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者

(一)《淮安文史资料》第三辑韩萍同志撰写的《回忆抗战时期的淮安县文工团》一文,为了存真求实,根据作者和读者先后提出的意见特作如下的更正和补充:

1、《资料》第78页第1O行:“年底……得到好评”这一小段文字从时间上应紧接同页第4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面,并在“九月”前应加上“四五年”三字。

2、《资料》第74页第5行“演员”和“每个团员”之间应增补以下一段话:“指导员王洛夫同志调走后,由周琦同志接任。周是上海人,她待人和气,对文艺工作很热心。到文工团不久,就饰演《眼前报》中的一个角色,由于她肯下苦功,很快就闯过了语言关:用淮安方言演唱淮戏。周调走后又先后来了陈国岚、吴杰两位女同志担任指导员。陈国岚同志是本县人,吴杰同志是苏南人。吴也同样克服语言上的困难,用淮安方言饰演话剧《霍伍羊》中的一个女反角,获得了干群的好评。她的歌喉特别响亮,被大家誉为“金嗓子”。

3、《资料》第73页倒数第6行“顾问是金采音同志”应是“金乐音同志”。

4、此外,王为光同志、刘华强同志曾于1944年秋分别担任文工团团长和指导员职务。原文未及提出,特补正。

(二)《淮安文史资料》第三辑陈达轩同志回忆、撰写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淮安县中学》一文65页倒1-2行写到:“一九四一年春在淮阜边境苏嘴镇彤华宫内建立起一所因陋就简的中学”其中“一九四一年春”,根据有关资料应改为“一九四二年七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