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整理
抗战胜利后,苏皖边区政府曾在淮安板闸创办过一所苏皖教育学院.但因时间短暂,鲜为人知,现在根据韩克秋、许秉文、张波等同志回忆和有关资料,特将筹建经过,教学情况等整理于后:
一、苏皖教育学院的沿革
苏皖教育学院的前身是盐阜师范学校。一九四二年秋.该校由盐阜联立中学师范部划出,单独在阜宁孟大关招生。
一九四三年八月迁至涟东县锹营(今涟水县黄营)。一九四四年夏迁至淮安风谷村。这时学校已初具规模,内设普师班、师训班和文艺专修班。同时,还增设了实验完全小学和幼儿园,学生共二百余人。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二十一日,淮城解放。九月二十三日,盐阜师范奉五地委之命,迁入淮城原国民党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校址(即今淮安师范学校)。
原省立淮安中学校址在抗战期间为日军驻淮司令部。校内碉堡密布,沟壕交错,师生们用了一个月时间,拆碉堡、填沟壕,学校工作才基本就绪。十一月,华中分局进驻淮安后,需要“省中”校址作为办公地点,于是,盐阜师范又迁至淮安板闸。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解放区连成一片。在解放区,我党明确提出继续执行“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把干部教育放在各级各类教育的首要地位,积极为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准备干部。解放区“为健全教育行政机构”,“进一步推动民主主义教育”,迫切需要大批高中级教育行政干部和中等教育师资,并依靠他们培养各类干部,盐阜师范原有的教育体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十一月底苏皖边区政府决定将盐阜师范改为苏皖教育学院。
当时,苏皖教育学院院长是陆维特,副院长陶官云,生活指导部主任肖明,管理处主任韩克秋,生产部主任孙如福。教师有老教育工作者陈天马,音乐工作者张枚,艺术工作者鲁莽和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陶观云等。学生三百多人。
同时,将板闸小学改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主任张凤吾,学生三百人。另外,还附设一个幼儿园,园主任陈士修,幼儿四、五十人。学院准备于第二年四月招收新生二百人。
一九四六年四月,因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形势趋于紧张,为了统一领导,加强教育工作效能,四月十四日,苏皖边区政府决定苏皖教育学院并入当时校址设在淮阴的华中建设大学,名为“建设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由“建大”副校长白桃担任,陆维特任教务长,另在原址成立“建设大学师范学院”附设师范学校,聘请汪达之任校长,陶官云任副校长。汪达之后固种种原因未能到任,学校工作实际由陶官云负责。“附师”设有实小和幼儿园各一所。六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敌机经常到板闸上空低飞盘旋、骚扰。鉴于这种紧张的战争环境,大规模地办学已不可能。七月,苏皖边区政府决定“建大附师”撤销,并入“建大附中”,学生多数回原县分配工作,也有部分学生于北撤时到解放军里协助后勤工作。实验小学则与新安儿童保育院、淮南干部子弟学校、淮南中学和建大附中的干部子女和部分教师合并为华中干部子弟学校, 由汪达之任校长,撤至山东。这时陶宮云同志已调到“建大”工作,整个学校移交工作由韩克秋同志负责。年底,国民党张灵甫率七十四师进驻淮安,拆了学校自盖的房子。解放后,地方政府又拆除了学校曾借用过的庙堂,原有校址巳夷为平地。
二、因陋就简建校园
学校迁到板闸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校舍问题。虽然苏皖边区政府非常关心人民教育事业,注意培养建设人才和充实师资队伍,但抗战刚胜利,财政十分困难,政府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物给学校进行基本建设。板闸原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镇,清代曾在此设立漕运大关,人口稠密,庙宇遍布。学院决定借用板闸的庙宇作为基本用房。当年,镇北观音庵共有三进二十七间殿堂,于是学院便将院部设在该庵,学生则分别住在三元宫、回施庵和附近群众家。实验学校沿用原板闸小学的校舍,学生住在伍佑帝君庙。幼儿园设在肃宗祠。但是,这仍不足解决学院的用房问题。于是院领导召开了有管理处、生活指导部、学生救国会负责人和教师参加的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拆除板闸附近几处破旧公产,利用其砖瓦木料新建校舍。报请当地政府批准后,学院聘请了有经验的木瓦工作技术指导,向附近农家借来扁担、绳索、小车等劳动工具. 以队(即班级)为单位,师生进行劳动组合(体力强弱均匀搭配),组成若干支拆运队伍.每天课后运一趟,星期天全天拆运。在拆运过程中,队与队,人与人,争先恐后,气氛热烈,非常感人。一些刚从上海来解放区的青年女教师,手上磨出了血,用手帕裹一裹继续干,一直坚持到整个拆运工作结束。经过全院师生两三个月的努力,拆除了漕运大关、通元寺、篆香楼、一日庵、爱莲亭等建筑,新建了厨房、食堂(兼会堂和大教室)和两个教室,基本上解决了学院的用房问题,师生们得以在室內上课、开会和吃饭。后来学院又修建了一个足球场和篮球场,并添置了若干体育器材。
四六年初,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同志到苏皖教育学院视察,应邀为学院题写了校牌。为此特在观音庵前约一百米处,新砌一座门楼,高高挂起“苏皖教育学院”的校牌。
这时,学院占地面积约有五千平方米。
