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春秋时代,中国出了两件稀世珍宝:和氏璧、隋侯珠(夜明珠),“和璧隋珠”这句千古绝唱由此而生。这两件象征皇权帝位的国宝为何物?当代有位学者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他,就是淮安人,湖北省地质矿产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郝用威。
上篇 和氏璧探源
一、孤身闯入神农架
1958年5月,27岁的郝用威奉领导之命,前往神农架兴山县一地质分队工作。郝用威所在的地质大队设在湖北郧县,这里离分队300多公里,中间隔着武当山和神农架。当时郧阳地区暴雨成灾,山洪暴发、岩体滑坡、交通瘫痪。领导叫他立即赶去,郝用威不敢怠慢。为了抢时间,他肩背行囊,脚蹬草鞋,选择距离最短的直线行进。风雨中,他趟过滚滚山洪水,爬过巍巍武当山,闯进了茫茫神农架。神农架3250平方公里,千百年来,这里一直被“原始、占老、神秘”所笼罩。郝用威栉风沐雨,攀藤爬岩,像深入“敌区”的侦察员,出没在森林覆盖的崇山峻岭之中。
郝用威有个职业习惯,不管走到哪里,都要用锤子敲敲打打,采集矿石标本。自进入神农架以来,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采集。当跋涉到神农架腹地海拔3000米的板仓坪阴峪河时,他被眼前奇特的地质地貌吸引住了:该区南部为凸起的台隆,北缘有一条断裂带,像一条巨大的卧龙伸向远方。带内充满若干小的基性岩体,呈盆或层状产出,像卧龙身上的鳞片,发出银白的光泽。郝用威甚是好奇,情不自禁地沿着岩体走向踏勘,发现在长1400米的地段内出现三个基性岩体,长轴分别为540、420、60米,短轴为160、100、13米,呈对称的岩盆,岩体边缘为细粒辉绿岩,向内过渡为中粗粒辉长岩,直到出现较为纯净的斜长岩。
斜长岩呈白色、灰白色,有的微带肉红色,各为自形晶,晶体巨大。郝用威不断敲打这些晶体,发现有的斜长石晶体内包裹着另一种斜长石晶体,这些包裹体透明至半透明,像云雾状气液,定向排列。在光线下发出变彩和闪亮光泽,还有晕彩现象。
这是何物?为啥从未见过?郝用威揣摩着手中的石头,露出惊讶的神色,他隐隐地感到,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宝石,也许能填补我国矿石史上的空白。郝用威一边将采到的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放在袋中,一边掏出笔记本,对这里的地质、地貌、方位、走向、构造作了详细记录。
夜幕下的神农架,漆黑一团,阴森恐怖;山风呼啸,似鬼哭泣。雨点拍打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有野人包抄而来。洞外还不时传来熊豹、箭猪等野兽的吼叫。这吼叫直冲洞穴,震得岩石微微颤抖。郝用威心里平添了几分恐惧。他忙取出背包里的鸭绒被,紧紧地裹在身上,尽管十分疲倦,却不敢贸然入睡。
人在孤独的时候容易想家,回首往事,郝用威一下子跌进了痛苦的漩涡。
郝用威1931年出生江苏淮安,13岁时随教书的父亲到昆山,1952年从昆山中学毕业后参加高考,以优异成绩被东北地质学院录取。毕业后分配到中南地质局451队工作。凭着对地质事业的执着追求,整天跋涉在蜿蜒千里的秦岭山脉,消灭了伏牛山、崤山、熊耳山的地质空白,发现了三亿年前的大长身贝化石,证实这里有石炭纪地层存在,一举推翻了“秦岭地轴”之说,震惊了我国地质界。接着,他主持河南安阳铁矿普查勘探,为国家在中原找铁做出了显著贡献。1956年,他在鄂、豫、陕三省主持开展军事上急需的蓝石棉普查勘探工作,开创了我国对这一稀有矿种评价研究之先河。鉴于郝用威的突出贡献,工作了2年的郝用威破格被晋升为地质工程师,并被提拔为大队技术负责人(县团级),是年他才25岁,系当时中南地质局最年轻的工程师、大队技术领导。
就在郝用威为我国地质事业大展宏图之时,厄运却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职务被撤,工资降了两级,调离重点项目,不准结婚。郝用威实在搞不懂,一个清清白白、终年奋战在深山老林的热血青年,向领导提些工作上的意见,怎么能说成反党。郝用威越申辩,批斗就越激烈。他哪里知道,他祖父的地主成份,以及二哥去了台湾这一事实,就足以把他打翻在地。领导见批不出什么名堂,就发配他去下属地质分队工作。这次神农架之行就是这场“斗争”的结局。
第二天,当他行至兴山,猛然看到杂草丛中有块残碑,上面刻有清末民初年间地方政府颁布的禁止夜宿山洞的通令,碑上记载了山匪、猛兽和野人袭击行人的斑斑血迹。郝用威想到昨晚一幕,竟不寒而栗。
二、魂牵和氏璧
历经种种艰险,郝用威终于走出被誉为死亡地带的神农架,心里涌起无限的苦涩和忧伤……不知是同病相怜,还是心灵感应,郝用威的脑海里跳出了一个历史人物和他的典故,那就是卞和“抱璞刖足”的遭遇: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叫玉匠辨识,说是石头,厉王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左脚。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璞,玉匠又说是石头,武王也以同样罪名砍断卞和右脚。后文王即位,卞和已无力面呈,便抱璞哭于荆山下,三天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文王听说此事,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可多了,你为何哭得如此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宝石竟被说成石头,忠诚的人被当成骗子,这才是我伤心的真正原因啊!”
