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委员往事两则 / 周察 杭金荣

联系委员往事两则 / 周察 杭金荣

联系委员是政协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政协秘书处工作期间,曾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同委员取得密切的联系,做了一些我们应该做的工作。通过经常交往,我们了解了委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政协机关和地方政府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帮助他们协调关系,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政协机关真正成为联系委员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他们信得过的“委员之家”。

他该退休还是离休

1990年春,原市政协副主席、政协老委员联谊会副会长、“两航”起义人员张荣浩同志抱病在家休养。市政协八届一次大会后的一天,我们随祝以信主席到张老家登门探望。在交谈中,张老提及与其一起组织“两航”起义的同事,已在上海办理了离休手续。“两航”起义时,张奉命留港护产,直到1950年9月才到天津报到。于是,他的工龄从报到之日算起,因此,他不够离休,只能退休。

我们将这一情况向主席办公会议作了汇报,大家认为“两航”起义是震惊中外的一件大事,对参与“两航”起义的张荣浩同志的工龄计算问题,政协应尽心竭力帮助査清情况,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作出妥善处理。这不仅关系到张本人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声誉问题。之后,政协党组又将这一问题向中共淮安市委作了专题汇报。

根据张荣浩同志提供的情况和线索,我们分别发函至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民航机关和“两航”起义人员所在单位,了解党和国家对“两航”起义人员的有关政策规定,,以及张荣浩同志在起义中的具体情况。同时,我们査阅了张本人过去陈述“两航”起义的资料,通过内査外调,尤其是天津民航部门提供的资料,使我们基本上弄清了问题。

“两航”,是“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简称,是解放前夕中国仅有的两家民用航空公司,于大陆解放后迁至香港。张荣浩同志于1937年经人介绍进入中国航空公司做飞机维修徒工,后为一个地面工作站的机务负责人,1948年夏调总站工作,后随“中航”到香港。1949年6、7月间,他与居住上海的父母、兄弟姐妹取得了联系,得知上海解放后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也较好。这时“中航”的地下党积极活动,联络思想进步的青年,他的一些好友先后约其密谈起义,返回祖国。张荣浩同志目睹国民党政府腐败,想到自己长期漂流在外,身受“中航”美国职员的欺凌,更加思念祖国和家乡,思念双亲和同胞骨肉。经过犹豫、徘徊,他终于战胜一切杂念,决心参加起义。同年八、九月份起,他就参加起义前的准备工作。10月25日,“两航”成立起义行动指挥部,决定挑选11架性能好的飞机,于11月9日首批起义北飞。当时他被领导起义的地下党组织分配留港,后来留港起义人员分期分批回到祖国怀抱。天津民航局提供的资料证明,张荣浩同志确是“两航”起义的有功人员。

1990年5月14日,淮安市政协党组向中共淮安市委报告,为张荣浩同志申请离休,称:“两航”起义,是中国民航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我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在起义前必然经过较长时间周密准备。起义的成功是与参加起义人员特别是骨干分子的努力分不开的。他们从准备起义时起,实际上已从事我党所分配的工作。因此,他们的工龄时间应从那时算起。据悉,上海市组织部门对有关单位的“两航”起义人员已按离休办理,社会反映良好。嗣后,中共淮安市委也就此向淮阴市委打了请示报告。1990年10月16日,中共淮阴市委以淮委(1990)256号文批复淮安市委,云:张荣浩同志1949年9月参加原中国航空公司筹划起义,根据198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航空工业部、民用航空局〈关于‘两航’起义人员有关待遇问题的请示〉的通知》有关规定精神,经研究同意张荣浩同志按地下工作人员对待,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1949年9月起连续计算,享受离休侍遇。”1990年11月6日,中共淮安市委以淮委(1990)208号文,就张荣浩同志有关待遇问题通知淮安政协党组。

1993年6月3日,中共淮阴市委(1993)269号文又批示“同意离休干部张荣浩同志享受地市级政治、生活待遇”。最近,我们登门拜访了张老,他对淮安市政协想他所想,急他所急,帮他解难,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组织上给他享受离休待遇,尤其是政治待遇,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

离别四十载,母女终于见了面

1987年初夏,我们秘书处同志走访政协委员时,得知政协委员、台属陈宪吾的母亲年逾八旬,在洪泽县大儿子处中风住院,医院已发出病危通知。我们将这一情况向主席汇报,并商量决定由朱洪寿副主席和政协侨台工作组组长、市台办主任董连学等人驱车往洪泽,看望委员陈宪吾及其母亲,并与其商量了有关治疗事宜,得知陈母深怕死于异地他乡,要求回淮安老家。

是年6月中旬,陈氏兄弟遵母意愿,将老母从洪泽送来淮安城里大香渠巷陈宪吾家中住下,拟请政协帮助找医生上门治疗,陈宪吾委员动情地对我们说:“不管花多大代价,我要把一个活着的老妈妈给在台湾的姐姐看看。”为此,主席责成我们与淮安人民医院联系,经商定,在陈家设置临时家庭病床,由政协医卫组副组长、副主任医师吴墨香同志和主任医师倪昌同志共同负责制定治疗方案,由倪医师具体实施治疗,倪天天到陈家査房,吴也是三天两头

去和倪商量治疗有关问题。他们每天给病人输液输氧,定时鼻饲,定期输血浆、血液……;指导家人精心护理,致使老人始终没有褥疮。当病人出现尿毒症时,又在能量合剂中加胰岛素放能;针对严重便秘,进行直肠透析……。

陈母在生命垂危之际,思亲弥切,尤其思念在台湾的大女儿。为实现母亲的愿望,陈宪吾同志通过香港中介,又与在台的大姐陈宪成联系上,通报其母病情和母亲的心愿。由此更引起其大姐思母、思乡之情,恨不得立即回到大陆,回到生她、养她的母亲身边,与亲人畅叙四十载的离别之情,遂决定立即回淮安探亲。

9月20日,陈宪成经过诸多周折,终于登上归途。到香港后,立即电告其弟,翌日可抵沪。这时陈母已处于弥留状态,随时都有停止呼吸的可能。陈宪吾十分担心其母等不到姐姐归来就撒手西去。于是,我们又与医院协商,请派特护。医院护理部很支持。是晚正值周末,医院有四分之三的护士准备次日参加职称考试,在岗护理人手异常紧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还是抽出人来,医生、护士、特护人员尽心尽力,彻夜守护。病人痰塞气管,威胁生命,使用吸痰器恐病人受不住而气绝,硬是用手将堵在病人喉头气管的痰抠出来。在市政协的热情关心下,通过市医院医生的精心救治,终于让离别四十载的母女如愿以偿。陈女见到久别的母亲,双手紧握母亲的手,连声呼喊“妈妈,妈妈,我回来了,您的女儿回来了!”两眼热泪夺眶而出。此时其母虽不能言语,但两眼紧紧盯着女儿看,脸上露岀喜悦的微笑。母女欢聚三日后,于9月23日,老人家带着无比的欣慰,离开了人世。淮安政协协助抢救陈母93天,终于使她们母女见了最后一面。陈宪成女士为此深受感动,特地到市政协躬身抱拳致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