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淮安市楚州区政协主席 王国权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特色工作,也是人民政协联系各界人士、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有效形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发挥文史“团结、资政”的功能,挖掘楚州文史资料,促进楚州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楚州区政协文史委、文史办和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同志们,根据我区政协工作规划,精心编写了《楚州掌故》一书。这是奉献给楚州人民的又一份精美的文化大餐。
《楚州掌故》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楚州的人文地理特征和社会历史发展,既有一定的史实根据,又有动人的口碑佐证。题材广泛,搜罗宏富,共有“地名方與”、“名胜趣闻”、“名人逸事”、“古街深巷”、“水韵桥影”、“寺观传说”、“淮扬美食”等七个编目。
“地名方與”:兴衰百世,沧桑千年,古老的楚州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洗礼。楚州地名也由秦时广陵郡射阳县到汉时的淮阴县,由晋时的山阳到唐时的楚州,由元时的淮安到清末的山阳,由民国时的淮安到现在的楚州,名称虽不断地变更,行政区划也在不断地调整,但见证着楚州的兴衰与荣辱。“地名方與”收录了40多则楚州古称及地名的来历,以生动的笔触,感人的故事,剖析了楚州地名与历史的密切联系。
“名胜趣闻”:名城楚州多名胜,几如天上繁星,如文通塔、镇淮楼、漕运总督遗址、淮安府署、榷关、古枚里、二帝阁、状元楼……而这些名胜之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在一个县区级行政单位,拥有如此众多的名胜,可以说是罕见的。而“景以人胜,人以景名”,这么多的名胜自然而然也少不了脍炙人口的趣闻轶事了。
“名人逸事”:“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君子居必择乡,名城孕育名人,可谓是相辅相成。在这块热土上诞生的名人先后有“兴汉三杰”之一的大将韩信,汉赋鼻祖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扬州八怪派画家边寿民,《温病条辨》著者吴鞠通,国学大师罗振玉……还有最值得楚州人自豪的是开国总理周恩来。曾经有一位研究地方史的学者说,楚州的每一条巷陌,都可能走出闻名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知名人士。此语可以说是对楚州“人杰地灵”的形象说明。而这些生于楚州、长于楚州的历史文化名人,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也为古城留下了太多的美好逸事。
“古街深巷”:一座古老的城市所有的文化尽在她的每一条古街深巷中,古老的楚州则是由无数条古朴沧桑和蜿蜒曲折的街巷构成的“清明上河图”。在光绪年间江北陆军学堂绘制的《淮安城市附近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昔日楚州的淮安古城市廛靡集、巷陌云连的繁盛,至今在楚州还流传着形容古城街巷繁多的乡谚:“城里街,河下巷,板闸屁精一大趟”。而单单一个河下古镇,在鼎盛时,就有91条巷,22条街,13坊。楚州的每一条街巷都有它古老的由来或传说,承载着太多的历史遗韵,也承载着这座古城百姓的喜怒哀乐。
“水韵桥影”:楚州境内河湖纵横,不仅有悠远绵长的京杭大运河、历经沧桑的古黄河,也有建国后开凿的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不仅有白马湖、射阳湖等大大小小湖泊的秀丽,也有勺湖、月湖、萧湖的俊美。而在这座漂浮在水上的千年古城,也演绎了广大劳动人民在用水、治水、管水、护水、乐水、赏水等水事实践活动中的美丽传说。
“寺观传说”:“举头三尺有神灵”,古老的楚州,有着数不清的寺庙庵观,也寄托着楚州百姓对于神灵的敬畏。这里不仅有文通寺、闻思寺、拈花寺等佛教丛林的晨钟暮鼓,也有东岳庙、紫霄宫、三元宫信徒的叩首祈祷,还有古清真寺的阿訇诵读《古兰经》的虔诚礼拜……而在每一座有着浓厚神秘宗教色彩的寺庙里,每天都上演脍炙人口的人间故事,也就多了人们之间口口相传的神奇传说。
“淮扬美食”:楚州作为淮安古郡,是淮扬菜的发源地,闻一多先生曾说淮扬菜的发源与这里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关。也有美食家说淮扬菜是“文人菜”,因而可简括地说淮扬菜的精气神在“文化”。与楚州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也多是美食家,从西汉时的枚乘到明代《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再从开国总理周恩来到当代文化名人季镇淮、王辛笛、汪曾祺,他们对楚州的淮扬菜不仅情有独钟,甚至对楚州的淮扬菜的弘扬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因而有着许多广为人知的掌故,也就不足为怪了。
引经据典,把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又一个掌故,联成一串光彩照人的珍珠长链。《楚州掌故》是楚州历史与文化的缩影,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史料性于一体,以翔实的资料、通俗的语言,娓娓叙述了楚州几千年发展与变迁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楚州的社会现象与历史风貌。不仅有益于今天,而且有益于明天,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和鉴赏价值。
《楚州掌故》仅是反映楚州历史文化的一个开篇,我们还将继续组织地方文史专家,在更大范围内搜集整理相关史料,以求推出更多的掌故文集,以充实我区的文史宝库,为弘扬楚州的历史文化,推进“文楚州”建设,促进楚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