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1857-1909)原名孟鹏,字云搏,后更名鹗,字铁云,别号老残,又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幼年随父母迁来淮安,住城内地藏寺巷。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对于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却没有兴趣,喜欢研究数学、医学、水利等学问,做过医生和商人,一生勤学不倦,家中藏书甚多,还喜欢收集古董。他先后在河南巡抚吴大澂、山东巡抚张曜那里作幕宾,参与治理黄河有功,声誉大起,官至候补知府。后来,他弃官经商,想去创办实业,但最后都告失败。庚子(1900)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购买太仓粮食赈济北京饥民,救活了不少人。光绪三十四(1908)年清政府旧事重提,弹劾他“私售仓粟”,结果他被判处充军到新疆,第二年七月病死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老残游记》是他晚年写的一部小说。
刘鹗的一生与事业,同淮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刘鹗年谱》的作者蒋逸雪先生所说:“鹗笈丹徒,而实居淮安。”他在淮安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罢官后又曾几度返淮著书并经商。他对淮安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因此,
直到今天,淮安人还津津乐道他的业绩。
刘鹗性聪颖,四岁识字,不久便能背诵唐诗。刘鹗后裔刘厚泽先生在其《关于<老残游记>》一文注释里有过以下一段说明:“吾家与外祖罗先生(振玉)均住淮安甚久,先祖父(刘鹗)以豪放称,罗先生以谨慎称。当时二人言论学问,均不为士大夫所重视,目之为‘二狂’。”罗振玉也说刘鹗“放旷不守绳墨,而不废读书”。刘鹗少年时结交的都是些里井少年,他看不起那些所谓“规行矩步者”。但是后来,他对自己的行为很不满意,曾闭门敛迹一年有余。
光绪戊子(1888)年,黄河在郑州决口,刘鹗投效中丞吴(大澂)恒轩门下,为治河献计献策,并且“短衣匹马,与徒役杂作”(《刘铁云小传》)。治水中,那些官僚所畏惮的事,他都能担当起来,亲自去干。“河决既塞,中丞欲表其功绩,则让与其兄渭清观察(梦熊)而请归读书。”(罗振玉《五十梦痕录·刘铁云传》)
刘鹗后由福润保荐,以知府任用。光绪二十二(1896)年十月,刘鹗向清政府建议,引用外国资本和技术设备兴筑津浦铁路(天津-浦口),受到守旧派,特别是同乡京官的群起而攻之,诬蔑他这样做是崇洋媚外,竟至开除他的丹徒乡籍。
光绪二十四(1898)年七月,应外商聘请,主办山西矿务。刘鹗认为国家没有资本,不如让外资开采,这样根据严格的合同,三十年后,整个煤矿的产权就可归属我国了。并说这种经营方式是“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与罗振玉书》)。结果事情办成了,刘鹗却落了个“汉奸”的罪名。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刘鹗从上海到了北京。当时俄军占据太仓,外国人不吃米,刘鹗便从俄国人手中买米平价卖给人民,救活了不少人。光绪三十四(1908)年清政府旧事重提,说刘鹗盗卖太仓米,定了他的罪名,充发新疆。
刘鹗获罪的真正原因是他在诸多方面曾得罪一些满汉贵族、官僚,特别是作《老残游记》得罪了刚毅一类满清贵族。(《游记》正集十五回中的“刚弼”即影射刚毅。)他们借词报复,终于定了刘鹗的罪名。宣统元(1909)年,刘鹗因脑溢血病逝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年仅五十二岁。
