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

图片[1]-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老淮安

清季中叶,在古城山阳出了一位伟大医学家吴鞠通,这是淮安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吴鞠通,名瑭,字配珩,以号行。根据近人骆勉先生考证,吴生于乾隆23年(1758),卒于道光16年(1836),享年79岁。(见《吴鞠通年岁考》载《江苏中医》11964年4期)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清山阳医派的创始人。

图片[2]-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老淮安

吴鞠通出生于淮安河下一个穷书生家庭。父吴守让,字逊夫,乾隆辛巳(1761)秀才(《淮山肄雅录》)。吴鞠通一生悬壶,自26岁离淮后,主要在京城行医,晚年又云游大江南北,虽曾几度回淮,与山阳名士丁晏、潘德舆、孔继嵘、名医杨福堂为至交好友,但在地方文献中很难找到一篇比较完整的关于他生平的资料。我们只能从他的《温病条辨·自序》等材料中知其生平经历的大概情况。

图片[3]-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老淮安

吴鞠通青少年时代曾一度热心科举,但连个秀才也未考上。十九岁时,其父得了温热病,他多方求医,父病始终无起色,“俗医遇温热之病,首先发表,杂以消导,继则峻投攻下,或妄用温补”,一年多以后,其父终于不治。吴鞠通“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于是“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他购来医书,日夜攻读。23岁时,侄儿巧官又患了温热病,“起初喉痹”,请医生来诊治,“外科吹以冰硼散”,喉疾虽有缓解,但体温始终不降,之后又请了好几个医生,亦大抵给些“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类的药,对于“温病之法,茫乎未之闻也”。由于医治不当,侄子“发黄而死”。当时,吴鞠通只自学了四年医书,也没有搞懂温病是怎么回事,“未敢妄赞一词”。这更坚定了他的决心探索温病的病理和医治方法。从此“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立志献身医学事业。

图片[4]-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老淮安

乾隆四十八年(1783),吴鞠通“来游京师,检校《四库全书》”。在京城,得以阅读大量先贤医学著作,他认真地阅读、钻研了医圣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素问·热论》,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等。面对浩瀚的先贤医著,他没有机械全盘地“兼收并蓄”,而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温疫论》“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然而“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又认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而立论不精,立法不纯”。他“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感到中医著作“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后来他又见到时贤、清医学家叶天士的《温热论》,叶氏倡温病卫、气、营、血的辩证,治病灵活运用古法,处方精简,用药配伍有独到之处,对温病学说颇有发展。吴鞠通对叶氏十分折服,花了十年功夫,“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对温病学研究颇有心得,对中医各科病症的诊治也心中有数,然而他仍未敢“轻治一人”。

图片[5]-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老淮安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83),北京温疫大流行,一般医学沿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温病,常常招致失败,“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他见百姓大批死于庸医之手,十分痛心,“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在朋友的敦促之下,他终于走上匡医救世之路。来诊治的病人,大都为温病晚期,“已成坏病”,他竭尽全力救治,“幸存活数十人”。吴鞠通既在京悬壶,则一发而不可收,每日门庭若市,对于一些“沉疴怪症”,他能“应手而愈”。吴鞠通为人“心正口直,性刚气傲”,虽然时医妒忌他,诟骂他,有见识的人却又都“叹服于他”。曾有人赠以联云:“具古今识艺斯进,真世俗见功乃神”。几年的临床实践,吴鞠通越发觉得有写一本温病专著的必要,他在诊病之余“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为写出《温病条辨》积累了大量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图片[6]-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老淮安

嘉庆三年戊午(1798),同乡汪璱庵(即汪廷珍)对吴鞠通说:“来岁己未,湿土正化二气中,湿属大行,子盍速成书,或者有益于生民乎。”他则认为,“瑭愧不敏,未敢自信,恐以救人之心,获欺人之罪;转相仿效,至于无穷,罪何自赎?”然而,书不写出来,世人、医家就不能从中判断其得失,于是又经过十数年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医学名著《温病条辨》。

