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大师阎若璩 / 刘怀玉

阎若璩(1636-1704),字百诗,始祖于元初自山西祁县迁太原嘉节都西寨村,其地古名潜丘,故阎又别号潜丘居士,明代中叶,朝廷盐政实行“开中政策”①,阎苦璩的六世祖阎居訚于正德初年迁来淮安,经营盐业,家中很富有,“居有庐,耕有田,艺有圃”,遂为淮人,五世祖阎翰,号双溪、双峰,开始涉足政界,曾任太医院吏目。同时受附庸风雅,“凡举行典礼,必购高文巨笔以重其事,如吴郡沈石田山水,文衡山草书、山阳吴射阳(承恩)锦幛词,多藏于家”。曾祖父阎国顺为上犹训导,叔曾祖阎士望为万历四年举人,吴承恩曾为之作幛词两篇,称他家为“三晋名家,两淮巨望。”祖父阎世称,字蟠礎,号龙门,官至辽东宁前兵备道参议,卒葬淮安,黄道周为之作墓志铭(今藏淮安镇淮楼文物陈列室)。父阎修龄,字再彭,号平叟,以文名一时。时处明清鼎革之际,修龄筑眷西堂(在新城东门,今圮。后来阎若璩移建于河下竹巷)读书,“眷西”为思念山西老家之意。又去城四十里在平桥筑一蒲庵、饮牛草堂,朝夕行吟,不趋流俗。晚年隐居白马湖,与同里张虞山,靳茶坡等人为世外交,结为望社,一时海内名士如杜于皇、傅青主、王于一、魏叔子、倪天章、万年少、阎古古等,皆下塌与游,飞觞拈韵,作“玉山雅集”。几代以来,阎氏在淮安扎下了根,并与淮安仕宦人家结下了牢固的社会关系,阎苦璩的祖母是明正德探花、赠礼部尚书蔡昂的曾孙女;宝应乔石林是阎苦璩的姨弟,他们同时是河南巡抚淮安潘埙后人的亲戚,阎苦璩的母亲则是明代嘉靖已未状元丁士美的孙女、姚安府知府丁有殷的女儿丁仙窈,她知书明大体,兼通琴奕。琴不由师授,以意成谱,妙合音节。自题其读书处为“兑阁”。

明末崇祯9年(1636)十月十四日,阎若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官僚、盐商大贾而又世代书香的人家。但是,幼年的阎若璩并非是个读书的种子,六岁入小学,天生口吃,资性愚钝,读书千百遍也读不熟,且身体多病,然而他非常用功。母亲心疼他,听见他读书就劝他休息,他则默诵暗记不敢出声。二十岁前与阮葵生的曾祖父阮晋、阮晋的表兄石华崎同师事靳茶坡,学《春秋》、《左传》。传说他十五岁那年冬天,一天夜里读书,遇到疑难问题,发奋不搞懂便不睡觉。经过刻苦恩考,终于在四更天以后,豁然开朗,自此以后颖悟异常。十六岁以商籍入山阳县学,成为一名“秀才”。他读书每下硬功夫,常将书拆散,读一页,即将此页用浆糊粘贴于几背,背熟以后即烧掉,终身不用再读了。他不但不满足背熟经文,而且喜寻根究底,反复深思,曾自题柱联曰“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从此即立志钻研学问,为他后来成为考据学大师开辟了道路。二十岁读《尚书》时,他就怀疑《古文尚书》是后人伪造的古籍,便开始潜心钻研。他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著成了《古文尚书疏证》一书,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怀疑。二十五岁起,从师同里吴一清,学问日有长进。二十七岁起赴太原参加乡试,二十八岁改变侨籍,复太原学籍,与傅山、顾炎武等人游,广泛考察研究金石文字和史地学问。由于他常年考证经典,荒疏了八股举业,因而久试不第。康熙17年(1678年)他四十三岁的时候,与阮晋一起应博学鸿词科,征辟进京,因此,人们又称他为“阎征君”。康熙25年,礼部侍郎徐乾学奉诏充《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和《明史》三馆总裁,邀天下名士与修,阎若璩名列首位。28年徐迁书局回昆山,僦舍洞庭湖上,精心编纂《大清一统志》,阎随馆南还,当时还有顾祖禹、黄子鸿等,皆精于地理之学。康熙42年(1703),皇帝南巡龙船经过淮安时。问:“此中有学问人乎?”内阁学士李铠(亦淮安人)说,有一个名叫阎若璩的。巡抚宋大人补充说,此人“长于考据,最为精核。”皇帝即令召见,后因走得匆忙而未见成。此时皇四子(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已闻知阎的大名,便召见了他。对他说:“吾知东南读书种子仅存朱检讨(彝尊)、胡太学(渭)及先生耳。”后又邀他进京,第二年初,六十九岁的阎苦璩,由其长子阎咏陪同,拖着带病的身体进京,三月到了北京。皇四子以书籍、金银为礼聘,邀其馆于王邸,相待甚厚,并将其全部著作取去,逐篇阅读,边读边赞。六月,阎病沉重,皇四子命以大床做成轿子,上面挂上纱帐,用二十个人抬到城外居住,阎在上面如同在家卧床一般。未几,阎便病逝于北京郊外,其子遵嘱扶榇回淮,葬其祖父墓旁。墓地在塔儿头蛟龙沟,又名学山墩,在今我市施河乡大施河村。在京料理丧事的费用,皆皇四子所赐,皇四子还亲自为他作祭文,挽诗,恩礼备至。