刘鹗是具有多方面学识技艺的人。他通数学、医术、水利,重视实业,会经商,精于鉴别金石,又是个收藏颇富的收藏家。他一生确实做了几件对国计民生和文化学术有益的事。如治水、放赈、收藏甲骨文,著作《老残游记》等等。但是他为人形骸浪荡,不拘小节,追求享受,情之所至,办事往往失于检点。这是他性格中轻薄和庸俗的一面。
《老残游记》最初几回为刘鹗资助避祸上海的友人连梦青而作。连梦青受沈愚溪一案株连,避祸上海,生计无着,靠卖文糊口。此时刘鹗正在上海,见而怜之,便对连梦青说:“君目前处境贫困,而家有老母,甘旨之奉不可或缺;我颇欲效君亦写作小说,稿酬所入,愿悉数相赠,助君作赡养太夫人之需”。刘鹗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偶然的原因而作起小说来。《老残游记》在《绣豫小说》上连载,后因主编大砍大削原稿,刘一怒之下毁约中辍。翌年至天津续作,在《天津日日新闻》上连载至二十卷,与前作合为初编。后来又续写两编计十六卷,亦在《天津日日新闻》上发表。
《老残游记》塑造了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的形象,以他游程中的见闻和活动为中心,对清末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败作了深刻的揭露,着重抨击那些名为“清官”、实为酷吏的虐民行为。作者认为“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这种揭露真可说是入木三分。作者在“初编自序”中说:“哭泣就是这部作品的基调”。家国之难,不由他不哭泣。他为已经进入残局的封建社会与清王朝哭泣,也为自己老之将至哭泣。由此看来,他的揭露,也只是“哀其不幸”,而不是从根本上去反对封建制度。他的这种哭泣化为长篇小说,就是“不以哭泣为哭泣”的哭泣。
《老残游汜》另有续编集遗稿六回,写泰山斗姥宫尼姑逸云的恋爱故事,内容贫乏,无甚积极意义。
除传世之作《老残游记》外,刘鹗对甲骨文的研究,也有相当大的贡献。光绪二十五(1899)年,殷墟甲骨文在河南出土,刘派人购得三千多片,后又从山东王懿荣亲属那里购得一千多片。1930年,他从前后所得甲骨文中精选一千片,拓印成册,题名为《铁云藏龟》。出版后,海内外考古学界轰动一时。清人王国维、罗振玉探讨甲骨文颇有成就。他们两人都承认得知有甲骨文,全系刘氏之力。
刘鹗的一生与事业,同淮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淮安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一段很长的时光。他在淮安除了读书学习,还开过一爿烟草店。这爿店开在淮安南市桥(西长街北头)专售关东烟草,店号叫“巴达巴菇”,“巴达”为八达(岭)”的谐音,暗示关东之意;“巴菇”是日语“烟草”,故“巴达巴菇”实隐寓“关东烟草”四字,以示质量极佳。淮安人对这么一个古怪店号,既新奇又不可理解。刘家选了一个练达、诚笃的人做帮手,刘鹗只是偶尔去看看,不料年终盘点时,老本几乎蚀光,交账时那位帮手心里很不安,而刘却全不介意,除夕照例慰以酒食,留他过年,不料此人羞愧交加,竟在夜间自刎身亡,并遗书叫家人不得与刘家纠缠。刘鹗不忍其孤寡无依,除优为抚恤外,还按月接济,直到刘鹗本人被祸为止。
刘鹗在他的著作中多处提到淮安。光绪二年(1876)《忆丙子岁二十六韵》一诗中就有“江湖愁日下,风雨返山阳”之句(《刘铁云年谱》)。《老残游记》二编卷七对淮安勺湖风景还有一段相当精采的描绘:
“这勺湖不过城内西北角一个小湖,风景倒十分可爱。湖中有个大悲阁,四面皆水;南面一段板桥有数十丈长,红栏围护;湖西边便是城墙。城外帆樯林立,往来不断,到了薄暮时候,城墙上露出一角风帆,挂着通红的夕阳,煞是入画。”
刘氏故居在今淮安地藏寺巷内。当年刘鹗写《老残游记》的书斋还存在,现已列为淮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是年久失修,亟待修缮,恢复原貌,以供后人凭吊。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