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的《淮海晚报.淮安风情》刊登了朱爱民、陆永柱同志的《淮阴名医吴鞠通》一文,该文认为吴鞠通为“淮阴区棉花庄镇大兴庄村人”,并列举了五条理由。五条理由或是“引经据典”,或是源于医界前辈的口碑资料,但此为一家之说。为彻底弄清吴鞠通籍属等问题,在历史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就此问题有必要提出我们的观点,以与朱爱民、陆永柱同志商榷。
吴鞠通到底是哪里人?
古人是以县籍为自己籍属的。吴鞠通著有《医医病书》一书,当时的吴氏好友、吏部尚书、宝应人朱士彦在《医医病书.吴鞠通传》将吴鞠通的身世写得很清楚:“吴君讳瑭,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父守让,郡庠生,以学教授里中,弟子从者甚众。君年十九而孤,家贫,弃举业,走京师,时四库馆开,佣书以自给。”而山阳河下人汪廷珍《温病条辨叙》一文的落款为:“嘉庆十有七年壮月既望同里愚弟汪廷珍谨序”。宝应人朱士彦在《医医病书.吴鞠通传》也称“同里参知汪文端公,知君(吴鞠通)最深”。何为同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汪廷珍家居河下倪家巷,吴鞠通问心堂在河下中街,汪氏身为大学士,榜眼出身,学富五车,用词当然很精当。山阳车桥人潘德舆有《秋夜就吴丈鞠通问心堂饮》五言古诗:“秋阴瞬西陆,万籁腾商声。黄尘起通衢,谁与宣精诚?我乡有高士,观物提鉴衡。入世蓄真气,七十如孩婴。感怆民疮痍,血泪相和倾。热心抱古痛,岂曰身命轻。我闻三太息,位贱犹怦怦”。该诗为秋夜潘德舆在河下中街吴鞠通问心堂与吴鞠通对饮后所作,诗中称吴鞠通为“我乡”“高士”。就是退一步讲,如果吴鞠通为时属清河县的大兴庄人,潘德舆也不会称吴鞠通为“我乡”“高士”的。山阳丁晏《颐志斋感旧诗集.悼吴鞠通医士》诗前小序:“(吴鞠通)名瑭,与余同籍。”而只有同县才能称为“同籍”。汪廷珍后人、河下中医汪继先在《山阳河下园亭记补编.问心堂》一文中对问心堂的确切地点作了说明:“问心堂,吴鞠通先辈著书室也,在(河下)中街文昌阁右侧。额为先文端公(廷珍)所书。余先不知所在,系余太姑丈岳公宝书所云。先生讳瑭,字配珩,鞠通其别字也,山阳人。”
吴鞠通为什么会自署“淮阴吴瑭”?
吴鞠通为何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署名为“淮阴吴瑭”,此处的“淮阴”指何地?这就首先得从淮阴的建制谈起。《水经注》中注“淮水右岸即淮阴”,山之北、水之南为阴,淮水右岸依照地理范围来说,指的淮水以南地区,包括今天的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以及淮阴区少部分地区,淮阴区的“淮水右岸”部分是今淮阴区东南乡镇,运南西部的南吴集、南陈集、韩桥、赵集大部分都不是的,只有张福河东的码头镇东南部分(乡镇合并后的包括旧县村等在内的码头西部也不是的)——主要是武家墩、高堰这些地方属于“古淮阴县”,而不包括淮水北岸的王营以及丁集、棉花庄等淮阴区绝大部分乡镇。而秦置淮阴县时,今楚州区属其境,后淮阴山阳并置,今楚州区西部属淮阴县。而现在的淮阴区的绝大部分地区(包括王营、丁集、棉花庄等地)至1914年清河县改名淮阴县以前,一直都不属淮阴范围内。历史上淮阴县曾四次并入山阳县,最后一次在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以后再未分设,因此明清时期,淮阴所指为山阳县。明清时称山阳县为淮阴似乎也为官方认可,当时各地驿站均以当地的古名命名,山阳县的驿站就叫淮阴驿(杜涛《淮安历史地名考述六则.明清时淮阴所指为山阳县》,《淮安历史文化研究.第一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8)。因而明清山阳名士以淮阴为自署籍贯并不鲜见,中国历代名人、文人有尚古学祖之风,常将自己的籍贯标以古称(此乃文史常识),譬如明隆庆元年,吴承恩在《梦鼎堂记》中就自署“淮阴吴承恩书”,扬州八怪派画家边寿民(1684年~1752年,楚州人)也经常在其芦雁图中落款为“淮阴边寿民”,而周恩来在《射阳忆旧》一文中也称家乡“淮阴(今楚州区)”为“古之名郡”。因而河下人吴鞠通署名为“淮阴吴瑭”也就不足为怪了。
吴鞠通死后到底葬在何处?
