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关于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农业组 民建楚州支部
——建议案、调查报告、大会发言摘编

我区是一个拥有100万农业人口、113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区。常年农作物复种面积222万亩,常年的农资经营户有886户。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农业水利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发放国家良种补贴、乡村道路建设等方面,为农民办了不少实事,农民也得到了不少实惠。

但是,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区农资市场也存在不少问题,坑农、害农情况比较严重。表现为一是农资产品市场比较混乱。主要是经营资质不合法;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包装不规范;经营户商品进出无记录等。二是坑农事件时有发生。今年我区农业、工商等部门查处了多起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等事件。三是依法处理有一定难度。有的检测不公正;检测费用高;处罚有障碍。

为了规范经营,净化农资产品市场,还农民一个健康、有序、安全的生产环境,真正做到爱农、支农、护农,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监管机制,严把农资产品准入关。工商部门要对全区农资经营户进行逐一登记查验,清理无证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对不规范的经营户该吊销执照的要吊销,该取缔的要取缔。特别是对经营农药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加强管理,对挂靠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清理,挂靠供销社系统的由供销社系统清理,挂靠农业系统的由农业系统清理。农业部门要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核;严把种子入口关,建立良种销售的正规渠道。质监部门要严格对肥料厂家及其产品的审批和监管。有关部门要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把危害降低到最低。对进入我区的大宗农资产品必须到农业部门审核备案。主要经营单位要依照《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进入市场前及时送检所经营的产品。

二、完善协调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工商、农业、质监、公安、财政、新闻媒体等部门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执法人员要做到人到现场,心到现场,安全责任到现场。打假的工作中心要下移,除害的工作重心要前移。既要敢于执法,也要善于执法;既要办好事,又不能出事。同时执法部门之间要建立一个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以提高执法的力度和效率。新闻媒体要与工商配合把好广告准入关,并依法审查备案;对坑农害农的大要案要及时进行曝光,同时要创建专题栏目,向农民宣传真假产品识别的方法,向农民推荐合格有效的农资产品,向农民介绍正确的使用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

三、建立诚信机制,提高经营者素质和资质。首先确定经营者的资质条件。每年度由农业部门牵头举办1—2期农业法律法规和农业生产资料基本知识培训学习班,确定市场准入条件,对全区所有农资经营人员进行培训,进行考试,取得经营资质合格证书。同时与他们签订守法经营责任状,经营单位还得交纳一定数额的风险保证金,对不合格的暂停营业。其次,政府牵头,经多方测评、公示,每年评出农资“放心店”。对评出的农资“放心店”进行授牌挂牌,并实行动态管理。授牌挂牌在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挂牌单位一旦发生问题随时摘牌,也要在新闻媒体上曝光。第三,建立有偿举报制度。要广泛发动群众监督农资市场,对假冒伪劣的农资销售,鼓励群众举报,并给予保密和一定的奖金,不断缩小乃至消除不法行为的生存空间。

四、统一进货渠道,建立农资市场超市。由区政府牵头,农业局、供销合作联社等共同成立联合农资超市,实行统一招标进货,各乡镇亦可设几个经销网点。根据各乡镇的农作物需求,统一配送农资产品,让农民用上货真价实的放心农资。

五、强化领导,建立农资市场责任制。农资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对农资市场的领导十分必要。建议由政府牵头,工商局、农业局、技术监督局、公安局等单位成立农资市场领导小组,实行不定期检查,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责任到人。

六、增加经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农业局是农资市场监管的主管部门,要更好地履行职能,除其自身努力外,还要适当增加必要的执法经费,充实必要的人员,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满足执法的最基本的条件。要加强对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改进执法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执法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有监管员参加的监控网络,为全区农资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2006年1月5日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