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巷 / 秦九凤

在镇淮楼西北隅约三百多米的地方,有一条古老幽深的小巷——驸马巷。饮誉海内外的周恩来同志故居就坐落在这条巷内。1965年7月5日,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在新疆石河子农场看望内地支边青年,碰上一位从淮安去的姑娘李正兰。周总理在边疆碰上了淮安老乡,非常高兴,拉着小李问长问短:“你家是淮安什么地方的?”“北乡钦工的。”小李答。“噢,乡下的农民出身,那比我强,我是城里的官僚家庭出来的。”周总理幽默的话语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这时,在一旁的陈毅副总理马上接过话茬:“他是你们淮安城里驸马巷的。那条巷子里过去出过驸马,如今又出总理。你们淮安尽出能人啊!”在场的人听了陈老总诙谐的话又都笑了起来。

淮安驸马巷里真的出过驸马吗?

据《山阳县志》记载,早在宋、元年代,驸马巷就是淮安的名胜之地。翻开明代文学大师、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诗文集,我们可以看到他写的一首套曲《南昌·一枝花·寿丁忍庵七十》:“唐时万柳池,晋代烧丹灶,刘朝招隐地,宋室等仙桥。城压金鳌,最好是淮阴道,引黄河一水遥。爱你个天生地来上神仙,住居在画不就人间蓬岛。”这首词中的“万柳池”在城西南,“烧丹灶”在钵池山,“招隐地”在河下,“等仙桥”就是在今天的驸马巷内。这些都是明代淮安有名的名胜古迹。“等仙桥,驸马巷北,一作望仙桥”。(清同治《重修山阳县志》)相传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一位名叫孙卖鱼的处士,他别号尘隐,住在这条巷内的一座小桥旁。孙卖鱼满腹经纶,才华出众,而且乐善好施。后来有人向宋朝皇帝奏明了他的才德,宋徽宗就召他为官。孙卖鱼坚持不肯,而地方民众遇有难事,他却能挺身而出,为民众排忧解难,因此人们都很崇敬他、爱戴他。孙处士一直活到一百多岁,结果无疾而终。出殡那天,人们出于对他的敬爱,前呼后拥,传说当灵柩抬至巷内一座小桥上时,孙卖鱼突然冉冉升起,人们望着他脚踩瑞云,乐呵呵地升天而去。送殡的人都非常惊异,认为这是尘隐善事做多了,得道成仙了。从此,那座无名的小桥就被叫着望仙桥,巷名也就叫望仙巷。后来,地方民众出于对孙卖鱼的思念,常到小桥上望天祷告,等他显灵保佑,所以望仙桥也叫等仙桥。

望仙巷改名为驸马巷是明代初年的事。据《明史》记载,还在朱元璋(重八)当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时候,他的堂兄蒙城王重四公在军营中病重,临终前对朱元璋说:“我身后别无牵挂,唯有独女无娇无人照应,请你把她视为亲生,抚养成人。”说完就闭目长逾。朱元璋不负兄长所托,不仅把无娇抚养大,还把她许嫁给自己的亲随属下兵马副指挥黄宝。无娇也很贤良,同她叔父的一大群兄弟姐妹相处和睦,视如同胞,相亲相爱,朱元璋也就格外喜欢她。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做了明代开国皇帝,便破格将他这个侄女无娇封为庆阳公主(按惯例只能封郡主),封黄宝为驸马都尉,并赐名黄琛,又下诏升任黄琛为淮安兵马指挥使,子孙世代沿袭。

黄琛在淮安3年,一直住在望仙巷北首(今淮安勺湖幼儿园处)。由于他在维护明王朝统治方面十分卖力,因此深得朱元璋的宠爱和赏识。公元1371年朱元璋又将黄琛调到安徽凤阳,为他看管祖坟。黄琛在凤阳整整30年,直至老死,葬于凤阳虎山。

黄琛死后,刚接位不久的明惠帝朱允炆专门在淮安望仙巷内钦赐一块地方,为他建了一座驸马祠,据清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记载:“驸马巷,大圣桥西南,旧有黄驸马祠”。地方官吏趋炎附势,随之把望仙巷改名为驸马巷,一直沿用到今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