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关设在淮安板闸镇。该镇位于城北,距城十五华里,濒临大运河,水陆交通都很便利。当时,镇上居民约有五六百户,市面相当繁荣。
追溯淮安关的历史是很久远的。据清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载:“关榷之设始于明代,一为户部钞关驻板闸……”“户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钞关”即指“淮安关”(扬州有个“扬邮关”,统称“钞关”。“钞”,就是钱钞的意思,设关收税也就是征收钱钞。)清朝末年,属江苏省管辖,淮安关监督官阶很高,相当于“道台”,从经济上说,那更是一个“肥缺”。
淮安关共有三关十八口(“口”,即分卡)。“三关”就是本关和宿迁、海州(今属连云港市)两个分关;十八口计有上一铺(在河下)、下一铺(在南角楼)、清江闸(在淮阴)、码头(在淮阴北约十里)、高良涧、顺河集、东沟、益林、流均沟、车桥、老堤头、蒋坝等处。历任监督有满人,也有汉人,民元以后全是汉人。清末民初先后担任淮安关监督的冒广生,陶思澄二人都是当时知名人士。冒字鹤亭,如皋人,系明末清初的风流才子冒辟疆的后裔,有文名,在任时与淮人士诗酒酬酢唱和频繁,曾著有《钵池山志》—书,此山就在板闸镇附近。陶恩澄在任期间,颇著政声,卸任离淮时,附近居民摆设香案,燃放鞭炮为他送行。后调任山东胶东道尹,管辖胶州、登州、莱州三府。
淮安关监督公署的衙门设在板闸镇内东街西街中间,大门外有一对白矾石制成的大石狮子,石狮后面左右各有一间吹鼓亭子,每天早晚奏乐。大门对面照壁墙左右各有一根大旗杆,东西出口处各有一座辕门,在东辕门外左方东南角有一座更楼是夜间打更的更伕休息的处所。大门内左边有关帝庙一座,二门内是东西配房,向后先是大堂,再后二堂,后花厅是科室办公用的,再后是上房;出后门有一座大花园又叫后湖亭,周围有一圈高约一丈五尺的土圩护卫衙门。淮安关监督的衙门全部建筑规模的宏伟比淮安府衙门(即现机械配件厂厂址所在地)还要高出一筹。
衙署内除科室外,另有书班二十多人,其中有叫金字书班两人(也叫“稿生”)。清末民初时一位叫陈云翘,一位叫何庆三,他俩在书班中地位较高,领导全体书班人员办理文稿撰写、誊抄等工作。民初书班也叫“书记员”。书班都是世袭制,下代接上代。另外设有一个卫队排担任保卫工作,还有其他差役、号房、更伕等。
板闸南街偏西的运河堤上还建有淮安关大楼一座,专门办理南来北往运输货物的船只查验报关收税等工作,那里有三位相当于科长职位的督检在楼上办公。每次查验货船、报税时,由督检率领各班各行业人员,如“扦子手”、“钞户”以及卫队等乘巡船到货船上办理报关各项手续。“扦子手”就是负责在船上查验货物时,用铁扦(扦上有尺码)横竖上
下一量,就能知道这只船装载的货物数量。钞户是分门别类的,有茶叶钞户,杂货钞户,绸布钞户,还有竹木油麻钞户,豆子钞户……总之这些钞户是办理按税率核算税金,填写税单等工作。扦子手、钞户均属税收人员。
淮安关大楼右首另有一座“头儿厅”,内有十三个总头是各个钞户的头头。例如茶叶钞户几个人由一个人来管领,各个头头各管一行,民初的总头前几名是王毓、杨林、盛益清、许荣等。
关口有一部分巡查人员专门安排查船时间,通知客户、船户等候查验,在查船时,由督扦一人率领扦子手、钞户、卫队各班人员乘巡船到客户船上进行检查货物报税手续,每只船查讫后发给税单才能放行。关上关下经常停靠二三百条货船等候报关,未经办理报关手续的船只,不能通过关口。每天下午六时前后封关,用十几条渡船联成一条船桥,由河东关口延伸到河西岸,一切往来船只到此就无法通行了。大运河路线很长,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程计有三千多华里(1782公里),它流经河北(清时名直隶省,包括北京、天津两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在铁路未建海运未通以前,成为南北漕运的大动脉,包括东北、西北以及闽粤各省的货物也必经运河交流。千百年来,这条大运河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交通运输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沿运河的各大中小城市,都呈现出商业繁荣、文化发达、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景象,淮安也不例外。
