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基督教福音堂 / 陈彬

淮安市区镇淮楼西路西首(粮食局大楼对面),一幢有着近百年历史,外面虽已破旧,但仍依稀看出造型犹如欧美风格的庭院,每逢礼拜天上午,男女老少基督教徒便相聚在这里虔诚地祈祷、唱诗、诵经,进行宗教活动,这里即为“淮安福音堂”。

1835年基督教传入江苏,尔后外国传教士在江苏各地建教堂。当时到苏北来的第一位传教士是美国南长老会。(欧美基督教的一个派别)牧师赛兆祥(《大地》作者赛珍珠之父),时约1894年(光绪二十年)自驾小三轮卡由徐州沿运河南下,经宿迁、清河(淮阴)、淮安巡回视察传教,后派牧师林亨理和医生林嘉美来淮安,在城内南市桥租屋传教,不久于西门大街购屋设堂传教,名曰“福音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建礼拜堂七间,钟楼一座(两层),内挂大钟(文革期间被毁),堂的西侧有花园种植各种花草,四时不谢(文革中土地被有关单位占用),堂的东北角购得肖家大楼,改建具有北欧风格的住宅一所,壁炉烟囱高耸,后改作礼拜堂,即现今的“淮安福音堂”。

美国传教士林亨理、林嘉美来淮安之后,艾德士夫妇、孟格美夫妇、王慕德夫妇和魏礼安(女)等美籍传教士联袂来淮,并在此传教,魏礼安和林亨理的两个女儿林乐喜、林爱莲姐妹是在淮安长大的,专对妇女做传教工作。

不久,随着教徒的增加就组织成立了淮安堂会,选举高六先生、吕约翰、牛灵珍为长老,陈耀先、李仲石、严文成等为执事,第一任牧师是曹子贞。

1940年,日美珍珠港战争爆发,在中国的美籍传教士被关进日本集中营,美国教会解体,传教停止。1945年日本投降,美传教士又来淮工作。1948年淮安解放,美传教士相继离开淮安,该堂一切事务和活动经费均由信徒分担负责。

1958年9月,西门教堂因年久失修,礼拜堂改设在大香渠巷,十年动乱中,礼拜堂被封闭,圣经被查抄,传教士被逐出教堂。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淮安基督教不仅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且收回和修复教堂,信教人数日渐增多。

1982年6月份,西门福音堂又恢复了宗教活动,江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拨款在西门原址修复教堂,称“淮安福音堂”,1984年6月江苏省基督教韩彼得牧师主持复堂典礼。费甦牧师负责主持教堂的一切宗教活动。

“淮安福音堂”不仅是淮安市中心教堂,还是淮安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所在地,负责、协调、指导全市基督教工作。几年来,除了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外,从85年始已连续12次,在此召开过“淮安市基督教徒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极大地调动信徒为“四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随着淮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福音堂的外事接待工作明显增多。几年来先后接待过美国、德国、韩国、菲律宾、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基督教界的友好人士来淮安教堂访问。1995年10月本堂陈彬牧师应香港基督教华人联会的邀请,随江苏省基督教访问团赴港访问。通过相互间的友好交往,宣传了我国宗教政策和基督教独立自主的办教方针,广交朋友,增进了解,取得了良好成绩。

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信教人数增多,原有的教堂已容纳不了,只能在其院落内搭起简易的玻璃钢瓦棚子,作为信徒聚会场所。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信徒过好正常宗教生活,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94年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怀下,经淮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板闸镇闸北村后行组征用一块地基用于建设市基督教中心教堂。1995年4月16日,市政府陈寿松市长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基督教新堂奠基典礼,目前,市基督教新堂本着“三自”原则,由信徒自己集资,争取国内外信徒支持,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由淮安市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一所造型独特,主体二层、局部四层,钟楼高度30米,建筑面积为2800余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的教堂即将竣工。有一条正在施工建筑之中、40米宽、连接淮江高速公路的道路将从教堂前面经过,基督教新堂将以更新更美的姿态出现于古城淮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