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冒广生及《楚州丛书》 / 郭寿龄

周恩来与冒广生及《楚州丛书》 / 郭寿龄

冒广生(1872-1957),是近代著名学者、古籍校勘专家,一生于目录学、词曲学颇多建树。清末为邮传部郎中,抗战前任广东通志馆编纂、中山大学教授。如皋冒氏与山阳周氏是世交。周恩来祖父周攀龙清光绪年间曾在如皋任县令,与冒广生祖父冒文川深相结交。周恩来的六伯父周嵩尧(1873-1954)与冒广生是好友。嵩尧先生光绪二十三年(1887年)中举。冒广生比周嵩尧迟一科,也是举人。两人同在邮传部共事。周恩来十分尊敬六伯父,当然也非常尊敬冒广生先生,以“前辈”、“世伯”称之。

1920年,周嵩尧任江苏督军李纯的秘书长,推荐冒广生任淮安关监督。此间,周家为恩来弟恩寿提亲,聘广生女为媳,后因冒女夭折而作罢。

冒广生来淮后,对淮安灿烂的古代文化十分钦慕。在旧友、晚清进士田鲁玙(现代作家、诗人袁鹰祖父)处,得悉段朝端(1843-1925)先生藏有地方文献多种。时段年事已高且病足,不能外岀。一日,冒、田同访段宅。段向冒先生介绍了一生苦苦搜求地方文献,但又无力刊刻的情况,“谈及淮人著作,如数家珍”。冒先生惊叹段的学识以及所藏资料之富,更惊叹这些资料的史学价值,三人拟定搞一部丛书,决心使这些“家藏”得以问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年春节后,冒广生从镇江、如皋等地请来刻工数十人进行刊刻。丛书冠以淮安唐宋时的古称,这就是人们后来见到的《楚州丛书》。

《楚州丛书》刊刻之时,周恩来早已离开家乡,投身于学习和革命活动中去了,几十年戎马倥偬,当然无从了解《丛书》刊刻的详情。

解放后,周恩来接周嵩尧先生去北京小住,并聘之为全国文史馆馆员。此间,周恩来方得知冒氏刊刻《楚州丛书》之事。周恩来对故乡一直有浓厚的桑梓之情,特地要秘书找来《丛书》抽空浏览。

1957春,冒广生自沪至京,周总理立即去冒下榻处探望,一是问候前辈,二是叙叙“世交之情”。会见中,犹提及冒、周两家结亲未成的事。其时,冒广生受聘为上海市文管会顾问,图书馆、博物馆顾问。冒与陈毅也既是诗友,又是忘年交。中央许多领导同志对冒广生均十分尊敬。周总理请冒广生先生就当时整风提提看法。《人民日报》1957年6月6日发表了记者傅冬《八五老人一席话》的专访。冒广生从自己在清廷、北洋军阀、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经历,谈到解放后人民享受的民主权利,他说:“共产党要党外人士提意见,是要我们党内党外发生感情上的联系,从团结而批评,从批评而团结,大家一致以国家为前提,把国家事务担负起来。”冒还说:“我已经八十五岁了,早没有心思搞政治了,我现在既不想作官,也不想弄钱,所以大伙可以相信我,我说共产党好,我说的是真心话,也是公道话。”冒的话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

冒广生在京期间,毛泽东主席把他接到中南海叙谈,并共进晚餐,周总理作陪。周总理对冒先生说:“您在淮安时,刻过《楚州丛书》,保存了地方文献,真该感谢您。”冒先生说:“这算不得什么……也算是对地方的报答吧!”周总理肯定了冒先生在整理研究地方文献方面所作的无私奉献。之后不久,1959年他在全国政协六十岁以上老委员座谈会上发表了谈话,倡导进行文史资料的研究整理工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