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派画家边寿民 / 叶占鳌

扬州八怪派画家边寿民 / 叶占鳌

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jiānxiāng,国画用的丝布)飒飒荻芦声。
笔头何限秋风冷,尽是关山离别情。
——郑板桥《边维祺》

边寿民(1684—1752年),江苏淮安楚州人,名维祺,字寿民,又字颐公,号渐僧、墨仙、苇间居士、绰绰老人。其为雍乾之际的扬州八怪派著名画家,以泼墨芦雁著称,被当时人誉为“边芦雁”、“边雁”。

寿民少年时代,便以文名闻于河下萧湖曲江楼。曲江楼主人程氏为徽籍盐商,为雍乾之际全国三大最风雅的富商家族之一,其代表人物程水南、程晋芳,都是当时著名的文人。程氏的曲江楼为全国著名的文会之地,一时群贤毕至,桐城方苞、长洲沈德潜、萧山毛大可、金坛将衡、淳安方楘如等,常入园中,下榻流连,泛舟萧湖,诗书唱和。而边寿民、周振采、王家贲(bēn)、刘培元、刘培风、吴宁谔(è)、邱重慕、戴大莼等人,被誉为“曲江十子”。边氏一生,与程氏家族结下了深厚的渊源,程氏的曲江楼、晚甘园及萧湖成了边寿民结交文人雅士的胜地,也成了边寿民展示其艺术魅力的平台。

边氏的画风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泼墨写意,多用于画芦雁,在其腕下,不论是平沙落雁,还是雁破寒江,只肆意数笔,便灵动起来。程晋芳在《淮阴芦屋记》中就记述了边氏泼墨芦雁的情景:“煮茶焚香,督童子磨大丸墨,注硕池中,杂研丹黄靛垩(è,白土),舐笔伸纸,随意所作。雁拍拍,循徐鸣。掠檐回翔,影与画乱,荻风萧瑟,若驶苇声也。”而诗人沈德潜在《边颐公泼墨图》题诗中称赞其道:“边颐公,谁敌手?吕纪、孙龙两失真,白阳、天池差对偶。”另一类是干笔淡墨勾皴,兼用西洋素描技法,多用于画杂物,如艾蒲、螃蟹、藕、黄芽菜、茄子、毛豆、水仙等,以此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明暗感。而其杂物画多为小品画,画与诗相得益彰。如《江南瓢儿菜》一画中,瓢儿菜和竹笋的白描画已经很传神了,而边氏的题跋诗更使画作多了一分生活的意趣:“江南飘儿北黄芽,冬笋兼之味更佳。清夜一杯三白酒,新鲜只欠几钩虾”。

同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金农等人对边寿民也是极为推崇。郑板桥的七绝《边维祺》写道:“字颐(yí,面颊)公,一字寿民,山阳秀才,工画雁。‘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飒飒荻芦声。笔头何限秋风冷,尽是关山离别情’。”郑板桥对边氏芦雁传神的肯定与赏识,于诗可见一斑。而金农以仿魏人三字体为边氏《苇间书屋图》题诗,并且在跋中写道:“余交苇间先生逾二纪矣。每至淮阴,必访其波上之宅。”而金农又在边氏《泼墨图》上题诗云:“墨是佛幌(huǎng,招牌)图,纸是鄱(pó,地名,在今江西省)阳白。一朝入君手,洒洒满瑶席。”金农视边氏为“佛手”,足以见金农对边氏书艺的倾倒。

楚风淮水,孕育了边寿民的灵性,而灵性的边寿民,也为这楚风淮水挥就了永恒的泼墨芦雁图!

(叶占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