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慈幼院一九二六年诞生于淮安。它既是慈善机关,又是教育单位。当时,由本县三位在全国著名的银行家谈丹崖(日本留学生,大陆银行总裁,家住城内城隍庙巷)、周作民(金城银行总经理)和朱虞生(盐业银行经理,家住东长街三角桥)等发起创办。以谈丹崖为主筹集、捐献了十万元基金,用四万元买了周姓盐商的一所私人住宅(约五、六十间房屋)作为院址(即现在淮师附小南大门校址)。其中包括楠木厅房和松、柏、桐、椿的主屋共五进,从前到后每进都有走廊,阴雨天不湿脚,可以从大门走到后面。又用二万元购置了校具教具等设备。还有四万元存放银行作为流动基金。
建院后,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李宏增(字翼唐,宿迁人)任第一任院长。同时邀请了我县的部分开明士绅组成院董会,作为全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中有清末进士田鲁渔,有“大善人”顾秋岚,还有举人出身的朱邦宪等。每月开会一次,商讨办院的方针大计。
建院第二年(1927年),谈丹崖乘返里探亲之便到院视察,对全院师生员工讲了话。他说,小有小城,大有大城,为了走上振兴实业道路,改变地区经济面貌,就要办好地方教育,将来也可以与北京香山慈幼院挂钩(香山慈幼院规模较大,包括小学、中学、大学)。
教师实行聘请制,在院长下面设教导、总务两个处,分别聘请汪镇夫(宝应人)、陈琅之(宿迁人)担任教务主任和总务主任,另又聘请一些在群众中声誉较著、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如童宾仪(淮安人)、王宝镕(淮安人)等担任教学工作。教师工资高于一般学校近百分之五十。总务部门设管理人员两名,工友、炊事员七、八人,其中有两名妇女为洗衣工。
招生对象是12—15岁的贫苦家庭出身的男性儿童,绝大多数是由各单位头头推荐、介绍(包括董事会),经过院方批准入学后,按文化水平编为高孝初小两个班,每班限额三十名。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是:初小开设语文、算术、音乐、图画、体育、手工六个科目;高小增设修身(主要讲礼、义、廉、耻等孔孟之道)、历史、地理、自然等科目。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采;体育设备有秋千、跷跷板、铁环、球类、玩具等。文娱方面,国乐组有笙、萧、管、笛、三弦琴、七弦琴、琵琶、二胡等,还有“军乐队”由专职教师负责培训,有些人家遇有婚丧喜寿大事请去演奏,收取一定酬劳。
有时还从教会里请来外籍牧师为学生教英语歌曲等。每到周末,师生自编自演小型话剧、相声、歌舞剧等,吸引了广大群众来院观光。学生在校除按课程表完成学习任务外,晚上还有两小时自修课,教师随班辅导。有时还组织故事会、展览会丰富课外生活。为了沟通学生家长与院方的联系,还不定期的召开恳亲会(即家长会),听取家长对院方的意见和要求。
在生活管理方面,有条不紊。学生每月伙食标准三元,每周可达到一次大荤,两次小荤。宿舍一律是双人床,夜间管理人员轮流值班,替小学生盖被,注意双人床上下安全等。
院里配有院医,专门为学生治病,医药费用由院方统一开支。夏天炎热,傍晚在庭院里放置大水缸四口,盛满热水,让学生轮流洗澡。院方制订严格的生活、学习纪律制度,家长探望自己的孩子,每月只许一次(特殊情况例外)。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院里还开办了小商店,专售学习用品;开设了小银行,培养学生节约、储蓄的好风尚和学习会计知识。管理人员均系从学生中挑选轮值,并有一定的报酬,如“经理”每月二元,其它人员每月一元,但不发现钞,只发院内通用的一种有价证券,以限制使用范围。这些管理人员在总务人员统一指导下进行工作(现任县政协委员蔡文干同志是该院第一届毕业生,在院期间曾担任过“经理”)。院方还利用空隙地开辟了花圃,供大家欣赏,由学生自己种植,除虫锄草,施肥浇水,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对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定期发给奖学金。
一九二七年夏,李宏增院长调淮阴师范任校长,继任者是上海法政大学毕业生何宝善(字楚侯,淮安人)。这年暑假,第一届高小毕业生多数考入初中,也有考入中技的,如“苏南三友实业社”。学生考入高一级学校,升学费用仍由院方供给。由于慈幼院办得颇有生气,群众评价较高,许多富有人家也千方百计把子弟送进院读书,先后收了八、九名。
这些学生一律称为“附属生”。他们的学习、食宿等费用,全部自理。后来,为了满足一些家长的要求,只好增设了一个全部自费的“附属班”,计有学生四十名。
不久,由于国内战争影响,银行受到波及,院方经费来源发生了困难。这时,便将初小班改为半工半读班,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学习木工、织毛巾、编草帽辫、做雪花膏等,既解决了部分经费,又丰富了学习内容,对当时的淮安来说,也是一种别开生两的办学形式。
两年后(1929年),何宝善院长去北京工作,再由谭国光(本县人,家住三角桥)继任第三任院长。谭到职后,由于经费日益枯窘,勉强维持到一九三二年,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只好停办。
慈幼院停办后,将楠木厅的前一宅,交给地方士绅创办了一所“集一图书馆”,计有藏书千余册。楠木厅既是藏书室,又是阅览室。
图书馆配管理员一人,由刘绍江(本县人)担任。每天定时开放,但由于地处偏僻,读者寥寥,办了约一年时间就停止开放了。
一年后(1934年),县教育局将院址全部收去作办学之用。在这里先后办了“忠孝镇中心小学”、“瞻岱小学”,日伪时期还办过一所初级中学。淮安解放后,就作为淮师附小校址,直至现在。
河北慈幼院建立以后,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生活管理、培养目标和学生来源等方面,都与同时代的一般小学有所区别。因此虽然仅仅办了六年时间,但留在淮安人民记忆中的印象,却是比较深刻的,社会舆论的评价,也是比较好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