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交通不发达,信函、公文都是派人骑马递送,于是便在各地设置驿站和递铺,为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员提供食宿和车马休息的处所。驿站的设置最早应始于汉代。
元代淮安府路辖有四个驿站,在山阳县(今淮安市)境内驿站名为“淮阴驿”,明代淮安开始设递铺,专司传递信函和文件。到了清代同治年间,淮安设有递铺为:府前总铺,东部辛甸北铺、刘伶台铺、柳浦湾铺、姚家荡铺;西路杨家庙铺、武家墩铺、黄家集铺、顺城集铺、越城辅、周桥铺、蒋坝铺;南路十里亭铺、三铺、泾河铺、黄铺,北路板闸镇;中路新城头铺、田家庄铺、胡家庄铺、袁家沟铺、拔铺、永丰庄铺、小坟铺、瓦子滩铺、娘子庄铺。
淮阴驿的设置,始于宋,原在旧城西望云门外,“明天顺中建在运河西岸皇华亭地方,后移建”(同治《重修山阳县志》)淮阴驿,“设运河东岸南角楼北,城墙脚下”。由于明清两代漕运的兴盛,淮阴驿几经重修和扩建,颇具规模。
据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记载,“淮阴驿门前,旧有牌楼一座,照壁一道,朝南大门三间;朝东大棚十六间,内砖砌板槽十三张,朝西大棚十间,内砖砌板七张,煮料豆锅两眼;朝南马神殿三间,朝南上房三间,草亭一间,朝南厨房二间;朝东住房七间,朝南住房三间。”按照朝廷编制额定,淮阴驿内常设“递马九十五匹”,“公文夫十二名”、“报船三只,水手六名,水夫一百四十五名,旱夫四十七名,马夫七十四名,铺兵六十二名。”至乾隆元年,淮阴驿实存递马七十八匹,船三只,水手六名,公文夫十二名,水夫一百三十九名,旱夫四十一名,马夫六十九名。
到了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邮传部设邮政局子山阳,新的邮政事业代替了古老落后的驿站,淮阴驿也就失去了作用,被拆毁了。解放后在其旧址建立了淮安植物油厂。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