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历史明珠的风采 / 陈从亮
——序言
在沟通神州南北的古运河畔,在淮安历史长河中,有一颗被尘封的明珠,那就是河下古镇。由我市政协文史委和楚州区政协文史委编写的《古镇河下》一书拂去了河下这颗历史明珠上的尘土,让她重见天日。如果说河下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藏,那么,这本新出的《古镇河下》犹如一个称职的向导,为人们揭开这座宝藏的神秘面纱。
古镇河下有悠久的崇文尚武的优秀传统。汉赋大家枚皋在河下有宅第。出生河下的唐代诗人赵嘏就有“家在枚皋旧宅边”的诗句,今天河下还有古枚里的旧碑,说明河下崇文之风的历史悠久。河下明清时达到了人文鼎盛时期,不然怎么会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在此弹丸之地出了67名进士(含武进士)、123名举人(含武举人)、11名翰林、两名状元、一名榜眼及一名探花呢?有的人家竟然五世巍科,一门六进士,有的兄弟同科中进士。还有的父子同试博学鸿辞,实在是令人惊叹。特别是明代还出了世界级文学大师《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当今河下的崇尚文风仍在延续。尚武当从韩信说起。他被人誉为世界冷兵器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河下人对他极为推崇。现在河下还有纪念韩信的古迹,即韩侯钓台。南宋时击鼓抗金兵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出生在河下的北辰坊。南宋之后,河下人世代纪念称颂这位女英雄,专祀于七奶奶庙,后来还建有梁红玉祠。明代我国沿海抗倭英雄文状元沈坤也出生在河下。河下人为表纪念和崇敬之心,曾为沈坤建状元楼,后来被日寇炸毁。清代血战平壤英勇不屈的民族英雄左宝贵落籍河下。他壮烈殉国后,清政府在河下赐建左忠壮公祠,后来也毁于兵燹,同时,河下还建有左宝贵的衣冠冢。此冢现在已成为纪念左宝贵的重要文物古迹。清末船政大臣裴荫森虽不是武将,但他是清政府海军舰船制造的奠基人之一。现裴氏故居尚在河下。河下人的崇文体现的是崇尚经世致用之学,河下人的尚武是崇尚爱国勇敢精神,而且无论是崇文还是尚武都是为实现其报国之志。
河下有优秀的求仁重义的文化传统。这里还得先从韩信说起。《史记》中说蒯通劝韩信自取天下,韩信说,刘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背之不义”,此是不肯背信弃义。还有衣锦还乡后,即想到回报施饭予他的漂母恩情,此为知恩图报。对曾使他受胯下之辱的屠中少年,非但未报复,还施以恩惠,这叫以德报怨。而位列中国古代三母(漂母、盂母、岳母)之首的漂母,其时对韩信的将有以报母云云表示愤慨,明确表示施恩不望报。河下人之所以备加推崇漂母与韩信,其大仁大义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南宋梁红玉的仁义之事也是感人至深的。当年南宋与金大战黄天荡,金人北逃,宋军取得重大胜利。南宋朝野上下举国欢庆之际,作为宋军韩世忠主帅的妻子却当着文武百官与皇帝的面奏本弹劾韩世忠,状告他围而不打,使敌逃脱的战略失误,要求对韩世忠治罪。因而在梁红玉身上充分体现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大仁大义,是惊天动地的大仁大义。还有就是发生在河下的义举。清末河下有莲花庵,庵中的主持人被人称为麻尼姑。麻尼姑带着信众除了念经之外就是做针线活,所赚之钱不菲,但花销极紧,剩下的钱全部买粮储存。起初,谁也不知庵里存这么多粮食干什么的,及至大灾荒之年,庵里将所存之粮大部分奉献出来救济灾民,这时民众才知道这些尼姑积谷的用意。佛家的普渡众生的真义在这些尼姑身上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河下历史上推崇的仁义内涵,一是讲信用;二是行善不图报;三是尽忠报国不徇私;四是行善积德。这就是河下历史上的仁义文化的精髓。
古镇河下还有建功立业的优秀文化传统。以中医文化为例。在一个小小的河下镇的历史里竟然诞生出全国闻名的山阳医派和一位医学大师吴鞠通来。出生河下的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同等重要,被称为中医史上的两大柱石。不仅如此,在河下还形成了以吴鞠通为首,以刘金方、李厚坤、汪筱川等为代表的山阳医派,发扬光大了我国的中医文化。在河下的历史上,在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很多,致力建功立业的风气传承至今。
古镇河下,积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体现着淮安地方特色文化,显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河下古镇明珠重新闪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建设三个文明的需要。愿《古镇河下》在淮安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