道光三年(1823),66岁的吴鞠通回到阔别数十载的家乡扫墓。在淮期间,他为好友丁晏的女儿治愈了湿温疾,丁非常感激,曾有诗记之。其后两三年间,吴鞠通又几次从淮安出发去江南、浙江绍兴、嵊县等地考察湿温病与地理环境、气候的关系、与吴江医派名家交流,搜集民间验方(见《吴鞠通医案·肝厥·痰饮》),为病家解除痛苦。

图片[7]-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老淮安

道光九年(1829),年逾古稀的吴鞠通再次“返淮祭墓”(丁晏:《颐志斋感旧诗·悼吴鞠通医士序》),诗家潘德舆诗云:“我乡有高士,观物提鉴衡。入世蓄真气,七十如孩婴。”称赞吴“感怆民疮痍,血泪相和倾(原注:鞠通闻东南数省大水,民死无数,为之痛哭、咯血)。热心抱古痛,岂曰身命轻。”(《养一斋集·秋夜就吴丈鞠通饮》)不久,吴即离淮北上,数年后病逝于京都。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医著作。全书分七卷,以条文和注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温病加以阐述,首卷“原病篇”摘引《内经》有关温病的记载,并加以注释,说明温病的始原。一至三卷是分述上、中、下三焦温病的证候及调治方法。四卷是杂说,提到救逆、紧急救治和病后调治各论,以便阅读者不致临床混淆。五至六卷是“解产难”和“解儿难”,分述妇科产后及儿科惊风、痘疹的论治。吴鞠通创立了温病“三焦学说”,并结合“卫、气、营、血”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和方法,大大地丰富祖国传统医学宝库。

图片[8]-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老淮安

《温病条辨》写成后,立即被广为传抄,在医学界引起轰动,深得当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颇有医学知识的礼部尚书汪廷珍为之作序:“吾友鞠通吴子……述先贤之格言,摅生平之心得”写成《温病条辨》,这是不可多得的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著作。医家张维屏在书后评介:“瑭在京治温病,全活甚众,于是采辑名贤著述,附以己意,阅十数载,考验而成书……余观数月,见其苦心孤诣,缕析条分,诚治温病不可无之书也……然则医必先明伤寒,而后能明温病,既识伤寒,又不可不识温病,而是书于温病,则固详且备矣。”《珍藏医书类目》评价《温病条辨》“颇有条理,可为治温病之津梁也。”《意园谈医书笔记》赞扬“此书为温病所必看之书。”由此可见,《温病条辨》确是清代中医温病学的一部杰出之作。

嘉庆十八年(1813)吴鞠通的这部伟大著作,在汪廷珍的支助下,得以刊刻问世,并很快传到了日本,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日本中医博士奈良贤太郎写了一部《内科温病条辨的研究》,淮安清代医家李厚坤继承吴氏学说,把《温病条辨》改成赋文,便利阅读背诵,以启迪后学者。现代中医学院把吴氏著作作为必修课程,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图片[9]-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 / 郭寿龄-老淮安

吴鞠通的医著还有《医医病书》和后人为其整理的《吴鞠通医案》流传于世。《医医病书》成书于道光十一年(1831),后经曹炳章辑纂,分为《学医总论》、《病理各论》、《证治要论》、《用药统论》四编。本着医治时医俗医之病的宗旨,取“切中时弊,为日用所不可不明辨”的问题,认真加以申述,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中医药理论专著。此书已于1984年江苏科技出版社点校出版。《吴鞠通医案》是后人根据他起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迄于道光十三年(1833)的医案整理而成。分“温病”、“伤寒”、“杂病”、“妇科”、“儿科”等共四卷。此书集中了吴氏四十年医学实践的精萃,也是他一生研究张仲景至清初各家医学成果运用于临术的记录。此书于1916年铅印发行。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印。

吴鞠通对祖国传统医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家乡人民将原“淮安中医院”更名为“吴鞠通医院”,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清代医学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共1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