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而壮烈牺牲韵英烈周实(1885-1911)、阮式(1889-1911),于一九一二年,在“壮丽东南第一州”的山阳(现今淮安市)建周阮二烈士祠。
周阮二烈士祠,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万柳池畔,由原开元寺旧址改建而成。
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开元五年(717),因皇赐匾额“开元寺”而建。后几经兴衰,至清末,已破败不堪,仅剩正殿、侧房数间,皆破屋残墙而已。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下午,辛亥革命志士周实、阮式相继被惨杀于淮安城中府学宫内。清山阳县令姚荣泽派兵继续追捕其他革命人士及烈士亲属,形势紧张,一时无法收敛遗体,幸被一同情革命之人士张姓以薄皮棺木将周实遗体收敛,暂厝开元寺中。周实在城内的亲属(夫人及儿女)逃进月湖的蒲田中一条小船上,几天几夜不敢露面。后新军(北伐支队)进城,追查凶手,姚贼于深夜潜逃,亲属们才得以在开元寺中抚棺痛哭,各界人士陆续前往吊唁。次年三月周阮冤案得以耻雪并开追悼会,追认烈士,重新厚葬,又拨专款修建祠堂,以作祭祀。
几经选址,考虑到周烈士曾停柩于寺,且改建总比新建节约银两,最后定址于开元寺旧址上,更名为“周阮二烈士祠”。经半年多时间改建,于一九一二年七月间正式落成。
祠堂坐北朝南,东西长约33米,南北宽约22米,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由主祠、侧祠、厢房计31间组成。全为砖木结构,有走廊连通,栏杆相护,前檐有门窗格扇,大门楣上悬有一块横匾,上题“周阮二烈士祠”。两旁有一对精美花纹的石制门枕,门前有走廊过道房三间。进大门后为宽敞庭院,院西北角有奇井——枸杞井,旁植枸杞树一株,高过屋檐。院内,植有松柏,高高耸立。高大整齐的三间主殿,改建成主祠,装修一新,肃穆庄重,气势颇为壮观。殿内正中砌高台一座,上面供奉周实、阮式灵牌和遗像,两旁悬有赵痴禅先生撰写的挽联一副:“从古几见才子笔,到今始识党人碑。”台前有供桌一张,供春秋祭祀之用。大殿四周以木墙相拥,当面为隔扇小门,有三层台阶可上。东厢房四间由看祠人居住。西有双走廊小屋四间,中间有圆门通道与侧祠相通。侧殿三间,殿中供奉为周阮二烈士呼冤而落水身亡的杨楚材灵牌,作为配享。杨的遗孀,曾守灵多年,直至去世。西侧有膳房两小间、西厢两间。西院落中植有石榴树一株,树梢高过屋檐,五月榴花开放一片火红。东北、西北皆有角门可供出入,四周空档处,以围墙围绕。各门上皆有匾额,可惜无从稽考了。祠堂外围四周,遍植多株柳树。仙桥已毁,没有重建,从东边有一条弯曲小径可以进入。主祠与侧祠皆毁于日伪时期,唯东厢残存,“文革”期间,遭火灾全毁,只存废墟一处。遗址现已由市地震办公室另建房屋于此。现由大鱼市口西向西经天后宫巷向西至十二号后,继续西行,沿小径拐向北约五十米即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