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寺与文通塔 / 葛正华

龙兴寺与文通塔,位于淮安古城西北隅,运河东岸,皆为淮安著名古迹。此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古刹钟声,湖光塔影,使人留连忘返。

而今寺宇已圮,其碑尚存;塔身完好,修葺一新。处今改革、开放之际,勺湖公园有此古塔,对发展旅游事业甚有裨益!

一、龙兴寺之兴衰

龙兴寺建于西晋。据《重修淮安龙兴禅寺碑记》云:西晋泰始丙戌间,月氐国沙门竺县于天竺大赍本婆罗门经达玉门,因居敦煌,世称敦煌菩萨。后游洛阳、江左,随处译经,未尝暂停。时优婆塞聂承远助译,凡三百五十余卷。永嘉二年(308),由广陵抵山阳,其时淮人瘐希,募里人夏宽墩地四百余亩,在古城西为其筑坛建刹,名为正法华院。此为龙兴寺之始。东晋大兴二年(319)沙门法炬,与上足广贤增开基址,扩大建制,额曰法华禅院。此时,大聚僧徒。焚香念经,以表敬意!龙兴寺定名于唐,亦盛于唐。据《淮郡龙兴禅寺碑记》云:唐贞观三年己丑(629)下诏,楚州法华禅院住持僧谷隐奉诏,分建十子院,领焚祝福之事。时皇帝武则天及宫廷贵族与佛教界首领法藏有密切的政治联系,凭借皇帝和贵族的大力支持,佛教得以很快发展。(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第五章)则天诏西域人僧伽大士来华传教,后来楚州,则天光宅元年(684)冬,安居楚州法华禅院。景龙二年(708),中宗诏大士自淮八宫,执弟子礼。大士以久晏息楚州法华禅院启闻,帝遣使复为缮修,奉敕,改额曰:“龙兴万寿禅寺”,并造尊圣塔一座,赐田一千亩。佃耕供给(其后寺田历代有所增加,计有田五千一百六十亩),绘图立簿,派僧轮流催要。以此龙兴寺之名始定。

晚唐诗人赵嘏《忆山阳》诗云:“城碍十洲烟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仿佛似之,然尚不可考。龙兴寺,从唐中宗复位后,到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前,寺内有庙宇一千余闻,有前后大殿。有法堂,法堂后有藏经楼,左右方丈,亭轩曲绕,环水皆廊,北接放生池、大悲阁。

龙兴寺又分派二十八院。其中有二十一座(即寿昌寺、天王寺、观音院、定善寺、上生院、十子院、释迦禅院、资福山兜率院、建义山寿禅院、水月禅院、麻娘院、青莲山寿安禅院、大寿山昆卢禅院、保寿山清凉禅院、净云山观音院、崇福山寿安禅院、水陆寺、药师院、兴福院、大圣堂、观音寺)是在唐中宗复位前历朝历代逐步建造的;有七座(即报恩寺、慈氏寺、洪福塔院、积薪庵后改名雷神殿、老君殿、广福禅寺、结心庵)多为宋、元两朝建造的。二十八寺院,皆隶属龙兴寺。寺院虽分,年除岁俱各回寺礼祖。龙兴寺可谓淮南诸刹之冠。每逢腊后至王正,庙内外列肆栉比,门摊蓆舍,无尺寸隙地,货物山积,百戏具陈,端午竞渡亦然。而沿池四面竹篱花圃,酒楼歌馆,竟夕笙歌不辍。

龙兴寺火毁于明,然尚能修复一新。据《茶余客话》载: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龙兴寺遭受一次特大火灾,屋字仅存十之二三,而山门尚存。僧人搭茅草棚栖身。其后,以禅僧明来为首,率众僧外出化缘,设心扪富叩贵,走遍大江南北。明来丰姿神采,长眉碧眼,满头白发,决意行苦,常跣足行冰雪之上。凡十三年,募得万金。先将寺基培其高阔,构楩楠杞梓之材,木大数抱,鸠合能工巧匠,重修前后大殿三重,铸铜佛三尊,法堂、雨廊、钟鼓楼、僧舍及大小亭轩,均修复一新。如是,则府县文武暨远迩大夫士,莫不嘉其志能而鸣其有为焉。明来师徒能昭著一郡之宏规,显十载之事业,命工勒石,树立穹碑,使子言载之悠久为不朽云(陈文撰《重修淮安龙兴禅寺碑记》)。

龙兴寺修复后,禅僧明来颇受称颂。谷包作《赠明来和尚》古风一首,诗云:

龙兴老僧名明来,丰姿神采如童孩。
长眉覆碧眼,短发白皑皑。
见礼远方客,问声如鸣雷。
张口出数言,令人心孔开。
养生一钵从锡杖,浮云舒卷何悠哉!
车马前后走乞食,双足都不染尘埃。
真心如宝镜,园明非有台。
济河日结筏,营堂岁鸩材。
被服破纳衣,借问何年裁!