文王被感动了,便叫玉匠认真琢磨这块玉璞,果然是块美玉,遂名曰“和氏璧”。
大地茫茫,埋藏了多少珍宝;岁月悠悠,造成了多少找宝献宝英雄。我忠诚而又可怜的卞和兄啊,你为献璞被砍断双足,我为找宝而跑断双腿,还得背上“黑锅”,难道我们找宝献宝的人都命该如此?感伤中的郝用威浮想联翩,他猛然想到,当年卞和的玉璞会不会就产于神农架?我在板仓坪采到的石头是不是就是和氏璧原生矿?想到这里,郝用威一阵兴奋,决心要弄它个水落石出。
回到驻地后,郝用威政治待遇有所改善,不再天天被批斗。郝用威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对党的地质事业的忠诚,1961年,组织上对他作出了“摘帽”决定。
政治环境的宽松给郝用威研究和氏璧带来了契机。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文革”爆发,造反派疯子般地向他进攻,批判他研究和氏璧是为封建残余招魂,为帝王将相翻案。他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被遣送到省“五七”于校改造,爱人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受他株连,也进了干校。接着,全家被注销城市户口,下放到湖北荆门县一个偏僻贫困的农村。最让他感到痛心的是多年辛辛苦苦收集的矿石标本,包括神农架板仓坪采到的那块“石头”,竟被造反派一扫而光,郝用威悲愤填膺而又无可奈何,常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血洗的和氏璧
世上没有永恒的冬天。1972年,中央纠正极左路线,郝用威夫妇归队了,两人分配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一地质分队工作。一年后,又被调到驻丹江口市的地质大队,郝用威出任副总工程师,虽然组织上要他挑起技术重担,但他仍被列为限制使用对象。即使如此,郝用威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暗暗地开展和氏璧探源工作。
他想方设法借来3000余卷二十四史、以及《韩非子》、《战国策》、《山海经》、《水经注》、《湖北通志》等大量书籍,像渔民那样每天向浩如烟海的史海撒网,把有关和氏璧的记载一字不漏地打捞起来。郝用威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去伪存真,首先理清了“和氏璧-秦玺-传国玺-毁灭”的全过程。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以15个城池换璧未果的情况下,依仗强大的军事力量,一举灭赵,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和氏璧,命李斯篆其文,玉工孙寿刻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汉元年10月(公元前206年),刘邦先诸侯进取咸阳灭秦,秦王子婴乘素车白马,颈上吊着祖封皇帝玺(和氏璧),在霸上(今西安灞水东岸)投降沛公于轵道旁。其后为汉诸帝代代传受,叫“汉传国玺”。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后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玺入于温,庄宗定乱,玺人于后唐,石敬瑭乱(公元936年),潞王携以自焚。历时1600余年,历经100多位帝王之手的和氏璧就这样毁于改朝换代的腥风血雨之中。
然而,和氏璧的影响并没有随潞王携以自焚而消失,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仍坚信它的存在。北宋、辽、南宋、金、元、明各朝皇帝仍梦寐以求这一传世宝。在他们看来不获传国玺,则国将不立,帝位不稳。于是,他们为觅这一传国玺为符瑞,不惜发动战争而夺之。一些好事者趁乱伪造仿冒,致使各朝又出现和氏璧。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北宋元符元年,成阳民殷义献玉玺,云:“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河南乡修造家舍掘得之。”皇帝召蔡京等议之,都以为真秦玺,遂下诏仍旧为传国玺。郝用威一一考证后,认为均系膺品。
