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状元沈坤 / 刘怀玉
枚皋词赋安能武, 韩信机钤不善文。
争似当今沈太史, 独将文武际风云。
——王信《过淮阴吊沈十洲太史》
明朝嘉靖(jiājìng,明世宗年号)年间,是倭寇(wōkòu,日本侵略者)最猖獗的时代。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经常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在多年的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不少抗倭名将和民族英雄,人们所熟知的戚继光、谭纶、俞大猷(yóu,谋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楚州状元沈坤和戚继光是同时代人,也是一名抗倭英雄。
沈坤字伯生,号十洲,生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家在河下竹巷街梅家巷头。沈坤生得很聪明,在当时的青少年中学业显得突出。他的父亲虽是个商人,但很希望他在读书上有所成就。他到江南做生意,有了赢利,就全部用来购买图书,给沈坤读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年),35岁的沈坤考中了状元。这是楚州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嘉靖三十五年八月,沈坤母亲病故了。他辞了官,回家安葬母亲,并在家守制3年。在此期间,倭寇经常窜犯楚州,奸淫杀戮。偏偏又不断闹水灾,楚州人民极端困苦。因为政治腐败,又缺少应有的训练,官兵不能打仗,临阵一触即溃。面对这一现实,沈坤十分感慨,毅然决定,拿出他家全部积蓄,变卖了家产,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壮年,亲自组织训练成一支英勇善战的抗倭乡兵。这比戚继光组建戚家军要早一年多时间。
沈坤的乡兵在新城和河下设立了不少岗楼,楼下可以藏兵,顶上可以瞭望、报警,名之为“御倭屯瞭所”。其中有一座在河下湖嘴,一座在竹巷街。白天,他在新城内练兵,夜晚他独居城外,巡视敌情。在他的训练和教育下,乡兵纪律严明,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英勇善战,打了许多大胜仗。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初,倭数千人自日照流劫至楚州,纵火焚烧。沈坤兼通武艺,率兵力战,用弓箭射中其倭寇头目,将倭寇打退。城上观战的人大呼:“状元兵!状元兵!”沈坤的乡兵从此被人称之为状元兵,名声大振。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月,倭寇北犯山阳境内,其中有一支倭寇向楚州城西逃走,沈坤率状元兵紧追不放,一直追到金牛墩,终于将这股倭寇消灭。倭寇退据庙湾,再次向楚州窜犯,从姚家荡(今顺河乡境内官路、丁姚、胡宋三村地)经过。沈坤决定配合官兵在那里打一个伏击战。四月十九日,倭寇进入姚家荡伏击圈,从早战到晚,斩杀倭寇478人。倭寇退到姚庄、陈庄,又追赶斩杀340余人,终于在五月二十四日夜全歼余倭,江北倭患从此平定下来了。
抗倭胜利结束以后,沈坤将姚家荡战场的倭寇尸体弄到一起,挖了一个个深坑进行集中埋葬,上面筑起高墩,名之为“埋倭山”,也有人称之为“埋倭墩”。埋倭山显示中国人民是不好欺侮的,凡是侵略我国的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抗倭结束后,李遂被调任南京兵部侍郎。他积极向皇帝推荐沈坤的抗倭功劳,说沈坤“才兼经略,功收御侮”。嘉靖皇帝立即任命沈坤为国子监祭酒。但是,沈坤还未得及赴任,就吃了一场冤枉官司。抗倭训练乡兵,要以军法从事,自然要得罪一些人。被沈坤处理过的几个乡兵一直心怀不满,暗地里散布流言蜚语,诽谤状元兵,攻击沈坤。胡应嘉向来与沈坤有意见,他将这些黑材料搜集起来,写成状子上告沈坤,南京监察御史林润接到状子以后,上疏弹劾,致使沈坤被捕。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三月十二日,沈坤瘐死狱中,终年54岁。当时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这是一个冤案。经查确实“皆无其事”,据说林润也深感懊悔。
沈坤去世后,楚州人民仍然十分怀念他。人们在姚家荡建立一座报功祠,纪念他与官兵共同抗倭的功劳。他的墓在运河以西的西湖风景区金牛冈,不少文人墨客到这里来凭吊。为了保存沈坤的抗倭遗迹,人们把他家附近的御倭屯瞭所改建为状元楼,以表示家乡人民对他的怀念。人们还把沈坤的事迹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书籍。
(刘怀玉)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