明万历壬午科举人沈柿作《龙兴寺》诗云:

暇日聊乘兴,来过支道林。
欣看新驻锡,却忆旧论心。
香积分天食。茶烟斗午阴。
谈空忘坐久,更喜盔朋簪。(注)

龙兴寺后,有郭家池。当时叫放生池,即今之勺湖。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寺僧郭法亮因父母年老,孤苦无依,乞于众僧。以寺后城下荒地三亩种植,池中水面以取菱茭,给其父母养老,众僧许之,自是相传为郭家池,后父母终,果还常住,即为本寺蔬圃。明洪武五年(1372),道士袁道亨、陆子阳皆称为观地。后造老君殿于此陆地之上(明嘉庆间许汝衡撰《古郭家池荡舟序》)。崇祯间,推官袁彭年四面筑堤,沿堤植树;派人喂养池中放生之鱼鳖。鱼大如猪,时浮水面,仅供游人观赏,严禁垂钓。每当风和日丽,游人讌集。登阁者扶桥而过。几曲长虹;放舟者载酒而来,一弯明镜;四围则垂杨袅绿,半城则落日凝红;鸟语弄烟,笛声摇月;鸭嬉舵尾,鹭立舷头;双桡之画舫如飞,一勺之湖名雅称……。阎古古游放生池诗云:“缘市灯摇千屋影,隔溪香静百花樊”;刘水心过放生池诗云:“僧窗曲曲临池启,官树行行依郭栽”。从诗句中,亦能反映出当时勺湖景色之优美、游旅之众多。清顺治间,漕院蔡士英建大士阁于墩上,修堤建闸,建亭临水,长桥卧波,勺湖实乃游览之胜境!

龙兴寺,延至清代中后期,又逐渐冷落。阮葵生《茶余客话》:乾隆十七年(1752)移居勺湖时,“惟见三金身,高耸十数丈,卓立云表,各踞坐一石磴上。……”。段朝端引《信今录》:乾隆二十八年(1763),杨清恪公督漕日,大加振兴,崇饰极至。至嘉庆初,大佛殿又圮,仅存三佛露处。余屋拆除为几所小庵。其后改为蔡公祠,祀漕督蔡士英。段朝端《龙兴寺遗址》云:龙兴寺为西晋古刹,地极宽广。自今之文通寺,北至蔡公祠,皆当日寺基。

侵华日军占踞淮城时,蔡公祠房屋和城内其它庙宇一样,均一拆如洗,砖瓦、木料,全部用于构筑碉堡,以防御抗日攻城之武装。从此龙兴寺荡然无存!

综上所述,龙兴寺建于西晋;完名于唐,亦盛于唐;火毁于明,然尚能修复;冷落于清,毁坏于兵燹与洪水。龙兴寺之历史演变过程,大致若此。

二、文通塔之古今

文通塔,系龙兴寺建筑群之一。当时建塔主要作供奉佛像之用。如今,有了这座塔,不仅勺湖公园显得格外壮观,整个文化古城也显得更加典雅而富神采!

文通塔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八十余年。当时名为尊圣塔,俗名叫敦煌塔。赐田一千亩,上供诸佛香火之资,下济众僧日食之需。(《龙兴寺塔缘起》)宋嘉熙四年(1240),此塔重修,知淮安州王珪(同“圭”)为铭。明万历年间,湓水荡覆,因重修之(梅正芳《重修塔铭》)。崇祯二年(1629),重修尊圣塔。因其旁有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与明漕抚朱大典在城东南所建之龙光阁遥遥相应,“以壮文峰”(见《重修山阳县志》)。

文通塔的建筑,具有佛教传统之特色。全是砖瓦结构,无梁无柱。高十三丈三尺,七层八角。外形为黄身青檐,是经整修后粉刷的。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古朴典雅。

《茶余客话》云:敦煌塔,盖即供养佛像之地。塔一建成,即供奉释迦如来像,又名旃檀佛像。在塔底层,南向端坐,颇为庄严。此像从唐太宗贞观间,自江左来淮,到宋太祖乾德间离淮,复运江南,其间在淮供奉计三百一十九年,可谓久矣!

旃檀大佛虽复运江南,然文通塔内仍经常供奉佛像。历史延至今日,塔底层仍供奉四尊释迦牟尼像,均颇有神采;顶层观音端坐莲台,颈悬珠链,仪态亦颇慈祥。

清顺治年间,有海鹳数群巢其顶,后有弋者遂避去。康熙初复来巢,和鸣如前。时马孝廉西樵居与相近,作感赋诗云:“仰面看鸣和,依稀对故人。栖难天路近,情寔汝曹亲……”。海鹳和鸣其上,为文通塔增添了勃勃生机。

文通塔,由于遭受兵燹,塔内陈设一拆而空。但因整个塔身结构坚固,幸而保存至今。解放后,人民政府于五十、六十、七十及九十年代先后四次拨款修葺,周围面貌焕然一新。文通塔,现为江苏省级保护文物。院门题额曰:“文通塔苑”,乃我省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所书。这座塔,如今依然耸立于古运河东岸,它已成为勺湖公园的第一景点:湖光塔影。每当红日高照,皓月凌空,塔身倒映在碧波之中,给游人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登上四层塔楼,临窗东南而望,全城景观尽收眼底!

注:
盍朋簪,亦言盍簪以言。群朋集合之快也。盍,合也;簪,快也。见《辞海》“盍簪”条。

附:
文通塔的传说 / 孟宝林

淮安历代文化发达,人才荟萃,有关风景名胜的传说故事很多,其中有一则与文通塔有关,现记述如下:

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巡抚大臣路经淮安,他久闻淮安是个文化古城,老少皆能吟诗作对,于是决定逗留几天,一来观赏名胜古迹,二来试探一下当地的文化水平。

谁知一连几天碰了一鼻子灰,他出的对子村夫乡民皆能对答如流。但他还是不服气,临走时许多人来送他,他立在船首,抬头望见文通塔,心想何不再试探一下,也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于是随口吟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送行的人知道他要大家答对,只是频频摇头摆手。他见此得意洋洋,回到京城后将此事说于汪廷珍,并云:“淮安文风也不过如此”。汪廷珍哈哈大笑,巡抚大臣莫名其妙。汪说:“送行人摇头是不想答对,给你面子,摆手是已经答对。”巡抚大臣问:“何以见得?”汪廷珍举起一只手摆了摆说:“你看,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巡抚大臣恍然大悟,连声说道:“妙哉!妙哉!淮安真是文化通天,文通塔真是名不虚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
评论 共1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