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侯钓台、漂母祠、胯下桥、韩侯祠…

韩侯钓台及漂母洞位于淮安城西北隅的古运河东侧,台基呈长方形,高一丈余。

韩信少年时曾在城下垂钩,并依靠钓鱼、卖鱼糊口,后人为纪念他,在他钧鱼的地方建筑此台。到清代,韩侯钓台南侧为清乾隆御碑,碑的四角是四个龙皤玉柱,顶部为二龙抢珠。下为“圣旨”二字。其碑板精致美观。碑上刻着乾隆御诗:“丛祠不 故乡火,冻浦犹存沉钓风。”

在乾隆御碑西边的古运河堤边,还有一座木制牌坊,上有嘉靖辛丑状元沈坤所书“钓鱼台”三字,此皆已毁于兵火之中。

漂母词在韩侯钓台北边。当韩信垂钓湖滨之时,常得到一位漂纱妇女的饮食恩赐。为了歌颂她的功德,后入建词纪念。洞内漂母塑像端坐神台,左右侍女亭亭玉立。词门口有明代淮安府官:东鲁刘大文等人书写的对联:一饭感韩信,中帼丛中早把黄金轻粪土:千古拜遗庙,淮流堤畔有谁青眼识英雄。人间岂少真男子;千古无如此妇人。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年轻时曾受过“胯下之辱”,这个故事早已为我国人民所熟知。

韩信少时家贫,常垂钓城下。有一天,一一个卖肉的青年屠夫仗力逞强,看韩信身背宝剑心中不服。便欺韩信贫贱,寻寻开心。韩信面对这无赖屠夫的逼迫,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刺杀他,二是俯身受辱。结果,韩信“熟视良久,俯出胯下”。后来韩信重返故乡报答漂母恩情时,还特地把那个青年屠夫请来。诚挚地感谢他说,若不是你当年从反面激励我奋发,我韩信也没有今天。后人看到韩信有如此的气量,深为佩服,于是在他当年受辱的地方树立了一个牌坊,以表韩信的奋发精神和大丈夫的气概。

若干年前胯下桥,横跨于文渠水上,后来渠水几经变迁,该处已无桥可寻了。现在的胯下桥在淮安兴 街与胯下街交叉处,原有牌坊早已腐烂。

“韩侯祠在淮安城中镇淮楼东一百米来的地方。原建有大殿、中殿、前殿,以及其他一些附设建筑。大殿门朝南,典雅舌朴,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大殿中置有韩信及待从的泥塑偶像。过了中殿来到前殿,前殿大门额上书有“汉韩侯祠”四个大字,词中存有“精白乃心”、“国上无双”、“兴汉三杰”等匾额。词内悬有几副槛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奠数千里长淮,神留桑粹;开四百年帝业,功冠萧曹。

以上几处古迹,于1978、1979年曾经整修过,1982年淮安县政府再度修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