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学崇德的进士之乡 / 毛鼎来

尚学崇德的进士之乡 / 毛鼎来

河下虽为淮安境内的一个小镇,但明清时系殷阜之区,商人麇集骈至之地,侨民宿贾聚居,更为人文荟萃之所。盐商富有,子弟有受教育的充分条件,宿儒名士也乐于选择其子弟授课,故千百年来,河下人文蔚起,科名相望,在这区区弹丸之地,仅明清两代就出进士67人(含武进士)、举人123人(武举人)、翰林11人、贡生140余名,现将进士名列表于后:

(明清河下文武进士简表)

在这众多的进士中,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全,其中还有“五世巍科”一门六进士的刘氏家族,兄弟同科进士的李氏兄弟,父子同试博学鸿辞的张氏父子。其中,状元沈坤、榜眼汪廷珍等已单篇介绍,此仅对探花夏曰瑚及一门六进士的刘氏家族等进士情况作一些简略介绍。

探花夏曰瑚:夏曰瑚,字肤公。号涂山,生卒年不祥,约生于明万历年间,崇桢四年(1631)探花(即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他与明嘉靖二十年(1541)状元沈坤及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榜眼汪廷珍被里人称之为“河下三鼎甲”。

夏曰瑚故宅在河下二帝阁北仓桥旁,人们又称其宅为“夏探花故宅”或“夏太史第”。

夏曰瑚少有文誉,才冠乡里,为山阳名诸生。一日,其外出晚归。途中偶遇山阳县令孙肇兴(莘县人,进士),左右以犯夜将其捉之,对以会文。县令问:“有草稿可验乎?”夏于袖中取出片纸示之,孙县令就读不数行,大惊曰:“以此取功名,如探囊取物耳!”谈话间,知夏居住处不远,于是,一同到夏府,并为其指点。

夏曰瑚在天启七年(1627)应童子试中,果以第二名列于案首。崇祯四年在京城会试中,考中进士,在殿试中被钦点第三名及第。授编修,奉命封江川王,在任期间,保持了文人可贵的清风高格,“丰采凝重,馈遗一无所受”。但他却不慕荣禄,“历官无几”,即以病告假归乡。著有《礼记提纲》。

夏曰瑚卸任告归后,即在家乡河下东湖(即萧湖)之滨,郭家墩旁建起一处园亭:名曰“恢台园”,在“福建会馆”附近。园中有草亭、花棚、乱石,“所植多高柳,沈绿如山,面城带水,南接勺湖,水阔处可百丈,游舫如织,绕来绕去,故又名“绕来园”,为萧湖中一大胜景。夏曰瑚常与“故人宾客饮酒赋诗其间”。其《恢台园》诗云:

傍水成幽筑,诛茅得草堂。
所期垂钓处,俨似浣花庄。
杨柳月初上,薜萝风正凉。
何期谢缨冕,读易濯沧浪。

五世巍科一门六进士的刘氏家族:唐设立科举制度以来,河下刘氏家族连续五世科举有名,并出了六名进士,这在我国的科举史上是少见的。

(刘氏世系表)

刘世光,原名均,因避明神宗朱翊均之嫌,遂改名世光,字晦卿,号丰津,明万历已卯年(1579)举人。

刘一临(1559-1599),字天章,号星楼,刘世光长子,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其在任常山县县令时,其父刘世光任沈丘县县令,两县相近,父子以同为遵理守洁的官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而同时得到巡抚的举荐,被传为一世佳话。

刘自竑,字任先,号任莘,别号僧如,刘一临长子。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幼时即颖悟,读书一览十行,强记不忘。非一般人所能及也。性至孝,相处叔伯兄弟谦恭谨慎,很是融洽。历任井陉道道台,浙江按察使、湖广布政使。刘芳声,字何实,刘自竑子,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初授刑部主事,任上执法量刑公平适当,使许多不当斩首之人免除了死罪。并上疏请于清理审讯时狱中刑法。顺治帝准奏,分告天下诸臣,要用刑慎重不滥。后迁户部,榷关九江,不久升任山东提学佥事,卒于官。

刘昌言,字禹度。刘自靖之子。清顺治初以诸生人太学(即古代的大学)试,考中榜首。清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考中举人,接着第三年(1659)考中顺治已亥科进士。累官岑溪县,苍梧县知县。

刘愈,字文起,号逐庵。初名始大,字肤斯。刘昌言长子。清康熙十六年(1677)乡试中举,二十一年(1682)壬戌科进士。初任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继任山东典试副考官。

刘始恢,字价人,后改硕人,号诚庵。刘昌言次子,清康熙二年(1663)乡试中举,并于七年后康熙九年(1670)考中进士。初授大理寺右评事。后改任吏部考功司郎中,擢升文选司郎中。

同科中进士的兄弟李时谦、李时震:兄李时谦,字吉艾,弟李时震,字询庵。其祖先襄陵(在今山西省境内)人,父李开先始迁淮,遂定居于淮。

弟时震于清顺治甲午年(1654)乡试中举,兄时谦于顺治丁酉年(1657)乡试中举。兄弟二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中辛丑科进士。在我国的历史上,兄弟同科中进士的并不多见。兄时谦累官河南道监察御史、湖广道御史、陕西观察使。弟时震官中书舍人。

同试博学鸿辞的父子张新标、张鸿烈:在清康熙年间,有父子同试“博学鸿辞”而名扬朝野者,这就是山阳县(今楚州)河下的张新标、张鸿烈父子。

张新标,字鞠存。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清顺治十八年(1661)为乡试同考官,因官称得人擢吏部考功司主事,后改户部。

张新标子鸿烈,字颜文,号泾原,又号岸斋,初名祁炜,字云子。少时于书无所不知,“下笔千言立就”,文章为诸生之首。康熙八年(1679)与父“同试博学鸿辞”,授翰林院检讨,充纂修明史宫。

在河下的进士中父子、祖孙进士的不乏其人。

(毛鼎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