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苏北名医汪筱川 / 殷大彰
汪筱川,名九成,字仪廷,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卒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享年七十九岁,是近代北地区山阳医学流派一位杰出的名医。
筱川先生出身祖传中医世家,原籍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竹林村,先辈不少是中医新安医学流派的著名医家。汪氏家族由安徽迁居淮安河下镇已历六世,先生祖父汪星吉,父汪浚川,均是两淮名医。先生《六十述怀》诗有“七事俱从三指进,百般全仗一肩担”句,可谓写实。先生天资聪颖,智力超群,为太学生。为了秉承家学,他弃儒就医,曾撰《弃儒就医感赋》七律一首:
自恨今无泮水游,悠然岁月是虚浮。
虽蒙夫子垂青眼,怎奈严君已白头。
糊口尚须依木本,出身原要学风流。
英华留与儿孙发,麟阁标名我不求。
十六岁即襄父门诊,并替父赴西坝盐务公立同善堂官医施药局(地址即现淮阴石码头,系当时盐务部门主办,每年清明节开诊,重阳节停诊)顶职外科。其父逝世后,该局又聘其为施药局医士,深得各科医师器重,誉之曰:“后生可畏”。凡有疑难和危重疾病都召先生会诊。清末撤盐务,停办施药局,先生回河下老家挂牌应诊,每日门庭若市,求诊者甚多,近为苏北各县,远自鲁皖等地。虽业务繁忙,但对每位患者都进行精心细致的治疗,以尽职责。数十年来,先生在苏北地区一直享有盛誉,当时与清江名医冯养斋、骆秀峰等并驾齐驱,有人曾赠以楹联:
医传七世,望重六州。
注:“六州”指楚州(即淮安)、扬州、徐州、海州(即连云港)、泰州、通州(即南通)。
先生对历代先贤医著均有研究,如《内经》、《伤寒论》、《金匮》、《本草经》、《汤头歌》、《温病条辨赋》、《温病汤头歌括》、《明医指掌》、《医源》等,均能熟读理解,灵活运用,擅内、外、妇科,专温病。用药断症,善于辨证。淮安关(设板闸)某监督老母生病,院痞不食,性情偏见,自以为虚,非重用人参则拒服,视处方无人参则摔去,连易医者十数人。特邀先生往诊,拟一方,首味人参二钱(六克),后并用萝卜汁半杯冲入为引,服后得效,霍然而愈,这是补少消多,所谓变而通,又如河下仁德堂药店章壮权先生患病,时而发热,汗出渐退,继而复热,身痛面黄,诸医认为是伤寒中风,用桂枝汤治疗,连服数剂没有好转。一天先生信步到章宅,见后就诊断为“湿温病”,叫其父(父章湘侯是汪先生学生,后亦成为名医)用吴鞠通氏黄芩滑石汤治疗。兹后其父又邀河下几位名医会诊,诸医认为药性凉,不敢用。第二天,先生又来章宅探望,见还没有退热,问黄芩滑石汤用了没有,家人支支吾吾不敢回答。先生很气愤,开了黄芩滑石汤加青蓠等处方,叫人到药柜去撮,亲自督煎,服后真汗出,热退神爽。又如先生一学生,患疟疾,经西医用奎宁治疗,虽当时热退,但第三天又发高热,晨昏谵语,西医感到棘手,先生诊后拟柴胡白虎汤一剂,热退神清。还有崔某,患脑疽半月余,漫肿坚硬不红,顶破无脓,麻木疼痛,日暮寒热不解,先生拟阳和汤加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注:麻黄、熟地两药合同捣烂入煎),两剂后,脓渐出,表退痛减。一李姓女孩,乳蛾(扁桃体炎)双发,红肿疼痛,妨于饮食,身热恶风,咳嗽气粗,先生拟麻杏石甘汤加元参、桔梗、薄荷,两付而愈。
以上五例足以说明先生辨证用药,收效显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先生为振兴中医事业,保存国粹,一生作出很大的贡献。民国初年,先生见中医私自传授不合于时,倡仪成立山阳中医学校,并担任该校外科教授。又和淮安医界同仁成立山阳医学研究会(后改“淮安医学研究会”),先生被推选为会长,并创编《康健新声月刊》行世,“以唤醒医界同人发扬国学”。民国三年(1914)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汪大燮等竭力主张废止中医,各地中医界联合组织“医药救亡请愿团”到北京请愿。彼时先生以淮安医学研究会名义响应请愿。民国十八年(1929)三月,南京举行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余岩、褚民谊等提出废除中医。在上海中医协会策动下,全国各地中医药界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抗议“废止中医”提案,先生又积极函电相应。民国十九年(1930),中央国医馆成立,由国民党元老焦易堂任馆长,名医施今墨任副馆长,先生和焦、施二位常有文字往来,结为千里神交。这年,先生还担任淮安中医公会会长及淮安钵池山中医公会会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又任淮安河下镇中医公会会长。