯法。此桥名一直沿用至今。
镇淮楼从南北朝时起,经历晋、陏、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初期,镇淮楼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曾进行大修,后又进行过多次维修,但风格依旧。它是研究古代建筑史和淮安地方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原载文史淮安网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