和氏璧掀起的轩然大波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年代才告平息。此刻,可能皇帝明白“知有天下者在仁义而不在此宝”。其后再没有什么帝王对此感兴趣了。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郝用威踱步在丹江口岸边,望着滚滚东去的汉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为各朝皇帝对和氏璧的痴迷而惊讶不已,更为它把历史长河“搅得周天寒彻”而震惊万分。和氏璧究竟是怎样一块“石头”?郝用威心里激起更大的波澜。据史书记载,和氏璧是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具有“侧而视之色白,正而视之色碧”、“色混青绿而玄,光彩射人”的特征。古代史家多方考证认为,和氏璧为绿松石,也有人认为为软玉(蓝田玉和白玉总称)。郝用威反复进行科学鉴定最后予以否定。
郝用威拨开笼罩在和氏璧上的层层迷雾,把目光聚焦在“月光石”上。
月光石是因近代地质学家章鸿钊赞美它“秋月清辉、湛然莹洁”而得名。章鸿钊先生在其名著《石雅》中对月光石作了一番论证,指出月光石具有晕彩现象,个别因长石晶体中有另一种长石包裹体定向排列而产生猫眼,在强光照射下有变彩特征,并认为和氏璧可能为月光石,同时指出产地可能在神农架南漳、竹山一带基性岩或花岗岩中。
郝用威将神农架之石与史载和氏璧原貌及月光石特征一一对照,发现其颜色、变彩及闪光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四、再赴神农架
一个科学的结论不能简单地定格在形似上,关键还要看神农架有否产出月光石的地质背景,以及卞和抱璞的历史地理条件。
凭着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珍爱,1976年,郝用威再次背上行囊,踏进神农架,追寻18年前自己曾留下的足迹。好在当年的考察笔记还在,他按图索骥,并扩大考察范围,直至登上海拔3105米的“华南第一峰”神农顶,对这里的地质构造、地层演变、地壳变动等进行了详尽考察,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之后,郝用威又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两次进入神农架,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和航空测量等科学手段进行勘探。证实该区为比较稳定的扬子准地台,以青峰断裂为界与秦岭地槽相隔,沿青峰断裂裸露若干小基性岩石(含辉石的斜长岩和二长岩),同位素年龄9.63亿年。在亿万年前的伟大造山运动中,这里的基性岩岩浆温度下降缓慢,有条件存在重力结晶分异作用,重的下降,轻的滞留在上,形成火成堆积岩。由于斜长石较轻,随岩浆温度波动,与钠长石、钾长石以及高浓度钙、镁、铝等熔浆冷凝结晶,生成月光石之母岩。因此,这里具备产月光石的地质条件。
更令郝用威感到可喜的是,根据历代古籍记载以及清同治年间《房县志》(公元1866年)所附古县图所标位置,当年卞和抱璞于荆山的地点正好在今天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
和氏璧产地,史籍最早记载为《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后人认定“楚山”为“荆山”。楚本号荆,《晋书·景帝纪》:“荆山之璞虽美,不琢不成其宝。”为此,后人将卞和璞称为荆璞,语本卞和得璞于楚山中。
“楚之先,僻处荆山。”西周时,楚原居淮水下游,受周人压迫南下,为大江所阻,沿江西上,开拓了长江中游大片土地,迅速壮大,并灭了附近的庸、濮等部落。由此,楚国北逾汉水,雄踞江汉,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秭归东南)。可见神农架早已有人开发。东汉蔡邕《琴操》:“卞和者,楚野人,常居山耕种,因得玉璞,以献于怀王,王以为欺慢,斩其足。和作歌日:悠悠沂水,经荆山兮,精神郁浃,谷岩岩兮,中有神宝,灼灼明兮,穴山采玉,难为劝兮。”因此,卞和常年居山耕作于古荆山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采璞是可能的。自陆路穿神农架南下,背负玉璞到丹阳献宝是能够做到的。公元前689年,自丹阳徒郢(今江陵纪南城),卞和在失去两足的情况下,行动诸多不便,不得不抱璞哭于荆山下……历史的记载与今日的勘察竞如此吻合,郝用威喜极而泣。
五、一石激起千层浪
1984年,郝用威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宣布了这一发现,他在科研报告《和氏璧探源》中断言: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地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他建议有关部门开采,试采切磨打光,必将发现异彩。