淮安关每月征收税银可达三十至四十万两,一年之中,也有旺季与淡季之分:春季一般,夏季最差,秋冬最旺,当时称为“金九”、“银十”。全年税收银高达四百万两左右。过去的关、捐、税、卡,一向被人们视为“肥缺”,淮安关每月税收银两数既有如此之巨,其中弊端百出,层层中饱的现象,当然也就不足为怪。当时南来北往的货船很多,那些船主和货物主都是这条线上装运贩卖货物积有丰富经验的老手,他们与关上各班执事人员交往有素,每次船一到关口首先同关上的总头、扦子手、钞户等联系。他们谈话的地点不是茶楼、酒店,就是烟馆(鸦片烟)、妓院。涉及到报关情况,总的一句话就是以多报少;货商方面用于贿赂的费用,当然是小于少报的货物正税,彼此得利,人各有份,可以说从上到下,上至监督、科长、督扦乃至经手执行报税的大小头头、各经办人员,均有收获,大家心照不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仅关上的层层工作人员吃的是“关饭”,就连板闸镇大部分市民也依靠关务经营各种商贩和一些服务性行业为生。
到了民国二十(1931)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实行货物就厂征收统税,取消内地关卡,淮安关也就在这年被裁撤了。当时,关上工作人员突然遭到失业,镇上所有靠关务吃饭的人家,生活来源也陷于断绝。财政部为了解决这些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特地开办了一个“淮善工厂”,织布,织毛巾,这个厂的负责人就是在关上任督扦多年的吴虎臣。由于经营无方,业务范围又很狭窄,不能解决全部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不久这个厂也停办了。淮关裁撤,工厂停办以后,大多数人纷纷到南京、镇江、苏州、无锡、上海等地做工,尤以到上海纱厂做工的为最多;从事其它各行各业的也有,盛极一时的淮安关从此也就烟消云散了。淮安关是直属中央(封建时代是归“户部”、民国以后归“财政部”)领导的一个税务机关。就笔者回忆,它还做了一点有益于地方的好事,附记在本文篇末:
清宣统元年(1909),板闸地方士绅杨兴山、马步洲、孙少云等为了帮助板闸镇贫苦小商小贩能贷到一点无利的贷款,作为小本经营的周转资本,特向淮安关提出呈请,后经淮安关批准拨出一部份专款.存在板闸镇兆源钱庄,经办贷款的机构名叫“因利局”,当时就由我的父亲卢郁文经办帐务,另有一位跑街的办理核对铺保等事务,还有一位工友。每天上午办理贷款,下午办理还款;贷款标准最高十吊钱(当时每一吊钱就是一千文即当十钢元一百枚),一般的三吊或五吊钱。按照当时的物价,贫苦小商贩能够贷到三吊、五吊钱,就能解决无本周转的困难。贷款不取利息,但一定要具有殷实商店担保;一次借贷,可以一次偿还,也可以分散偿还,如一次借五吊钱,每天还二百文,二十五天还清。另外发给借贷卡一只,每日凭卡还款并记载还款数,当时一些贫苦的小商小贩感到既便利,又受惠。
民国初年,淮安关还在板闸镇办过一所习艺所,收容本镇失业的贫苦青年、壮年进所就业,里面包括织布、织毛巾等。另外,淮安关在板闸镇还办了四所简易小学,其中一所是高等小学;三所小学分设在东街、南街和西街,大桥口观音庵内是高等小学。学校的全部经费由淮安关负担,学生入学全部免费。
附注;作者现年八十四岁,住在上海,他的祖父卢紫湘在清光绪年间做过淮安关文案(相当于现在秘书长)、伯父卢筱香在关署当过书记员,父亲卢郁文也曾在关上工作过。作者在童年、少年时代常听他们谈论淮安关的情况。现在根据回忆写成此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