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童年在两淮 / 张人权

周恩来童年在两淮 / 张人权

周恩来同志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3月5日岀生在淮安(时为山阳县)。1904年,他随同父亲、母亲、过继母和两个弟弟,合家六口迁居淮阴(即清江浦,时为清河县治);1908年,因母亲、过继母相继去世,复与两弟迁回淮安;至1910年,“从伯父召趋辽东”。他在两淮度过了早年的十二个春秋。

周恩来的曾祖父周樵水,本居绍兴宝玉桥百岁堂(因纪念一位活到百岁的先祖而建)。他生子五人,四子周攀龙(字殿魁,号云门)便是恩来的祖父。

周攀龙兄弟后来都到了苏北。他本人曾任山阳县令。在任所,与他的二哥于驸马巷合买了一处房屋定居下来。这房屋便是周恩来的出生处,即现今淮安的“周恩来总理故居”。

周攀龙有子四人。长子贻庚,字曼青,在东北奉天(辽宁旧称)度支司当过科长。三子贻奎,字焕臣,腿瘫痪,残废。四子贻淦,字簪臣,结婚不久即于二十一岁那年因肺病而死。次子贻能、后改名劭纲,字懋臣,即是周总理的父亲。周总理回忆家史时说他老实得很,不会“扒钱”。他学“师爷”不成,只得背井离乡外出工作,曾在湖北、河北、齐齐哈尔等地做过小员司一类事情,薪俸微薄,无法接济家庭。周总理八岁那年(时居清江浦),周劭纲经人介绍到湖北做事,月薪只十六元。总理母亲临终前,他都没来得及见一面。

周总理的外祖父万青选,字少云,原籍江西南昌,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为清河县令。他性慈和,有政绩,曾“说服邑境产棉”,还“刊为图说,传示痛邑”;并且“设局募工,教以蚕绩之法,而除其累赋”。因而很得地方百姓拥戴,先后三次任清河县知事。万青选的儿子立钰,字筱庵(人称“万八太爷”),掌管水利。他们父子懂书法、绘画,喜好梅花,对年幼的周恩来很有影响。

万家住宅较大,有九十九间半房屋,在淮阴清江浦十里西长街。

总理的生母万氏,乳名冬儿,是淮阴人张氏夫人所生,生于1877年。她“大排行十二”,人称“十二姑”。她从小性情开朗,不缠足,不象一般不岀门的“闺秀”。她的父亲常带着她到处跑,参加各种活动,所以她很会应酬。她聪慧精敏,见多识广,十分能干,在没有出嫁时,就主持了万府的家务,二十岁到了周家,又主持了这个败落的大家庭的家务。周、万两家及亲戚家有了难事,包括排解纠纷之类,只要有十二姑到场便可妥善解决。她后来到亲戚家去处理这些事情时,又总是把他的爱子大鸾(周总理乳名)带着。周总理从小目睹封建家庭的黑暗,对母亲需要应付很多场面、竭力维持这大家庭的“门面”感受很深。母亲开朗直爽的性格、精明果断的处事能力,对少年恩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万氏在生活困难的境况下,常在清江浦娘家住。一次,在一个兄弟的怂恿下,抱着侥幸心理两人合伙买了一张彩票。不意却中了头彩,恩来的母亲得到了一半即五千元的收入。后来,她决定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到清江浦的娘家去住。那一年,周总理六岁。

同去的还有过继母陈氏。陈氏亦淮阴清江浦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其父陈源是个秀才,亦通医道。没有儿子,只这么个女儿。父亲的教育,使她自幼善书画,好诗文,具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和较深的文学修养。她岀嫁一年,丈夫周簪臣便去世。在丈夫临危之时,将出生刚八个月的侄儿大鸾“过继”到自己房中。丈夫死后,她更把大鸾当作唯一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希望。在婴儿时,这位婶母就成了大鸾实际上的母亲。在她去世前,恩来甚至没一天离开过她。她既是慈母,又是良师。在总理三、四岁的时候,她就教他读书写字。五岁左右,就教他学习唐诗、宋词,熟读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诗句。总理幼年极爱听故事,陈氏母亲给他讲过《窦娥冤》、《西游记》、太平天国的故事,讲过梁红玉击鼓退金兵和关天培舍身抗英军的故事。陈氏还让恩来读许多小说,使他从中得到沉闷的家塾中学不到的许多东西。

五岁,周恩来即在淮安周家的家塾开始读书。六岁,移居淮阴以后,又入万氏家塾读书。由于周家已经败落,他们一家六口人投奔万府难免有寄人篱下之苦;而且外祖父家人多,常年居住有诸多不便。不久,即搬出,在外祖父家西边不远的“张举人”家(外祖母娘家)租赁了十四间屋定居下来。这十四间屋即是周恩来总理在淮阴的故居(后经修缮,称“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父亲不在家时,母亲带着他的两个弟弟住堂屋,过继母则同他住下堂屋。他本人在东厢房晨夕攻读,堂屋门口有株腊梅,冬天,开得很茂盛。