郝用威的成果似陨石落地,震惊了学术界。我国地质、考古、史地、宝石界的权威和学者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1986年12月16日,中国新闻社首先对外披露这一消息,海外一些华文报刊纷纷报道。两个月后的1987年2月28日,新华社向国内外发布电讯稿:郝用威历30年心血考察出和氏璧产地。这条新闻像一股强大的旋风,引起了海内外轰动,郝用威名字不胫而走。
就在人们纷纷祝贺他获得成功之时,郝用威已转向对另一件稀世珍宝的探源。
下篇 破译隋珠
六、隋珠的产生
实际上,在研究和璧的同时,郝用威已对隋珠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许多史籍都将“隋和两宝”相提并论。隋珠有着与和璧一样的地位和价值。
但真正点燃隋珠研究“导火线”的还是李斯的《谏逐客书》。1969年,郝用威全家被驱赶到偏僻的农村。他虽然感到前途茫茫,但却常常反思社会现象。他想起秦始皇为排斥异己下令逐客,李斯上书劝谏,李斯以始皇所宠爱的隋和等珍宝不产在秦国而喻之,反对以秦划界,随便逐客。李斯的观点在郝用威的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为他研究隋珠埋下了伏笔。
或许苍天有眼。1972年春郝用威夫妇被“解放”归队,分配在湖北随县地质分队从事铝土矿床勘探。这一不经意的安排,给郝用威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随县是古隋国属地,曾是隋珠的诞生地。
隋珠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西周隋侯,一天外出巡礼,在溠水西侧的山坡上发现一条被人拦腰砍断的大蛇,隋侯疑其灵,立即命随从为之敷药包扎,蛇乃能去。一年后,大蛇从江河中衔来一颗大珠放在隋侯家门,以示报答救命之恩。这颗珠直径一寸,纯白耀眼,夜有光明,其光如烛,犹如明月生辉。后人称其为“隋侯珠”,简称“隋珠”;也有称“夜明珠”、“明月珠”、“夜光璧”的,并把隋侯救蛇之地称为断蛇丘。虽然这一传说神乎其神,但隋珠的存在却是千真万确。据史书记载:隋侯得明珠后,引起各诸侯国青睐,楚王更是垂涎三尺。公元前740年,楚武王即位,一举伐隋,隋珠落人武王之手。秦灭楚,隋珠为秦皇所夺,始皇将其与和氏璧一起奉为国宝。秦亡后,隋珠不知去向,后人多次寻找,却难觅踪影。一颗璀璨明珠就这样湮没在滚滚历史风尘之中,后人再也无法目睹其风采。
七、艰难的求索
郝用威一家随地质分队进驻随县大洪山麓,这里群山环抱,地处僻壤,野兽出没,工作生活异常艰苦。最让郝用威苦恼的不是自己被列为限制使用对象,而是两个已届读书年龄的孩子无处上学。郝用威就在这内外交困中开始了漫漫求索之路。
郝用威夫妇利用地质探矿之隙,来到当年隋侯救蛇之地断蛇丘(现处随州市城北),发现这里的地貌、河道与史籍记载大相径庭。《水经注·涢水》称:隋珠产地在随县北面溠水西侧断蛇丘。而今天的溠水与断蛇丘竟相隔遥远。是古人失误,还是今人搞错?郝用威夫妇俩利用一切机会多次深入实地考察,从古河床的残迹和航空照片影像分析,终于发现溠水故道变迁是地壳升降和山洪暴发等自然运动的结果。一些史籍以后来溠水位置否定《水经注》的记载显然是不正确的。
隋珠到底是何宝?有史家称隋珠系珍珠。郝用威根据对溠水流域的考察,以及珍珠养殖专家提供的资料,认为淡水丽蚌不可能产生径寸之巨珠(古代“径寸”约合今之2.3厘米)。因此,蛇衔的径寸隋珠不能定为珍珠。
也有史家提出隋珠就是料珠。然而,从我国古墓中出土的大量“白色料珠”、“淡绿色料珠”和“琉璃珠”来看(随州曾侯乙墓一次就出土料珠173颗,具“蜻蜒眼”。据考证,“曾”为姬姓国,与“隋”同为“汉阳诸姬”,隋侯即曾侯),虽属珍贵,但显然不能与径寸纯白耀眼的隋珠相比。
还有学者认为隋珠系萤石(俗称夜光石)。郝用威在实地考察时,确实发现断蛇丘水域上游有萤石矿产分布,但萤石硬度为4度,极易破碎。再说,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利用萤石制作工艺品,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有萤石制品。故而不可能将它视为稀世珍宝。
郝用威辗转于断蛇丘一带山林与河道,竟找不到与隋珠有直接关联的证据。就在郝用威勘查处于“山穷水尽”之际,一个大胆的推理,使隋珠探源出现了“柳暗花明”。
1972年11月28日,郝用威从溠水故道变迁的事实中得到启发,打开思路。跨越断蛇丘,直指大洪山麓深处,在钟祥市张集镇九花寨的山里发现了大量金伯利岩,郝用威一下子兴奋起来。他忘却了几天来的饥饿、疲劳和困苦,不断沿着岩体走向向前踏勘,在九花寨至彭家塝一带竟发现金伯利岩及其它偏碱性超基性岩体近百个,累计6个岩群、4大岩类。郝用威激动得难以自制,冲着布满金伯利岩的大山高喊:“金伯利岩!金伯利岩!”
