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沙河 / 王汉义

乌沙河 / 王汉义

淮安城外,地处河下与板闸之间的运河堤上,有一段运河口(即造船厂附近的市河源头处),一直被当地居民称之为“乌沙河”。其实,这乌沙河的原名本来叫做“乌纱河”。那么“乌纱”二字又是因何得名的呢?说来倒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哩!

话说300多年前的明末福王小朝廷弘光元年(1645)四月,清兵攻占泗州,从盱眙发兵包围扬州,又从清河分兵攻打淮安。驻守淮安三城的明朝将领刘泽清,本来就是一个“将略无所长,唯声色货利是好”的贪生怕死的胆小鬼,一听说清兵前来侵犯城池,早已吓得魂飞天外,连忙携带娇妻宠妾和残兵败卒,急急如丧家之犬,乘船东逃入海。这时,淮安孤立无援,形势岌岌可危,眼看就要城破人亡,玉石俱焚。在这严重的关头,是誓死抵抗、精忠报国,还是献城投降、叛国求荣?大明的文武官员,当然各有抉择,每个人都将用自己的言行写下他们的千秋功罪。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单表淮安知府王庵林,此人系一府之长,为官也算清正廉明。然而,值此国难当头,真是人心难测,想不到这位“青天大人”竟然英雄气短,晚节不忠,第一个主张开城降清,甘做历史罪人。再说山阳知县朱大典,此人七品芝麻,位卑职小,一贯贪赃受贿,落得声名不佳。可是,在这强敌压境之时,却是一反常态,居然铁骨铮铮,忠心耿耿,反对叛国降清,屈辱求全。他决心抗清到底,与大明江山共存亡,立誓“生为大明臣,死为大明鬼”。可惜朱大典这种爱国壮举,在投降派占多数的情况下,势孤力单,难以成行。当知府王庵林变节降清时,知县朱大典为了保全民族气节,他身穿朝服,手捧印绶,登上淮安北门城楼自缢身亡了。这天,知府王庵林厚颜无耻地率领合府官员出城,到离城八九里外的运河口向清军将领请降,迎接清兵进城。这班苟且偷生的民族败类,为了向清廷表示“忠心”,一个个摘下头上的乌纱官帽,抛入运河水中。于是在运河口的水面上,一时飘满了“乌纱”。当地百姓看到这一丧权辱国的可耻情景,人人落泪,个个悲愤。后来人们就将这段运河口叫作“乌纱河”,用来表示对王庵林之流的极大愤慨和讽刺。当时淮安有些反清爱国的文人名士,为了悼念守节殉国的山阳知县朱大典,同时痛斥晚节不忠的淮安知府王庵林,还撰写了这样一副挽联:“老妓从良朱大典;少姑失节王庵林。”如此一褒一贬,真是入木三分。后来,因为改朝换代,年长日久,再加上“纱”与“沙”音谐形近,就这样以讹传讹,误将原来的“乌纱河”改叫成现在的“乌沙河”了。

(王汉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