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真寺 / 马世德 颜景龙

淮安古清真寺位于淮安河下罗家桥南清真寺巷内,是伊斯兰教聚众礼拜的场所,始建于清朝初期,1984年重修,占地面积953平方米。

该寺大门朝东,门厅三间。大门上方有白矾石匾额,上镌“古清真寺”四个正楷大字。门厅后便是大殿。殿门上方有一块栗树制作的匾额,上书“思无邪”三字,系清朝道光十年署淮安知府田锐所题。殿正门全部为格扇。大殿共四间,前三后一,呈“凸”字形。前三间面阔10米,进深五檩6.2米。后一间面阔4米,进深3.5米,备阿匍领拜之用。殿前置走廊,轩顶,进深1.8米。在“思无邪”匾两侧还悬有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的抗日英雄左宝贵、云南提督马长安(二人均为回民)等献的匾额,在文革期间被毁。大殿整个建筑均为抬梁式砖木结构。大殿与门厅之间有一片天井,天井北侧是面南两层小楼,共四间。大殿西北侧有水房三间,供教徒祈祷前沐浴之用。

清真寺作为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其一定的特点。清真寺一般选择在交通要道附近。古城淮安的河下镇位于大运河旁,距淮安板闸仅4公里左右。穆斯林礼拜时要面向圣城麦加克尔白,麦加在阿拉伯半岛,位于我国西方,所以我国穆斯林礼拜时都是面向西方,因而大殿及清真寺大门都朝东。清真寺内不绘画景物,不张贴偶像,大殿地板一般都铺绒毯、垫缛或蓆子,寺内一般都建有水房,等等。古清真寺因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期间无人管理,殿房都成了危房,而且还被私人占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后,广大穆斯林群众积极要求恢复宗教活动,淮安市民族宗教事务部门积极予以落实。省及淮阴市主管部门为此先后下拨了4.8万元作为修建清真寺专用资金。经过动员说服工作,占住户都搬出了清真寺,修建工作顺利开工。1986年,全部殿房修建完工,全市广大穆斯林教从此恢复正常宗教活动。

清真寺的四周大多是回民居住户,因为历史上回民就有围寺而居的习惯,这样便于他们参加宗教活动。如今,淮安共有400多回民,其中绝大部分都居住在河下。

在清真寺,每星期五的聚礼,又称主麻,所以,他们的礼拜日又称主麻日。礼拜活动由伊玛目或阿訇主持、率领。到大殿参加礼拜活动的穆斯林,必须在礼拜前将全身洗净。主麻礼拜一般由诵经、祈祷、宣讲教义、解释教法、率众礼拜等形式组成。诵《古兰经》时,一般用阿拉伯语。此外,每年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穆斯林都要聚集清真寺内举行会礼。每年的开斋节到来之前,淮安的民族宗教事务部门都要通知有关单位,让穆斯林放假一天参加会礼。自1985年以来,每逢开斋节这天,淮安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工作人员总要到清真寺向全市穆斯林表示节日祝贺,共同欢度节日。举行会礼这一天,全市穆斯林基本上都能赶到河下古清真寺,共同诵经、祈祷、礼拜,互致节日问候,并在清真寺共进午餐。

古清真寺现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