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明 淮上会
一般来说,叫“下关”名字的,好像只有北京、南京这些大城市。一个区区县级城市也有叫“下关”的,不能不承认这个地方不一般。
东仁桥,位于下关大街之西,横跨新市河之上,向东则进下关,为下关之西出口。今东仁桥为一座近几十年翻建的砖石拱桥,俗名称“西大桥”。
两侧桥墩均为宽大、古朴的城墙砖建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东仁桥西侧不远之处,就是运河史上著名的古末口。
唐代朝鲜人居住的新罗坊,距离下关很近。
据说下关原名叫上关,因为忤逆了明太祖的心愿,朱元璋便带人来小试牛刀灭灭上关人的威风,结果第一次打下来损兵折将落荒而逃,但朱大麻子心有不甘:一个区区小镇都拿不下,怎么实现当皇帝的理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第二次终于打胜了,上关也从此永远变成了下关。
朱元璋像
乾隆《山阳县志》中记载,柳淮关即为下关。镇袭关名,古老的下关,自古商户聚集,是城东著名的一市,即“冶市”。
乾隆《山阳县志》中有“柳浦关街”记载
《山阳县志》明确记载:冶市在新城东门外下关。
下关大街“淮安县淮城区下关镇信用合作社”旧址建筑保存完好,门楣招牌题字仍清晰可见。
饱经风霜的成片的古老民居
下关大街与其他街道一样,也是一条主街,多条巷子的格局,南面与街平行的也有一条河。过去都是石板街,街面都是条石铺的,两侧青砖灰瓦木板门面房。可惜的是石板街已经被改造成水泥路了。
下关大街从西向东延伸下去,长达1公里。
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木板楼房
带有阁楼的青砖小瓦房
屋顶内部的砖木构造
传统工艺的木构山墙
别具一格的斑驳的山墙
傲岸挺立不畏风雨
石板地坪依稀可见当年风采
下关大街的主街以及巷子的两侧店面密集,几乎处处是店铺。特色有三多:一是杂货店多,家常日用的生产生活用具,都能在这里买到。
店铺林立的大街
小小铁匠铺,生产的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紧相连的铁器。
沿街的老式门面房
二是吃食店多,除了正宗的阳春面,味道特好的烧饼油条,辣汤豆腐脑外,下关有两大特色面点杠棋子、薄脆。特色菜叫全牛席,牛身上的每样脏器,都可以做成一道菜。第三是裁缝店多。
小吃部
炝牛肉
红烧牛蹄
古老的街道、巷陌名称仍然沿用,如:堂子巷、和合巷、安乐巷、卜家巷、关帝庙巷、杀猪巷、宰牛巷等等。
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巷名
极具地方特色的街巷
传统的屠宰作坊。下关屠宰业颇具规模,新中国前一直是苏北最大的屠宰基地。
屠宰户在熬制牛油
历史上这里曾经存在过的庙宇祠堂大致有:水月院、招贤院、关帝庙、土地庙、如意庵、吉祥庵、地藏庵、云台庵、东井庵、白衣庵、火星庙、海神庙、土地祠等等。
至今香火兴盛的火星庙
宝相庄严的火星(又称荧惑星)
下关大街中市口东盘龙石柱。造型为四爪龙飞盘祥云,现露出路面约半米,断面直径约为30厘米。
在历史上,下关人素有习武之风。近代史中有陈氏武举;民国史上有谢碧槐打擂,王小礅力挫日寇,小刀会黄土桥与曰伪之战。
几乎家家都有的练功用的石锁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下关大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门头上的过当
超过两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浴室“日新池”的牌匾
用天然的石头制作成的中国名山大川,凸显了下关人的爱国情怀。
下关大街不大,而且外面知道的人不多,被人为破坏得也少,花上半天时间,逛逛曾经繁华的古街,再吃上一顿全牛宴,还是值得的!
可惜,如今的下关,因社会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而被整体拆迁!梦系乡愁,闲说下关……
图片:飞龙在天 飞鸽传书 十三月 我们的吴承恩 古道清风 淮青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