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 / 科技工作组
市政协科技组成立于1989年,现有委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八五”以来,全组成员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全市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发展,立足岗位,勤奋敬业,为“科教兴市”和全市“两个文明”建设,作岀了积极的贡献。
为“科教兴市”献计献策
科技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科技方针、政策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思想,围绕科技、经济、社会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査研究,有重点地组织集中讨论,为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出建议。“七五”期末,科技组组织委员和有关科技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对我市“七五”期间农村科技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査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认真地进行科学分析,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对今后科技工作的意见,并结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岀了《落实配套措施,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的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市委、市政府[1990]1号《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淮安经济的意见》的战略决策中,我们科技组的10条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了7条。六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建议的实施对指导“八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教兴市”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92年以来,科技组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年”等活动的开展,组织委员深入到工厂和农村,进行调査座谈,以不同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提出了“重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等建议并被采纳,调动了全市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了科技工作者的主休作用。
科技组委员,分布面广,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每个委员都是所在部门的学术、技术中坚力量。有三分之一的委员参与了全市和行业“八五”、“九五”规划的制定工作,他们结合学科和部门工作,积极提岀合理化建议和进行学术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参政议政水平。94年刘文成委员提出的《在中外合资中应对中方资产进行评估》的提案,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被市外经委等部门采纳,使我市在中外合资中增加了资产评估程序,减少财产损失200多万元。“八五”以来,科技组委员提出合理化建议近100条,发表各类学术文章30多篇次。其中刘文成委员近二年发表的论文就达14篇(国家级3篇,一篇获淮阴市产权征文一等奖)。
在“干实事、争贡献”中展现风采
科技组全体委员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尽心尽职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办实事,在全市树立了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组长、市科协主席张金坤同志,在“科教兴市”的宏伟大业中,开拓奋进。91年我市遭受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张金坤同志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参与抗灾自救工作,带领市水产学会、农学会、医学会的骨干科技人员,深入到南闸、范集等受灾严重的乡镇,为灾区群众举办科技讲座,到田头指导灾后生产,免费为群众义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我市科普工作和我市科协工作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市科协在全国、省、市科协系统中,已成为知名度较高的县级科协和“创牌子”科协。刘文成委员,94年在我市“公有民营”和95年“先售后股”两项重大改革中,承担了产权出售的各项业务工作。95年的“先售后股”改革,在国家、省都未出台规范改革政策的情况下,为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刘文成委员先后拟订了《产权出售业务操作规程》等近10个文件、规章,指导改革的实施,保证了改制的质量。在资产评估中,由于他严密地组织审核,减少资产流失218万元,占出售资产总额510万元的43%。使我市“先售后股”中产权出售做法,受到省财政厅、淮阴市财政局的肯定。近三年来,刘文成委员牵头组织全市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帮助企业处理各种损失2300万元,上报核销贷款1892万元,上报银行贷款挂帐停息15850万元,使企业甩开包袱,轻装上阵。由于我市清产核资工作成绩显著,市清产核资办公室连续三年被省、淮阴市评为“先进单位”,刘文成委员93、94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同时被市委授予“优秀知识分子”称号。委员任步华同志,在长期的审计工作中,忠于职守,仅在市盐化厂大型工程的财务审计中,就核减400多万元。委员、高级工程师王德元同志,充分利用在粮食部科学研究设计院工作过多年的优势,帮助市粮食机械厂与商业部无锡粮食科学设计所建立业务关系,为该厂从商业部无锡粮食科学设计所取得了该所“七五”攻关项目“饲料粉料清理筛、新式多功能提升机”的试制和生产任务,产品销往全国;帮助市粮食加工厂首次与商业部和其所属科研单位、中国饲料总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取得了制粉设备、饲料设备方面的消化、试生产和生产任务。还帮助粮食加工厂、市植物油厂技术攻关,使他们生产的“标一晚灿米”、二级菜籽油成为商业部部优产品。原委员赵德万,是“市农村实用技术巡回讲师团”的骨干,每年不计报酬下乡举办技术培训班,传授实用新技术,平均每年举办20期以上,是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授课专家”。95年,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我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顾文苑(市环境监测站总工)等委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不同的奉献。顾文苑、孙跃中两人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和在淮阴市获奖。
在“奔小康”中多做贡献
在发展“两专一基”、“奔小康”中,科技组充分发挥技术信息和网络优势,先后组织委员到淮阴县和我市徐扬、席桥等地考察蔬菜规模种植情况,对进一步发挥地区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提岀了切实可行的建议。95年以来,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全市各乡镇,对农业科技队伍的现状和科技人员在发展“两专一基”中的作用进行了专题调査,摸清了我市农业科技队伍的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对农业事业经费的投入”等8条建议,为我市加快发展“两专一基”,调动全市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近三年来;科技组与市科协联合邀请了淮阴市农科所、蔬菜所、淮阴农校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我市农学会等有关学会的科技人员深入全市各乡镇举办实用新技术信息发布会,每年的活动从内容到形式,紧扣一个“实”字,共向农村广大群众提供新品种、新药剂、新肥料、新项目信息150余条,传授旱育秧病害防治、鱼鳖混养、蔬菜栽培等新技术30项,提供短平快项目20余项,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现场技术咨询100场次,放映科教电形130多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50余期,参加培训达万余人次,计有近20万干群参加了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全国和地方新闻单位对活动作了宣传报道。
为了进一步发展“两专一基”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致富达小康。科技组组长张金坤同志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发展“两专一基”,农民致富奔小康,抓好科技普及是关慑,他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兴办“淮安农业科技报”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并由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和市科协主办,于95年10月份创刊。为办好这张报纸,科技组和市科协把办报作为为经济建设、为农业办实事的重要手段,认真组稿,广泛征求农村各阶层读者的意见,根据我市农村当前生产实际和今后发展趋势,报纸设立了“政策法规、物价信息、致富指南、能人谈经、吨粮田技术专题探讨、粮菜套种技术、粮棉油种植、水产养殖、特种饲养、食用菌栽培、农机园地、技术讲座、技术市场、科技广角”等近20个栏目,每月岀版3期。自去年10月份创刊以来,已出版30多期。报纸内容贴近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实际,深受农村广大干群欢迎。
科技组还积极会同市科协帮助乡镇进行种植、养殖、开发乡镇企业项目调研,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通过牵线搭桥和技术咨询服务手段,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在项目宣传、开发贷款以及技术等方面对我市科技开发项目的支持。近三年来,促成乡镇工业和农业合作项目10多项。
我们在促进科技发展和淮安经济繁荣方面做了一点工作,但这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淮安百万人民的期望相差还很远,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全组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大成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