同年,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余井塘,审査中医,发给开业执照,先生带领全体会员办理填报申请手续,不久淮安中医全部领到了开业执照。民国二十七年(1938),先生担任淮安县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在旧社会,封建反动统治者对于人民健康漠然置之,以致传染病流行,如天花、霍乱、伤寒、白喉、麻疹、脑膜炎等,历代都有或大或小的流行发作,富者寻医求治,穷者只有“坐以待毙”,死亡惨重。先生怀救世之心,在西坝施药局中,每天就诊者多达百余人。该局解散后,先生于民国元年(1912〉又在河下粉章巷孚佑帝君庙内创办公济施药局,怜悯贫病者,药品开支,由医病双方出资相助,还聘他的髙足谭济安、姚肃吾、邱慕韩等轮流负责门诊。民国十五年(1923),河下地区瘟疫大流行,先生同朱定一先生在河下湖嘴闻思寺开设中国红十字会河下时疫医院,并担任该院顾问。同年还在砀山联合医药同人开设砀山医院。民国二十一年(1932),先生又会同同里名医张锡周先生,倡议在河下粉章巷孚佑帝君庙内兴办河下镇防疫施药局,药品和经费开支由各药店和医生集资,他自己带头义务门诊,并聘其弟汪绍儒负责门诊指导工作,聘鞠开太、叶善芝、钟采芝、张伯元、刘道同、笪慰兰、马济中、王效和、王序东、蒋佩绅、程正常、许春扬等医生轮流义务门诊,拯救了成千上万的贫苦患者。
1939年2月,日寇侵占两淮,先生和同里儒医季凤书先生避难上海,在上海行医数月,与上海名医吴莲洲、夏应堂等结为友好,并协编《文虎半月刊》行世。
先生平生酷爱金石,图书、碑帖、字画,收藏颇多罕见之珍品。善作诗词、楹联,工书法(米字,临终前几天还应邀请书写“淮安县政府”五个大字),画兰石梅竹,擅篆刻,打诗谜,下围棋等。先生有一书斋——梅竹山房,筑一亭,有廊有槛,园中花木扶疏,布置娴雅,青翠满院,花香怡人,具有园林特色;设有石几石凳,为博弈之用。五六月间至此,暑气全消。
先生广泛结交社会知名人士,先后有路山夫(岯)、王研苏(鸿翔)、徐绍泉(钟恂)、顾竹侯(震福)、杨玉农(嘉谷)、毛元征(乃庸)、田鲁渔(毓璠)、尹柏寒(同愈)、裴梓卿(楠)、米笠人(让泉)、季凤书等,经常谈文说艺,读画品棋;唱和诗词,研讨经史。先生诗词曾被《湖上留题录》选载。《诗谜》被顾竹侯先生选刊,还著有《梅竹山房诗词文剩稿》,由其孙继先抄录,附《山阳汪氏五世诗存》(手抄本现存淮安市图书馆)、《河下大事记》(有些章节被江苏省有关部门收入《江苏农民革命运动史》)等书。
先生一生恫癏在抱,服务桑梓垂六十年,德高望重,声誉卓著,受到乡里人民的爱戴。淸末任候选布政司理问,补用州同。光复后,被推选为河下镇乡董、保卫团团总等职。先生多次兴办慈善公益事业,如清末民初兴挑疏浚淮北渔滨河,水利专家殷自芳之子殷砺甫(汝金)与先生担任总代表。曾两次修复二帝阁及状元楼,其他如魁星楼、文昌阁、古天兴观、孚佑帝君庙、三元宫等古迹,均赖以修葺保存。还几次捐款承办河下公善堂、量济堂、小人堂、救济院等济贫救困工作,地方人士为感其功,赠以“弥患无形”匾额和两副楹联。
其一云:
严以治盗,宽以治人,郑东里负经济才能,令此乡安堵无恐;
周旋中规,折旋中矩,鲁大夫为赵魏老具,扭我公刃游有余。
其二云:
计安桑梓,望靖萑苻,保境卫民皆伟绩;
术擅轩岐,才同王米,儒林文苑并传人。
民国初年,先生当选民国第一届、第二屆乡议会议员、省议会议员并出席江苏省在苏州市召开的江苏省议员代表大会。
先生门墙桃李遍布大江南北,如上海的朱伯平、姚肃吾,苏州的邱慕韩(解放后任苏州市中医院院长),高邮的汪蔼瑭,山东济南的杜小缘,晌水的许益升,涟水的马景岳,淮阴的高景堂、皮昆泉,淮安的谭济安、邱襄庭、章湘侯等,都佼佼不群,声誉出众,先后都成为当地名医。
先生七十七岁述怀诗有云:
予年七十七,一生略自述:
幼从离塾师,弃儒习医术。
家传仅外科,留心研内疾。
文理略粗通,字可写一笔。
随父赴金庄,众誉好资质。
始因学开方,继而单手接。
上位每清晨,病人稠密密;
过目细求精,向未敢草率。
天明至日落,公事才得毕。
诸生道大行,多由吾门出。
处事何所能,惟有是诚实。
福寿已兼全,但愿无病率。
先生一生忙于诊务和社会公益事业,故医著较少,仅《医学细菌解》一文刊民国十二年(1923)十一月十七日《医曙月刊》(淮安名医赵小楼先生编)第二期,《康健新声月刊发刊词》等文刊自编《康健新声月刊》。所著《汪氏外科秘方》、《三世临证奇异录》等书,解放后由其孙汪继先先生献给淮安卫生部门。另有《医案》、《李厚坤温病条辨赋修整》等,均在“文革”中散失。
先生原配金氏,继娶杨氏,生子士彪、炳文,孙雨生(树棠)、继先(青棠)、荫堂等,均业医。逝世后葬于袁浦庄汪氏祖茔西。
作者附言:
本文承汪筱川门人马济中、许春杨老先生提供部分资料,并参考《汪氏家谱•汪筱川传》、《山阳河下园亭记•梅竹山房》等资料,结合章湘侯、孙原非老先生等生前口述,加以综合整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