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续纂山阳县志》记载,古拈花寺原名拈花社,后改名古拈花社,1989年易名“古拈花寺”。该寺始建于清朝初期(具体年代不详),位于淮安市淮城莲花巷11号。
古拈花寺的开山祖师佳慧聪颖过人,又有一手好书法。佳慧原为女儿身,以女扮男装出家为僧,在镇江金山寺做“维那”洼,关于她还有一段“尼扮僧装金山寺,书法露绽建拈花”的传奇故事。
清初年间,有一贵官来到了心慕已久的金山寺。只见他率着几个随从,从天王殿到大雄宝殿,随之上七峰亭、妙高台、楞伽台、留玉阁,然后转过观音阁,进入凌空而起的江天一览亭。亭上江风拂面,贵官怡然自得。
游罢江天一览,穿过回廊,忽见素墙上,疏疏落落,潇潇洒洒地写有一副对联:
天镜照长空,谪仙去后来坡老;
石钟留胜迹,小姑依旧对彭郎。
这副对联,刚才贵官已在江天一览亭看过,此番又见书于壁上,书法与前大为迥异,点划之间透着秀灵之气,似出于女性之手。
那贵官赏过书法,便问知客僧:“何处妙女,写得一手如此好字?”知客僧道:“壁上对联乃出于我寺维那手笔,实非女子所书。”贵官听说出于维那手笔,不觉大惊:“我看这字体,甚为娟美,犹如女才子清丽姿容,不意出于贵寺维那手笔。不知现在贵寺维那何在,可否引其一见?”知客僧见贵官要见维那,便来到禅堂,请维那见客。
维那法名佳慧,听说贵官有言,壁上书法秀丽,看上去好像女子手笔,于是说道:“真是岂有此理,哪里的事?你可先去回复,待我处理好手头杂事,马上就到。”
佳慧支开了知客僧,随即头戴笠帽,匆匆下山,渡江北上,消失在南来北往的人群当中。
知客僧陪着贵官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佳慧到来,于是再度去寻,已经不见踪影。终于,金山寺全体僧众明白过来,维那佳慧原是尼姑,竟冒充僧人来到这里。
“秘密”戳穿后,佳慧头顶笠帽,渡江北上,来到淮安,在城东南隅建起了拈花社。几年以后,经其苦心经营,拈花社的规模渐渐扩大,犹如丛林古刹,辉煌庄严。在拈花社,佳慧弘扬禅法,几十年如一日。她平日开讲的佛法,后来由继承人一导禅师加以整理,编进了《廪山正灯录》。
拈花社本有房屋数十间,因战乱炸毁大部,新中国成立后仅存17闻,后又被工厂占用部分,众尼姑挤居于四间破房中。
拈花社原有法卷,上画始祖佳慧,头戴笠帽,身材魁梧,腰系黄丝銮带,背插方便铲。连同佛像、经书、法器等均被毁于“文革”中。1989年,有关部门发还了原拈花社17间房屋产权,政府批准其为佛教活动场所。经现任住持了僧的辛勤操持,其原有旧房危房逐步翻建一新,并易名为“古拈花寺”。
拈花寺现有面南正殿三间,东西长12米,南北进深10.5米,高5.3米。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座像,高2.6米,座下莲台,高1米。释迦左侧为迦叶,右侧为阿南,立侍于两旁,后侧为3米高的观音像,观音立于鳌鱼背上。大殿东西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塑像。寺的山门为两层12间半的楼房,翻建于1996年3月,两侧各有一只石狮镇守山门。山门内供佛像两尊,其中面南而坐的为笑态可掬的大肚弥勒,面北而立的是护法神韦陀。西侧两层楼房10间,建于1993年。东殿三间,供奉药师等佛像。院内有八层宝鼎一座,高3.4米,四足长方形香炉一只。
现在,拈花寺作为淮安市佛教活动场所,不仅方便了本市佛教徒的宗教生活,也满足了海内外来淮观光、探亲的佛教界人士从事宗教活动的需要。1991年4月,台湾大法官杨建华(淮安人)组织台胞六人捐款6万新台币,建拈花寺大门,弘扬佛法。拈花寺在组织信徒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经常教育信徒爱国爱教,弃恶扬善;提倡“禅农并重”,服务社会;与外地名山大寺保持友好往来。1993年8月,当代著名的海灯法师得意弟子、香港定慧寺董事、福州市妙峰寺住持济平法师回故里探访时,专程前往拈花寺拈香拜佛,并欣然应允就任淮安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注释;
维那:梵语。音译“羯磨陀那”,意译“授事”。佛寺中一种僧职,管理僧众事务,位次于上座和寺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