年幼的恩来并曾同他的二弟,还有表妹万怀芝、万芳贞等一起在张家对面的“陈家花园”读私塾。“陈家花园”原是过继母陈氏的娘家老屋,它北沿十里西长街,南临京杭大运河,院内有假山、亭榭、水池,并有私塾馆。书房是砖铺地面,有木格衬纸的旧式窗牖。窗口放一张书桌,是教席张老先生的座位,背后有小书架。右首斜对面一张桌,即恩来在塾认字读书之处。书房正中靠墙有一长搁几,上置香炉烛台,供奉着孔子牌位。房内另一角有一桌两椅,桌上置红漆木盘和茶壶茶杯。

总理从小天资聪颖,博闻强记。除读《四书》、《五经》外,更爱看各种传记、小说、游记、诗词。他自己说过:“十二岁以前,我受的完全是封建教育,家里请了先生教书,也是借钱请的,他只为自己考秀才,对我们根本不负责。我的知识,许多都是从看小说得来的。她(指陈氏母亲)总让我看小说。”当时,周总理找小说书看也极为方便,因为他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从诗词歌赋、通鉴野史到古今小说、说唱文学都可以找到,象《东周列国志》、《两汉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等作品,他更是读得津津有味。1916年4月,他在南开中学《敬业》学报上发表的《飞飞漫墨》中曾经讲到他童年在淮阴岳飞祠庙中,看到有人题咏岳飞的七律“一自金牌颁十二,常教血泪洒英雄。奇冤长恨埋三字,和虏终惭失两宫。南渡江山悲逝水,北征鞍马付秋风。低徊往事成千古,祠宇空余夕照红”,深感“其辞则凄凉欲泪,意则新颖出群,不落窠臼,少陵太白殆兼而有之”。这说明他童年读诗文小说就颇不浮泛,而是有很深的感受的。

周总理童年时喜欢做各种游戏。他四岁时就开始搞“益智游戏”,先是拼七巧板,然后发展到十多块板,在周、万二府许多孩子中间,总是居于魁首。他还喜欢放风筝、放“鸽哨子”、“捉洋鬼子”等游戏。

对童年的恩来影响较深的还有乳母蒋江氏。因生母体弱多病,无奶哺育,家里特地请了这位乳母,周总理一直亲切地称她为蒋妈妈。她勤劳俭朴,心地善良,娘家在淮安城东郊,婆家居住在县城南门施家巷。丈夫是个裁缝,家境十分清寒。她不单教恩来劳动,还常常带他走门串户,拜亲访友,看庙会,赶集市,这就使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当时封建统治者为了镇压农民的抗租斗争,在淮安城乡立起了石碑,上面刻着逼缴地租的有关条文,并诬农民为“恶佃”、“顽佃”、“刁佃”,明示凡构成上述“罪名”的,都要“从重惩办、按律治罪、决不宽贷”。愤怒的农民忍无可忍,奋起砸断了一些“逼租碑”。蒋妈妈常给恩来讲“砸碑”的故事,恩来往往“听之绕膝不去”。这位劳动妇女,不仅用乳汁哺育了恩来,还用劳动人民朴素的阶级感情影响着他幼小的心灵。

蒋妈妈亦曾随恩来迁居淮阴。

1907年春和1908年7月,母亲、过继母相继因病去世。当时父亲在湖北未回,母亲的灵柩暂厝于离家不远的一古庙中。恩来曾护送过继母之灵赴淮安使与叔父周簪臣(陈氏之夫)合葬。

由于父亲谋生在外,不能养家活口,恩来遂与两弟迁回淮安自家祖屋居住,生活非常困难,除变卖衣物和借债以外,多靠在辽宁的伯父周曼青接济,或姨表舅龚荫荪支援。

龚荫荪时居淮安,是一个革新派人物。他从康梁维新派的改良主义思想中挣脱岀来,成了孙中山先生的信徒。他到过日本,结识了一些同盟会成员。他变卖家产支持革命派人物的活动,经常奔走于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在家里,他带头剪辫子,不信鬼神,不许女儿缠足,主张男女同校。他知道恩来勤奋好学、天资聪敏,但家境困难,就建议他到自己的家塾来读书。他经常给恩来等讲太平天国故事、鸦片战争故事。他延请的家塾老师邹先生是位愤世嫉俗的落第秀才,学识很好,为人比较开明。邹先生书法很好,能根据学生写字的特点确定临摹何种字体。恩来的书法风格就是先有万家的影响,后由邹先生指导而定型的。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曾经回忆:“就童年所受教育而论,表舅可算是我政治上的启蒙老师,我们邹先生算是我文化上启蒙老师。”

1910年春天,恩来十二岁那一年,他的伯父接他到东北去念书,他遂毅然离开自己的故乡,踏上征程,开始了少年时代的新生活。

(原载《淮阴文史资料》第一辑,稍有改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