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画乡 / 仲跻华 李志军

春满画乡 / 仲跻华 李志军
——记“博里农民画”成长历程

199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中国民间绘画画乡”的名册上,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这就是江苏省淮安市博里乡。

博里乡地处淮安与阜宁交界的渔滨河畔。勤劳朴实的博里农民在四万五千多亩土地上,世世代代地辛勤耕耘,休养生息,这个在分省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的乡镇,居然能跃上中国文化部画乡金榜,人们在惊叹之余,不能不刮目以待这一批黑不溜秋、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了,——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出这震动乡里的文化壮举的呢?

淮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诗文书画,源远流长。70年代初,淮安文化馆聚集着吴锡兴、丁乃武、袁振藻等一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他们曾多次举办农民画学习班,博里乡有三四位农民作者,经常受到文化馆老师们的教诲和熏陶。1976年3月,这些作者中的一位叫朱震国的民办教师成为博里文化站第六任站长,他就开始在博里这块土地上播撒农民画的种子了。70年代末,十年动乱已经结束,农村群众文化冲决了十年禁锢,开始以生动活泼的乡土形式发展民间艺术。博里乡有十几位美术爱好者,在文化站的组织下,创立“新苗园地”,学习绘画,切磋画艺,一边画漫画批判“四人帮”,一边尝试着画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这些文化活动,受到当时的文化馆长蔡纶、文教局副局长于亮臣、咸海湘等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支持。1980年10月,博里农民画创作组正式成立,十几位农民画作者定期到文化站集中,观摩作品,讨论创作,切磋技艺,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分散的或者是集中办班的创作。而这一切创作活动,都是没有报酬的。对民间绘画乐此不疲、一往情深的大老粗们,似乎完全忘记了“误工补贴”、“按劳计酬”的信条,因为这是自发组织的呀!

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土壤中的当代中国农民画,经历了50年代和70年代的两次高潮,以上海金山农民画为代表的第三次崛起,使农民画突破了过去的传统画法,走上了现代民间绘画的道路。因此,博里农民画从一开始就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借鉴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岀既有强烈的农村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的别开生面、别具一格、别有韵味的现代民间绘画作品。

1983年,全国农民画展在北京展出,博里的《中国队冠军》和《农民小世界》参展,成为博里农民画第一次参加国家展览的作品,接着《农民小世界》又被选中参加赴欧的中国农民画展。1986年,淮阴市举办农民画展,博里农民画囊括全部三个一等奖,以自己的实力引起了省市文化界的重视。1988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当代农民书画大赛”上,博里的《苏北豆腐画》和《个个大》分别荣获绘画组二、三等奖,填补了江苏省的空白。二等奖作者潘再清赴京领奖,受到文化部长王蒙等领导同志的接见。

整个80年代,博里农民画作者们两赴金山,向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发祥地——金山农民画的吴彤章和其他作者们学习、取经,既立足本土文化,又学习他乡经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地羽毛丰满,振翮待飞了。

1990年,博里农民画苑成立10周年了,经过10年的卧薪尝胆,秣马厉兵,她巳经完全可以独立地向社会展示自己的风采了。是年五月份,省文化厅文化处处长戴万龄率领朱葵、陶铨等几位画家,专程来考察博里农民画,因为在这之前,淮安市与博里乡已经申请到省美术馆举办博里农民画展了。考察组的同志们对博里农民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评价,并原则同意了在9月份赴省办展。

1990年8月30日至9月6日,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博里农民画展览”,在省城南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副省长凌启鸿、省政协副主席罗运来等领导同志为展览剪了彩,二十几位淮安籍或在淮工作过的老干部,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著名书画家、省美协主席亚明先生看了作品以后,很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啊!”;著名书画家陈大羽教授看过展览,立即挥笔在四尺整幅宣纸上大书“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向博里农民画学习”。省文化厅为展览特地邀请了张文俊、田原、黄丕谟、吴俊发等十几位画家在美术馆召开了座谈会,对博里农民画的艺术特色进行研讨分析。省美术馆收藏了《斗牛图》等八幅作品,省内十数家新闻单位对这次展览作了报道。

1990年的十年汇报展,是对博里农民画十年活动的小结,也是未来活动的开端和誓师。后来,在1992年江苏省首届农民画展览会上,博里农民画又以较大的优势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同年11月,博里农民画应邀参加在北京音乐厅画廊举办的《1991圣诞·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展览》,有八幅作品被外宾买去,在参展的27个画乡中,销售量为第三位,被称为“受欢五的”作品。

