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关与板闸镇

淮安关与板闸镇

设在板闸的淮安关,历史是很久远的。据《淮关小志》载:“淮安关署在板闸镇东南(今楚州区淮城镇板闸居委会),居淮安西北,距淮安、市区各十五里。”据《重修山阳县志》载:“关榷之设始于明代,一为户部钞关,驻板闸。”“户部”类似现在的财政部,“钞关”,为税关的一种,因只收纸币(钞)作税金而命名,板闸钞关名为“淮安关”。自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后又经隋元两次扩展以来,在铁路未建海运未通的年代,大运河成了南北漕运的大动脉,包括东北、西北以及闽粤各省的货物必须经运河交流。据《山阳县志》记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属而至山阳(今淮安),沿运河北运,虽山东、河南粮艘不经淮安板闸,亦皆遥禀戒约,故漕运通七省,而山阳板闸实咽喉要地也。”位于运河线上的淮安楚州,在历史上也曾有过自己的辉煌,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都市”。而漕运的兴起、关榷的设立,使小小的板闸平地崛起。明、清两代几百年中,这里商贾云集,经济发达,市井繁荣。正如《淮关小志》有诗所云:“板闸人家水一湾,人家生计仗淮关;婢赊斗米奴骑马,笑指商船去又还。”建筑规模比淮安府还要宏伟的淮安关监督公署,设在原板闸镇内东街西街中间。

在镇南街偏西的运河堤上还建有淮安关大楼一座,专供办理南来北往运输货物船只查验报关收税等用。每次查验货船、报税时,由在这里办公的监检率领各班各行各业人员,如“扦子手”、“钞户”以及卫队等乘巡船到货船上办理报关各项手续。“扦子手”就是负责在船上查验货物时,用铁扦(扦上有尺码)横竖上下一量,就能知道这只船装载的货物数量。“钞户”是分门别类的,有茶叶钞户、杂货钞户、绸布钞户,办理按税率折算税金、填写税单等工作。淮关大楼右首另有一座“头儿厅”,内有十三个总头目,是各个钞户的头头,各个头头各管一行。关上有一部分巡查人员专门安排查船时间,通知客户、船户候验。在查船时,监扦一人率领扦子手、钞户、卫队各班人员乘巡船到客户船上进行查验,然后办理货物报税手续,每只船查讫后发给税单才能放行。关上关下经常停靠二三百条货船等候报关,未经办理报关手续的船只,不能通过关口。每天下午六时前后封关,用几条渡船联成一条船桥,由河东关口延伸到西岸,一切往来船只到此就无法通行了。

淮安关监组织机构庞大,辖区范围较广。当时共有三关十八口(“口”即发卡)。“三关”就是本关和宿迁、海州(今连云港市)两个分关;十八口计有上铺(楚州区河下)、下铺(楚州区南角楼)、清江闸(清浦区)、码头、高良涧、顺河集、东沟、益林、流均沟、车桥、老坝头、蒋坝等处。以上关卡机构包含钞户及其头目、巡查人员、卫队、更夫等有近千人之众。淮安关监督官阶很高,相当于“道台”。明初只有商税,没有船钞。宣德四年(1429),设关收钞。明代关榷官员初差御史及户部官监收税,景泰六年(1456),撤回主事,令府委佐贰监收或巡按御史兼管。弘治六年(1493),专差南京户部一员一年更代。据《山阳县志》载,明代先后有146名官员在淮安钞关任职,清代有131名官员在淮安关任职。淮安关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隋、唐以后的财政和粮食,主要来源于江南。而江南的钱粮都要经过淮安楚州,经漕运盘查,而后北上运抵京都。故封建王朝对淮安楚州都十分重视:在淮安楚州,隋设漕运专署,唐、宋设江淮转运使,元设总官府,明、清设漕运衙门,配备封疆大臣在淮安督办过漕事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明、清两代朝廷特在淮安板闸设立户部钞关,即淮安关,每年税收都达几十万两白银。然而,后来由于关上贿赂风盛,加上“兵凶水潦”之患,税收大减,直至朝廷下旨将淮安关体制下放,予以整治。据《山阳县志》载:“淮关自道光十一年(1831)后统宿、海两关共应额征三十六万四千三百六十三两”,而咸丰、同治至光绪年间,税额“仅存二三万两,其后即连同盐钞额一万两都不过六万两上下”。“于是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经户部奏奉谕裁撤淮安关,监督移交两江总督办理,是年总督魏焘咨请政务处归道员按管,旋经议复归淮安府就近兼理,知府汪树堂于九月任事乃谘查积弊,订章程首裁书吏存六十人,择百差役八十七人,遗散家丁,革除钞户,另选僚友……”。到民国二十年(1931),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实行货物就厂征水统税,取消内地关卡,淮安关也就在这年被裁撤了。当时,关上工作人员失业,镇上所有靠关务吃饭的人家生活来源也陷于断绝。从此,大运河交通枢纽趋于衰败,板闸也随之破落。

(未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