吴鞠通十九岁时就离开了山阳(楚州),后一直在北京定居生活,“君年十九而孤,家贫,弃举业,走京师,时四库馆开,佣书以自给”,后来“君初娶鲍氏,生子廷莲,顺天增生,即卒,有孙二人:继祖、念祖。继室崔氏,有子廷芷,国子监生,廷荃,婿周宝信,同里人。庶乎守君之教”,其长子吴廷莲为顺天(今天的北京)府增生,次子廷芷为国子监生,举家落籍京师,“长子卒,君遂抑郁,得衄血疾,道光十六年二月卒”(朱士彦《医医病书.吴鞠通传》),吴鞠通因为长子的病故,精神上备受刺激,以致抑郁成疾,衄血不止而过世。而清代山阳丁晏《颐志斋感旧诗集.悼吴鞠通医士》诗前小序中称:“七十后返淮祭墓,旋入都,数年卒,其子入大兴籍”。吴鞠通七十岁以后,因为祭墓回到淮安楚州老家,不久就回到北京了,自此以后也没回楚州。北京城区在明清时分属二县,一名大兴,一名宛平,其子入大兴籍就是说吴鞠通的儿子入了北京户口。吴鞠通友曲阜孔季镰《心乡往斋集.卷四.戊戌.感逝十六章》中一首悼念“吴鞠通布衣瑭”诗云:“一真际百物,七十犹儿童。术精道不曲,乃自婴其穷。在腹有羲槔,抵掌无王公。燕蓟覆掊土,不返淮流东。”很明显,吴鞠通葬在北京(燕蓟),而且是“不返淮流东”,根本不可能葬在淮阴区北丁家集东郊与大兴庄之间。
大兴庄的“吴堂”究竟是何人?
对吴鞠通的籍贯之说,淮阴区人也早有认识,我们看看1994年6月原淮阴县(今淮阴区)卫生志办公室方文全同志在原淮阴市卫生志第四次工作会议上交流材料便一目了然:“在资料详实的问题上,我们始终十分谨慎。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的祖籍是淮阴(今淮阴区)还是淮安(今楚州区),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自序写明是淮阴人,而当时又无淮阴县建制,过去的淮海报也刊登过他是淮阴县人,90多岁的老中医秦正声先生还在撰文中绘生绘色地说吴瑭是淮阴县大兴庄人,死后葬于丁集东的吴家祖茔。而淮安市(今楚州区)卫生局修志办田富生医师对吴鞠通是淮安人(今楚州)的考证文章又不无道理,令人扑朔迷离。如此重大的问题,我们既不能轻易舍去,又不能随意肯定,于是我们决心集中力量,乘这次修志机会作出结论。因此,我们专车前往五次,访谈8户,在吴氏后裔中没有关于祖上是名医的传说,最后我们又查阅吴氏的家谱,发现在吴鞠通时代有一个吴堂,是‘殿堂‘的‘堂’,不是吴鞠通用的‘瑭’,载明是秀才,无从医记述,不好牵强附会,在此考证的基础上,我们尊重市局修志办的意见,把志稿中有关吴鞠通的所有资料全部删去”。真相彻底大白,与河下吴鞠通同时代的是大兴庄吴堂,而不是吴瑭;此吴堂是秀才,而《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并无任何功名,只是“布衣”。虽是音同,但不是一个人。
所以说,吴鞠通不是今天的淮阴区棉花庄镇大兴庄人,而是今天的淮安楚州区河下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