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两淮的爱国运动 / 孙芝瑤
七十年前,神州大地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这时,淮安、淮阴青年学生和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其来势汹涌,而且一浪高过一浪,充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和英勇的革命精神。
第一个高潮 淮安国民大会的召开
“五四”运动爆发时,两淮地区有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校址即今淮安师范)、江苏省立第六师范(校址即今淮阴中学)等中、小学二三十所。这些学校曾经从爱国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上,切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915年5月,淮安学生和民众集会游行,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帝国主义强迫我国签订的“二十一条”。淮阴六师则在学校东门口竖立了“五月九日碑”,并把宣读日本的“最后通牒”、讲述“二十一条”、唱本校创作的“国耻纪念歌”作为周会的三大议程,有效地培养了广大青年学生热烈而旺盛的反帝爱国激情。所以,“五四”运动的消息传来后,广大师生迅疾行动起来,不仅热情宣传其光辉事迹和伟大意义,而且从自身和本校做起,带头使用国货,抵制日货。六师学生成立“劝用国货会”,出版《爱国报》,学校领导决定所有教学用品不用日货。校长徐公美带头设法自制腊纸以代替之。而淮安国民大会,则是两淮地区“五四”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5月18日,淮安各界代表五、六千人,应教育会的邀请,于公共体育场举行国民大会,讨论决定了进行斗争的五条方法:(1)组织演讲团;(2)劝购国货;(3)刊发日刊报告外交消息;(4)邮致各省及本省各县各团体一致进行;(5)调查日货种类报告各界。“五条方法”通过后,遂将各校学生和各界人士送来的多种日货,当众焚毁。接着,各学校整队举行游行示威。对于这一活动,上海5月22曰《申报》曾作过报道。淮安国民大会表达了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爱国意愿,也反映了革命大联合观念的普及和深入,不仅淮安各界“进行斗争”,而且致电吁请各省及本省各县各团体“一致进行”。为执行国民大会决定,淮安教育会和各学校向各报馆、各省议会、农商教育会拍发了电报。其电文为:“青岛我之固有,愿断头流血,争还故物。乞一致电顾、王(即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王正廷——本文作者注),勿签押,据理争,不达目的莫归”。学生们还组织“救国十人团”,深入街头,进行演说,散发传单;并联络社会各界,劝用国货,查禁日货,把反帝爱国运动不断引向深入。
第二个高潮 东岳大帝的出巡
随着运动的深入,相距三十里的淮安和淮阴各种大联合组织或团体相继诞生,其中最典型的是“五校学生联合会”。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及其附属小学、江苏省立第三农业学校、淮阴绳武小学等五校学生代表,齐集六师大礼堂开会,成立“两淮五校学生联合会”,九中、六师、三农都有代表被选进其领导机构,会长是六师劝用国货会总干事长罗毅堂,办公地点在该校大礼堂。大会还通过了五校总罢课的决议,并决定散会后举行游行示威。关于五校联合会的成立,《申报》也曾经发表过一个消息。这个联合会成立后,其总务、宣传、检查、纠察各组都迅速投入战斗。宣传组动员并组织学生分队轮流到校外宣传爱国意义和抵制日货的各种办法。总务组和检査组紧密配合,将日货牌号、形式、特征印订成册,对照检査,以免发生差错。从而使两淮地区的“五四”运动出现了一个新高潮,其集中表现是:东岳大帝出巡。
东岳庙会乃淮安一大庙会,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为迎神大赛日。这天上午,东岳大帝偶象由十六名优秀的班轿选手高抬“出坛”,巡视城内各条热闹繁华街道,然后再出北门,穿过夹城,到河下莲花街鬼神坛“登坛”休息,下午回朝。是日居民不仅大有倾城出动之势,而且招来方圆几十里以至几百里的人群进香求神看热闹。为进一步宣传群众和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反帝爱国斗争,淮安教育会和学界敢于并善于利用这种旧形式,充实其新内容,使盛况无前,热闹非凡。用马克思的话说,则是:借用亡灵的服装,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上海《申报》和《时报》都报道了这个消息。6月2日《时报》曾以《淮安抵制日货》为题发表一则生动而有趣的报道:“五月二十九日(夏历五月初一日),淮安东岳大帝偶象出巡,颇为热闹,贴在袁公祠①门首有二十二日开国民大会及该会征求讲稿之告白。街市抵制日货之广告触目皆是。商会并设有国耻碑、国货战胜纪念碑等各种灯具,所有旗帜亦均绸制,中多警醒语,如‘复巢之下无完卵’、‘大厦将倾赖国民’。沿途多有第九中学所组织之救国十人团演说抵制日货。利淮乡(淮安全县二十三个市乡之一,即今河下河北一带——作者注)亦派代表二人随同演讲,语极沉痛。救国十人团又散发传单,对于夏季用品草帽、席、伞三项劝用国货,一面警告布业速筹抵制日货办法,以该业所销什九尽日货也。”这次东岳大帝出巡,形成了两淮地区“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高潮。这个高潮说明,学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已经凝聚起来,共同战斗。
第三个高潮 大闸口的火光
6月13日,淮安和淮阴都酝酿罢市。淮阴广货同业曾经提议规定:“(1)自议决日起,停进日货。(2)凡有存货,廉价出售。(3)以四月为来货截止期。(4)各人均应负调查责任。(5)违者将货充公议罚。”另一方面,“淮阴学界采购国货,由各生沿途售卖,择繁盛区,就地演说。”从而把查禁日货和劝用国货有机地结合起来。五校学生会和两淮商界组织了联合检查组,逐日派人在交通要道地方进行查禁。
是时,淮安河下仍不失为交通要道。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九中学生在这里设立了检查点。一天下午,他们查得了大批日货,如漂白粉、洋纱、洋布和化妆品等。五校联合会领导获悉后,遂星夜赶到,将查获的日货运至淮阴东门,拟即焚销。可是,漂白粉商贩何德标却运动马玉仁“开后门”,派遣人马,慌慌忙忙地将日货强行搬运到镇守使署(即今淮阴城南公园)。马玉仁者,当时任江苏第一混成旅旅长兼淮扬镇守使,统辖淮六属、扬八属,依附直系军阀吴佩孚,是苏北地区一个有名的军阀头子。翌日早晨,在五校联合会会长罗毅堂的领导下,学生们到镇守使署进行说理。经过一番斗争,马玉仁终于将日货送出,交学生联合会处理。于是,同学们担的担,抬的抬,把日货从镇守使署运到大闸口,将10箱漂白粉拆开,戽入运河,又把其它所有査得的日货堆积焚烧,烟火冲天。大家皆振臂高呼t“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不用日货!”“我们要用国货!”围观者,除一小撮日货贩子奸商之外,皆大欢喜。
这一斗争胜利后不久,五校联合会便推选陈雄图、钱秉章等两名代表奔赴上海,拜谒总理孙中山。是时,孙中山已经遭受到北洋军阀政府警侦方面的严密注视,但仍然接见了两淮学生代表,并且指示:拒用日货是正确的,爱国的;提倡国货,使金钱不外流亦重要方法之一。代表们回淮后,把这一指示向五校学生和名界人士进行了传达,大家皆以为名言而遵从之。
两个多月的大量事实充分表明:“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从此,两淮地区的革命斗争也开始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
①据《重修山阳县志•建置》卷二记载,袁公祠在丽正书院,祀漕督袁甲三。按“丽正书院”原址即今淮安师范学校,也就是当年江苏省第九中学校址所在地。
作者附注:
本文根据上海《申报》、《时报》、《山阳县志》和淮阴六师学生、宿迁人罗毅堂先生回忆录等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