阎若璩逝世后,淮安人对他十分崇敬与怀念,在新城文昌宫内为他建了“阎先生祠”,供人凭吊祭祀。到了清末光绪初,段朝端、徐嘉等人因为“阎先生祠”地点过于偏僻,倡议改在城内奎文书院(遗址在今淮安市中学)并附祀已故淮安地方文人李铠、张弨、顾諟、杨开源、任瑗、吴玉搢。建成后,由路伾(峡)题额,名为“阎征君暨六先生祠”。光绪22年(1896),山阳县知县卢维雍捐银七十两给阎征君祠,银存于典铺,每年以利息作祭祀费用。光绪27年(1901年),河下王全熙邀集一些文人,募集经费,在河下竹巷状元里阎若璩故里另建“阎征君祠”,事未办成即病逝。后来他的儿子王朝征继续操办,终于在光绪34年(1908)建成。

阎若璩是我国清初一位著名朴学大师。他毕生研究经学、古地理学,治学严谨,善于思考。他常说:“读书不寻源头,虽得之殊可危。”对于书中的疑问,他总是追根求源,常常“饥不食,渴不饮,寒不衣,热不扇,必得其解而后己”。他的著作十分丰富,有《古文尚书疏证》、《潜丘札记》、《闲学纪闻笺>、《四书释地》、《眷西堂诗集》等十几种数十卷,其中最著名的著作是《古文尚书疏证》八卷。

《尚书》又称《书经》、《书》是我国上古的一部古文献汇编,也是一部孺家经典。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一度失传,汉初,由通晓《尚书》的伏生口授,得《尚书》二十八卷,称之为《今文尚书》。后鲁共王坏孔子旧宅,得到《古文尚书》,虽经过孔子后裔孔安国考订,侄三未得列于学富又失传了。东晋梅赜(ze),向皇帝献上一本书也叫《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二十五篇,经隋唐的儒臣研究,认定这就是孔府壁中出的《古文尚书》。实际上这是一部伪书,但一直被列为经典。那时知识分子人人都要读它,奉若神明,不敢作学问上的研究,更不敢轻易怀疑议论,生怕亵渎圣贤,韩愈就曾经说过:“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但还是有不少学者怀疑过它,如宋代的吴棫,元代的吴澄、明代的梅鷟(zhuo)等,都曾举出许多证据来论证,说这是一部伪书。由于这些人的论证尚不够有力,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因而难以定案。

清初,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很尖锐,文网极为严密,知识分子思想禁锢,尊经泥古,只能埋头读书,更不能非先孺、议经典。然而阎若璩却大胆冲破了这种思想牢笼,他从二十岁起就研究《古文尚书》。为揭穿此书之伪,他查检大量的经籍资料,博引众说,反复钩稽考证,做到“事必求其根柢,言必求其依据。”他“手一书至检数十书相证。”经过三十年的积累,他终于撰成了《古文尚书疏证》八卷。此书列举了一百二十八条证据,包涵了极其丰富的资料和非常严密而有力的论证,断定《古文尚书》为伪造,获得了学人的普遍赞同,在学术界轰动一时。学术史上的这一疑案至此终于水落石出。阎若璩的功劳永载文学史册。人们一提到《古文尚书》,首先就联想到阎若璩的名字。此后,淮安另一位学者丁晏,循其余绪,为追《古文尚书》伪作者为谁而写了一部《尚书余证》,也具有一定影响,为探索伪作者问题,启导了先声。

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是清代考据学的一面旗帜。它与顾炎武等人横扫了当时流行的空疏无本的心学,开创了清代朴实学风的道路,后来形成了乾嘉考据学派。他研究学问的方式我们今天仍在借鉴使用。他那种批判的精神,严谨的态度,详细的占有资料,缜密的考证,实事求是的学风,是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注释:
①“开中政策”:明代盐实行专卖,严禁私人贩运买卖。今晋西、北一带为明代边防,商人在供给戍边兵士粮食的同时,取得一定数量贩运买卖食盐(供应边防)的权利,即称“开中政策”。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共1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