1992年10月,画苑又选出27幅作品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全部获奖,1994年在长春举办的全国民间绘画画乡邀请展上,获得一枚金牌,三枚铜牌。1996年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展上,博里农民画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十几年来,博里的几十位农民画作者创作出几千幅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其中,有600多幅参加过县、市、省及全国的各种展览,有165幅获得省以上奖励,有120多幅被省以上美术馆收藏。作为后起之秀,博里农民画的艺术成就,得到国内民间美术界的重视,同时,也得到海外友人的赞赏。荷兰鹿特丹市一个友好代表团专程来博里参观,对博里的农民画家们赞叹不已,纷纷合影留念。淮安市政府代表团赴日本访问时,带去博里农民画的部分图录,日本友人观后,惊叹之余,自愧不如。可以这么说,农民画在外国友人面前进一步树立了中国农民的形象。

博里农民画的作者们,十几年如一日,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精美的民间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曲曲深情的颂歌,是在古楚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艳丽芬芳的现代民间艺术花朵,是这批可爱的胼手砥足的农民们长期辛勤的艺术劳动的结晶,也是对当代苏北农民生活的艺术化的记录。她将以其崇高的历史价值载入史册,为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意义将是超越时代的。

博里农民画的发展成长,经历了一条十分坎坷的历程。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的,在文化主管部门与系统内的有识之士关心支持的同时,淮安市政协从一开始就给予这株民间艺术之花以无比的温暖、辛勤的培育与格外的呵护。

从1987年开始,市政协就将博里农民画作为开展“办实事争贡献”活动的一项内容,密切予以关注。政协文体组先后三次视察农民画活动,政协主席祝以信、徐立华、仲跻华等领导同志每到博里工作,都要去看望农民画作者,视察他们的创作活动。市政协曾安排并促成了博里农民画与河北威县文化馆及江苏邳县农民画的互相交流。1990年,市政协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与淮安市人民政府、博里乡人民政府一起在江苏省美术馆为博里农民画举办了10年作品展,在争取资金、联系展厅,包括印制图录等许多具体工作方面,都有政协同志的参与和支持。作为一名不驻会的副主席,朱震国同志是淮安市政协对博里农民画活动关心和支持的具体执行者和体现者。

从70年代末开始,朱震国同志具体组织并辅导了博里农民画活动。在组织辅导之初,思想上的统一是很费精力的事。不计报酬地组织农民文化活动群体,一两次、短期的尚可,几年一贯,即使作者没问题,家属们、社会上的压力也会出现。有的作者为此两口子闹矛盾,朱震国就要立即去调解;有时有紧急创作任务,他就要在深更半夜里高一脚,低一脚跑十几里去通知作者,有时还要苦口婆心地做家长、家属们的思想工作;哪个作者父母生病了,哪个作者家里建房了,他都要去看望、去恭贺,联络感情;哪位作者有什么困难了,他心里都很清楚,尽力帮助解决。有的作者创作了几十幅作品,似乎题材画完了,他要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获取题材;新作者来了,他要手把手地搀扶他们蹒跚学步,跟上创作的步伐。他曾经多次带着他的—批作者们下金山,上北京,赴南京,看画展,学经验,长知识,开眼界。一个乡镇文化站能有多少经费?这里面还免不了到处请求赞助,争取拨款等等。这一切,耗费了这位辅导员的无数心血。十几年来的筚路蓝缕,十几年来的艰苦奋斗,十几年后的累累硕果,印证了一条艰辛的然而也是辉煌的创业之路,它雄辩地证实了一个道理:农民不仅能生产出粮食,农民也照样能创造出艺术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92年文化部在授予博里乡“中国民间绘画画乡”的称号的同时,也授予朱震国“农民画优秀辅导员”的称号。现在他身兼市政协副主席和乡政府副乡长,在处理繁忙的政务的同时,也仍然不忘组织农民画创作活动,因此,他仍然兼任博里文化站站长。

从1980年开始的博里农民画活动,正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产物。她应运而生,迅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要看到,任何一项农民业余文化艺术活动,不仅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才能不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文化事业的新篇章,博里农民画在淮安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一定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