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学 /
刘怀玉
楚州宾馆东,府学路西端,旧名府学市口。府学市口东有一长方形水池,即淮安府儒学泮池。泮池北有一个很大的院落,现为部队所占用,它就是淮安府儒学的旧址。自汉代罢黜(chù,罢免)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便成了历代官办学校的主体。在里面读书的是儒生,读的是儒家经典,培养的是封建士大夫。其中有的人在科举中成了举人、进士,便进入了仕途,成为封建官僚。同时,也培养了不少诗人、学者和文学家。
淮安府儒学的学生来自所属各州县,生源很广,苏北一带的封建文人,特别是成为官僚、文学名人者,绝大多数在在这里读过书。从这一点上来讲,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淮安(今楚州)曾是苏北的文化教育中心。它与淮安府署、文通塔、镇淮楼一样,是淮安灿烂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淮安府儒学始建时间应当很早,但无史料可考。据目前所存文献来看,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
宋代楚州儒学即在今府学遗址上。景祐二年(1035年),楚州知州魏廉以原孔庙进行扩建,南边筑坛建堂,两旁建厢房,另建收藏书籍的楼阁和存放器物的库房,厨房、厕所齐备,共78间。正殿除供孔子外,另增配四科十子。整个建筑南边挂“孔庙”匾额,西边另挂“楚州儒学”的门匾。又购书3000卷作为藏书,并置学田,每年收入可达40余万,全部供给儒学使用。南宋初,楚州成了宋金交兵的前沿阵地,修建已近百年的楚州儒学毁于战火。以后屡建屡毁,并多次迁移。嘉定八年(1215年),应纯之在淮任楚州知州,他扩建校舍,增筑围墙,比原来更加完备。他废掉原庙东之讲堂,改在大成殿后重建,并在新讲坛上植杏,名之曰“杏坛”,召集学生讲学于其上。同时又增加学田,添置器物书籍。应纯之另于泮池上建献功堂。当时泮池可通河湖,于此建堂,就是为了在此观察水师的训练。堂后有一丽泽亭,亦应纯之建。应纯之这次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奠定了以后府学的规制。以后历代皆有维修和兴建,举其扼要如下:
元代至治间(1321年—1323年),总管暗普建学宫临街大门。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年),漕运总督张缙增建“兴贤”、“毓秀”两个牌坊。嘉靖十年(1531年),知府葛木增建启圣祠、敬一亭,立《六箴碑》。后任知府王凤灵又引运河水入泮池,使泮池水又成为活水。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了大成殿,新建的大成殿比原来高出了五丈有奇。大成殿是府学建筑群中的主建筑,理应比其他建筑高出一些,但过高了就又显得不相应了。为了求得与大成殿相称,同治、光绪年间,里人先后加高了魁星阁、泮池照壁,并重新制作“宫墙数仞”4个大字。这个照壁直到“文革”中才被拆除。
淮安府儒学经过历代增建与维修,规模越来越大。现据清末的资料,当年府学建筑群大致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以西部为主。它的主体建筑是供祭祀孔子的大成殿。该殿南向,五开间。东西两庑各有14间平房,门相对。殿之南为“戟门”,三间,戟门东西各有一旁门,均名之为“持敬门”。东西持敬门旁边为文武振衣厅,供拜见孔子的文武官员整理衣着之用。戟门南有三座石拱桥并排跨在一条东西流过的小渠之上,名叫泮宫桥。桥之南为棂星门,石质,三座门,与门内三桥相对。棂星门东西各有一下马牌,门前为东西大街,大街上有两对四座牌坊,外二坊为“兴贤”、“毓秀”,内二坊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大体与南京朝天宫格局相仿。门前路南为泮池,池南为照壁。大成殿之北为明伦堂,亦五开间。东院落不大,门悬“淮安府儒学”匾额。
以上为整个淮安府学建筑群的大致情况,其范围大约东至系马桩巷西侧不远处,北至大麒麟巷(旧名府学后街),西至灯笼巷。自清末战争迭起,逐渐损毁,今已一椽不存,连其地亦为部队占用。
(刘怀玉)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