抗战前,淮安淮善公场邢文常三公祠的祠产以及六百余亩善堂义地,曾用于创办板闸地方慈善事业,救济当地工人贫民和造林等事项。自淮安沦陷后,该项慈善事业濒于停顿。苏皖教育学院迁至板闸后,该地群众出于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决定将上述公产献给学院,并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管理。
三、学院的组织系统和学制
苏皖教育学院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实验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部、师范部)和高等教育(教育学院)。
(一)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小年龄的享受供给制的党政军干部子弟和革命烈士子女(曹获秋的女儿小宁当时便在该园上学),对他们进行启蒙软育,使其在德、智、体几方而都得到发展,为小学教育打好基础。幼儿园的小朋友全部寄托在园内。
(二)初等教育:实验小学,实行全日制,分为普通班和干部子弟班,学习时间为六年。干部子弟班学生的家长多为党政军负责同志,整日忙于人民革命事业,所以学生一般都在校食宿。实小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新生的一代,使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中等教育:初中部,于苏皖教育学院成立之日便着手筹备,后因情况变化,仅制订了招生计划,未能实行。
师范部,主要是培养小学教师、校长和文教区员,学习时间两年。入学条件为政治思想好、具有初中文比程度。
(四)高等教育:苏皖教育学院,实行全日制教学,主要是培养文教干部,修业年限两年; 设中等教育和教育行政两系,分为师范班、艺术班(含音乐、美术.戏剧等专业)和师训班(学员都是在职小学教师,由各县文教科报送,学习时间一年)。
当时,苏皖教育学院及其前身盐阜师范,各级教育虽有明确的修业年限规定,但因革命事业对人才的急需,执行也不甚严格,真正读完修业年限的人并不多,许多学生往往在学习中途便被抽调出去工作。为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包括在职教师进修生)入学都要进行考试,规定入学成绩,但在具体掌握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四、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抗战结束后,民主运动和解放区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革命干部,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和满足这种需要,迅速培养各类干部和建设人才。因此,苏皖教育学院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便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学院的教学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虽开设了文理各科课程,但是它们并不同于旧教育。而是紧密地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如政治课以形势教育为主,坚持天天读报并认真讨论,解决认识问题; 国文课以通讯报道、论说文为主,辅以应用文;历史课以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为主;地理课学习本国本地地理;数学课多为联系实际的应用题;理化、生物谍主要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和生产知识;音乐课学唱革命歌曲;体育课以军训为主;美术课以实用报头画和美术字为主。这些课程均无统一课本,以教师自编为主,所以在配合形势方面便更具有灵活性。遇到形势发生转折,知识课便全部让路给政治课教学。例如,抗战胜利后,学院连日组织学生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在挑动内战》、《关于重庆谈判》、《国民党进攻的真相》等文章。
当时,除分班授课外,专题课则采用上大课的形式。针对少数两极悬殊的学生,还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个别辅导。如学生吴岫明、陈依理、李锦章爱好音乐,声带也较好,张枚老师便增加他们的音乐训练;学生唐河爱爱好美术,鲁莽老师便在课外多加辅导……这些学生离开学校后,在工作上均有所造诣。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注意课外辅导,帮助他们赶上去。
五、艰苦而乐观的学习生活
苏皖教育学院不仅校舍简陋,而且桌凳床铺等一应俱无。学生们冬天抱捆稻草往地上一铺,夏天席子往地上一放便是床;砖头往臀下一垫,木板往膝上一担,便是桌凳。教室不够,大树上黑板一挂,便是课堂。夏日的运河是师生的天然浴场。
课余时间,学院还组织师生进行勤工俭学,搞生产自给。当时学院办了一个有四台织布土机的毛巾厂,由张超同志负责生产,并将板闸镇上五、六十家的二、三百台织布机组织起来,统一调度,分散生产,由学院负责包购包销,部分地解决了学院的日常开支。另外,学院还办了一个小型养猪场,常年圈存几头猪;组织学生开荒种菜、种瓜、种豆,以及磨豆腐、芽豆芽等,搞些副业生产,改善生活。
当时生活虽然是艰苦的,但是师生们学习意志坚定,精神愉快。课后,校园内歌声起伏,音乐专修班在唱,其他同学也在唱。逢年过节,学院还和当地居民一起举行联欢会,演出由师上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和音乐歌舞。师生们始终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和苦乐观。苏皖教育学院在板闸,以她那蓬勃朝气,给这个古老的小镇带来生机和欢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