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实干家张金坤 / 李德儒
市政协常委、科技组组长、淮安市科协主席张金坤同志,很多人都熟悉他,都了解他的敬业精神和勤政事迹。他执着于科普事业,多次获得全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受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嘉奖,1996年5月光荣出席了中国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张金坤这个名字在省市、甚至在全国科协系统是颇有知名度的。
1983年,张金坤同志从泗洪县陶瓷厂调入市科协。当时,人们对他调到科协是这样评价的:“可惜(科协的谐音),可惜,太可惜了。”意思是在科协干,再有能力的人也干不岀什么名堂。面对这些议论,张金坤同志没有退缩,他刻苦钻研,工作中知难而上,很快就成为科协工作的内行。1985年,组织上让他担任科协副主席并负责科普工作。为了打开局面,他想方设法,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
科普工作面广量大,仅靠科协机关的几个人是不够的,必须拥有健全完善的科普网络作依托,建立支撑体系。为此,他深入农村、工厂、学校、机关,筹建市、乡(镇)、村三级科普网络。在他的精心组织下,87年全市乡镇一级全部建立了科协。90年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村科协组织,全市604个行政村,95%以上的村建立了村科协。农村各类专业技术研究会、协会现已发展到450多个,并已开始建立到村一级。为增强科协网络的活力,88年以来,张金坤同志提岀并在全市开展了乡镇科协季度分片活动。如今的市科协名符其实,拥有健全的网络优势、密集的智力优势,在科普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骨干队伍的作用。
科普工作,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全方位的社会事业。它的对象是全体民众,因而,它必须置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中。在科普工作中,他注倉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汇报、多请示、多建议,并主动上门,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有时候,市领导工作忙,排不上号,他就见缝插针。他的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实干精神,赢得了市领导的理解和肯定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不少建议相继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如92年“关于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四大,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市、乡、村科协工作领导的意见”、9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科普工作的意见”,均被市委、市政府搂受并采纳。90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部以及市教育局、农业局、多管局等单位,都积极会同市科协开展科普活动,在科普中进行“大兵团作战”,逐渐形成了全市科普工作的大气候。目前,我市科普工作已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签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成为人们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市委为科协配备了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人事部门为科协充实了年轻有为的同志,并明确市科协为全市科普工作的牵头单位。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科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张金坤同志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技人员的作用和能量血不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协的组织和协调作用至关重要,应动员和组织科技人员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因就,他大胆提出在全市实施科普“三大工程”的设想,即“科技传播工程”、“致富金桥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
在“科技传播工程”中,张金坤同志重视组织市、乡科协和所属学会、协会,运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科普宣传、技术培训、实用技术推广及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好“科普宣传周”、“科普宣传月”、“送科技下乡下厂”活动,促进科普工作的经常花和规范化。90年他了解到当时的季桥乡封建迷信、陈腐落后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干群科技意识淡薄,不少适用的农业先进技术难以得到推广。他便积极地与季桥乡党委、政府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当年8月份在季桥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科普宣传月活动,整整一个月时间,他吃住在季桥,一个月下来人像“减了一次肥”,瘦了10多斤。这次活动由于内容丰富实在,全乡人人受到一次科普教育,乡科技落后的面貌得到根本改变。为将季桥乡的做法辐射于全市,他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季桥乡召开了全市农村科普工作现场会。90年以来,张金坤同志为了播好一些突击性活动,常常是几天几夜不休息,节假日忙得像过年。去年,长期帮助他照料家务和孩子的老岳母病逝,他在下乡途中接到单位和爱人的急讯寻呼后,仍然按计划赶往要去的乡镇,从乡里回来又赶到单位,直到交待好工作后才回家。辛勤的付出,结出了金灿灿的硕果。在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中,市科协90年、95年两次荣获“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91年以来,市科协连续四年夺得全省科普宣传“四连冠”;市科协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的做法与经验,93年省委组织部、省科协联合在我市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广。94年5月份全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今年上半年我市被中国科协确定为1996—2000年全国50个青少年社区非正规教育科普示范项目县。
在实施“致富金桥工程”中,张金坤同志充分发挥科技群团组织联系广泛优势和技术咨询服务优势,积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前几年,他组织引进的蔬菜新品北京“791韭菜”,已在席桥乡生根落户,现已发展为规模生产,最高亩产值达8000多元。为引进科技项目,培养经济新的增长点,92年以来,张金坤同志多次赴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席桥乡邮电电缆厂同中科院三强核枝术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建成了“核辐射交联电缆生产线”,成为我市重点高科技项目。他又帮助“核辐射交联电线电缆生产线”和复兴乡“银杏开发”项目,争取到国家科委的立项,落实科技开发贷款计划共达1000多万元。随着企业走向市场,我市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而陷入困境。为帮助企业解困,他多次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有关工厂,研究解困措施,制定解困方案。去年夏天,他得知苏州阀门总厂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该厂正寻找加工伙伴的信息,亲自带着市科协的两名同志,先后三次冒着酷暑去苏州联系洽谈,帮助市零件厂与苏州阀门总厂签订了合作协议,使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94年市无压锅炉厂急需技术开发资金,厂领急得就象热锅上的蚂蚁,张金坤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根据厂方拥有“泰阳”牌无压锅炉这一新技术优势,立即组织科技咨询中心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技术信息机构寄发技术信息资料6000多份,并派人与该厂同志一起四处奔波,引进技术转让费20多万元。几年来,经张金坤同志技术帮扶的乡镇和企业在50个以上。市科协帮扶的项目有3项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国家级“金桥工程”项目,占江苏省三分之一。在“致富金桥工程”中,市科协被淮阴市人民政府表彰为“扶贫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1995年度“帮扶特困企业先进个人”称号。
在“人才培养工程”中,他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为我市培养经济建设人才和跨世纪人才。89年他牵头创办了中国农函大淮安市分校,几年来已有4500名农村干群通过农函大有关专业的学习,掌握了致富技能,走上了科技致富的大道。95年4月,农函大淮安市分校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重点分校,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农民技术培训奖”称号。93年以来,张金坤同志主动到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淮阴工专等高等学府,协商求助,相继开办了南京大学淮安函授二站、南京农业大学淮安函授站、淮阴工专淮安函授站,共开办5个专业计6个大专班,招收学员460人。目前,已有南大“机电一体化”和南农大“国际经贸管理”两个大专函授班计200多名学员学成毕业。今后每年还将为经济建设输送40-50名专科学历人才。这一做法,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设站单位的表彰,南大淮安函授二站连续三年被南京大学授予先进函授站一等奖。
科普三大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全市科普工作。淮安科普工作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在今年2月份由党中央和国家召开的全国首次科普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参加大会介绍经验,受到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的隆重表彰。近几年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冲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新华日报》等全国和地方16家新闻单位对我市的科普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按理说,张金坤同志应该喘口气,考虑一下那既旧又小、形如“鸽子笼”式的住房。但他依然是一如既往,将自己的思维定格在造福人类、造福大家的事业上,在科教兴市中不断追求着更新、更高的目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