金伯利岩是一种基质不含长石的偏碱性超基性岩,因首见于南非金伯利地区而得名,它是原生金刚石矿的主要母岩。现在郝用威在湖北境内第一个发现了它,怎能不令他激动振奋。郝用威马上意识到,隋珠极有可能是金刚石。
八、神奇的金刚石
金刚石,俗称钻石、天宝石。它晶莹剔透,光彩耀人,坚硬无比(硬度为10,其绝对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因而世人誉为“宝石之王”、“皇冠明珠”。
我国“金刚石”一词是借佛经梵语“金刚”而得名。它最早出现在东汉,其后许多古籍频繁出现这个外来词,称“金刚石出大秦(古罗马)、天竺(今印度),石属而似金,有光彩,可以刻玉,外国人带之云辟恶”等等。东汉之前,中国只有“夜光璧”、“明月珠”、“夜光珠”、“夜明珠”记载,称“大秦、天竺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朗照幽夜”。因此,有学者推敲,中国人每以夜光之名归诸金刚,而夜光璧即金刚石,名异而实同。令郝用威感到惊喜的是,古籍描绘的隋珠特征与现今的宝石级金刚石吻合得天衣无缝。
那么,有没有像径寸隋珠一样大的金刚石呢?郝用威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商代象牙尺换算,春秋战国度制1寸为今2.3厘米,直径为2.3厘米的隋珠不能不说大的惊人。因为金刚石比重为3.47-3.56,以克拉为计量单位,1克拉为0.2克,目前全世界通常将大于1克拉的金刚石称为大钻,而1克拉金刚石的体积还不如小米大。郝用威推算,径寸隋珠起码要在160克拉以上。而当时全世界超过100克拉的钻石约有1900颗,其中3颗超过1000克拉。因此,郝用威认为,像隋珠一样大的金刚石不是没有,而是较多。
对于一个争论了近3000年的历史之谜,不能仅停留在推论考证上,重要的是要找到实物证据。1978年11月19日,郝用威夫妇趁上级布置寻找金刚石之际,再次深入大洪山麓,在布满金伯利岩的山群中发现了第一颗金刚石。之后,与其他队员一起,在近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先后发现金刚石出土点20余处,捡到金刚石40余颗。虽然这些金刚石的大小没法同径寸隋珠相比,但其特征是一致的。为全面揭开大洪山产生金刚石母岩之谜,80年代,郝用威夫妇又十多次深入这一地区,运用新的地质理论方法,对该区域地质构造变动规律进行全面、详实、科学的勘查,证实该区域具备金刚石产出地质背景和条件。
九、石破天惊
第二年春天,郝用威在全国宝石矿物学术会上宣读了这篇科研报告。郝用威用大量事实证明:隋珠系宝石级金刚石。在大洪山北麓与桐柏山南麓之间,有宝石级金刚石存在。
真是石破天惊!平静的会场顿时轰动起来,郝用威成了会议的新闻人物。1993年《湖北地质》杂志率先发表《隋珠探源》,不久《长江日报》、《中国地质矿产报》作了新闻报道。1995年,我国地质界最权威的文献《地质学史论丛》将此文连同《和氏璧探源》一起收集发表,引起了更为广泛的轰动效应。我国文博、史学、地矿、宝石界专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至此,郝用威实现了30多年来所追求的“珠联璧合”的宏愿。
郝用威是位自然科学家,他在长期的野外勘探中涉足社会科学,用地质之锤敲开了“地质考古学”这座地宫,发掘出古老文化遗产中两颗璀璨明珠,其价值量应从更高历史文化层面上衡量。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华夏文明,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郝用威的可贵之处就是将自己的事业深深地融合在这座文化金矿中,以致在风吹雨打中仍矢志不渝,让湮没的古代文化精髓重现奇光异彩。
编者附注:
本文载自1997年10月22日《淮安日报》,刊用时作了删简和个别改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