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跷扑蝶 / 葛佩洪

花跷扑蝶 / 葛佩洪

楚州区泾口镇东作村的“花鼓跷(qiāo,高跷)”是传统的一种民间舞蹈,素有“高跷之镇”的美誉,它的起源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外号叫“王侉子”的山东人到泾口教书时传授到东作人的,到目前已传到第八代了,以花跷、扑蝶的主角为顺序,他们是:王连香、纪国聘、杨威德、王兆喜、吕庆深、王成章、谢国元、张万庆、杨红雨。

“花鼓跷”的节习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贴近群众生活、宣扬真善美、揭露丑恶等内容,“花鼓跷”中的角色均踏在“跷”上,首先是“头棍”(黑叫驴)开路,后面紧跟“赶驴人”(当地人称“吆驴”)、“花鼓老头”、“花鼓老婆”以及“罩鱼”、“渔、樵、耕、读”、“白娘成亲”、“金山斗法”、“扑蝶”、“武松打店”、“大补缸”等节目的人物。

泾口镇东作村,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家喻户晓、人人会舞,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泾口(镇)的耙(pà,一种农具),流均(镇)的刀(都是名产),东作有一班花鼓跷”,其影响不仅波及方圆百里,而且远扬高邮、兴化、太仓,直至南京一带。据老艺人卢仲才(1919年出生)说:“19岁在南京上新河、二道桥玩花鼓时,四方都来邀请,花鼓跷连演10多天,我们经常从早上到第二天晚上不下跷,为了减少大、小便的次数,只能吃蜜枣充饥,从南京到镇江屡演不衰。”

解放前,泾口一带每逢十月初一、十五和五月十八的“都天会”,都要演出花鼓跷。1945年春,为了欢送参军抗日的乡亲,在老艺人张承浩的带领下,花鼓跷又演遍了里下河一带,上演了“斗地主”、“打鬼子”、“兄妹开荒”等节目,起到了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作用。解放后,老艺人们力求继续让花鼓跷艺术发扬光大,但在“十年浩劫”期间被“禁演”,后来1983年普查民间舞蹈的时候,东作村的花鼓跷又勃然兴起。在春节期间从初一直至演到十五,会玩花鼓跷的有1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1/10以上,花跷的节目不仅恢复了一些传统的高难动作,而且还揉进了凤阳花鼓、莲湘等民间艺术特点的“三人花鼓”、“高跷莲湘”等,更改变了过去女子不能踩亭跷的历史,在老艺人谢国元(当时59岁)的悉心指导下,他们不仅演出过去的传统节目,而且随形势的发展要求新编了很多节目、他们从村里演到县城、又到市区,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1984年东作花跷队作为淮安市代表队之一参加了江苏省(徐淮片)民间舞蹈调演,受到了江苏省文化厅的奖励。2001年,泾口东作高跷莲湘代表楚州区参加淮安市首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民间民俗艺术”展演;2003年,田泾口高跷代表队与区文化馆联合表演的舞蹈“高跷扑蝶”参加淮安市第二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三民”专场文艺演出,获优秀演出奖。

“花鼓跷”产生于民间,富有乡土气息,群众能一看就懂,喜爱看的人也很多,其吸引力强,教育面大,效果既深又广。从1991年起,东作小学在狠抓学生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中,挑起继承和发展“花鼓跷”的担子,利用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在三至五年级学生中挑选苗子,聘请老艺人来校指导训练,排除事故隐患,培养了一支“娃娃高跷队”,他们在继承一部分传统节目的同时,还表演着由老师们编写的宣传市场经济,反映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破除迷信、反对赌博、文明新风等内容的节目,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通过“花鼓跷”这一民间舞蹈艺术贯穿于人民群众的脑海之中。

(葛佩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
评论 共1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 头像欧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