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缶淸供图 边寿民

图片[1]-古缶淸供图 边寿民-老淮安

《万年欢·题古缶淸供图》
边寿民
今夕如何? 便冰霜收拾,春回南国。烟火千门,行处声传爆竹。守岁团栾骨肉,愿新年、大家增福。凭谁换、春帖桃符,旧时有这风俗。
浮生以促明朝,笑都添一岁,谁人能不? 俯仰乾坤,得免饥寒便足。瓮底新醅初熟,又何妨、醉来匍匐。把梅花、斜插乌巾,勾引东风穿屋。

本词选自浙江省博物馆藏边寿民《古缶清供图》墨迹。
画幅下部偏右,画古缶一只,淡墨勾勒轮廓,干墨皴擦,古朴清新。缶中插折枝梅,疏花点缀枝头,又插天竺一枝,枝头长着累累果实,红色点成,像是珊瑚珠。缶外横列松枝,自右下幅出枝,向左挺生,松针疏朗,历历在目。画面三物构成“岁寒三友”,挂在书室里作清供,极为雅致。画家于画幅上部釆用因势布款的书写方式,题上一词,识云:“除夕,调万年欢,寿民。”识语点出“山中除夕无长物,插了梅花便过年”的画意。
词的开端三句,说今夜是除夕夜,地气转暖,冰霜消融,春回南方。第二层紧承,说今夜节日气氛极浓,千门万户闪耀喜庆的烟火,到处都传来爆竹的声音。第三层说,家家骨肉团聚,围炉守岁,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增添福寿。最后写到应景的风俗,旧时传承下来,每家要贴上新的春联,换下旧时的桃符,正像王安石《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样。“桃符”,每逢农历元日,古人画神荼、郁垒两神于桃木板上,悬挂门旁,以辟鬼避邪,后代改书于纸,演变成春联。本词的“春帖”,指春联。
后阕沿“除夕”拓展思路,第一层说浮生如流逝的年华,似乎促使明朝的到来,到明朝每人又添一岁,有谁能说个不字?第二层表达出能温饱便知足的心意,仰看天,俯看地,人世间能吃饱穿暖,免除饥寒,便很满足。第三层扣住除夕、新岁饮洒欢庆的节令特点,词人说瓮里新酿的酒已熟,不妨畅饮,沉醉后匍匍在地又何妨,写出自已知足的心态,神情超逸。“新醅”,未漉的酒。词的歇拍处,词人说将梅花斜插在头巾上,逗引春风入屋,表达自己豁达的胸襟、喜迎新春的欢乐心态,与词调名《万年欢》暗相扣合。
这首题画词的写法非常别致,词人并没有从画面落笔,描绘“古缶”、“梅花”的艺术形象,也没有撷出画境,却从题外写来,环绕“除夕”之意,层层深进,着意表现除夕日的景况。换头处,词意自除夕向前拓展,写出自己在新岁里的人生体验和生活追求,最后才叩到画面的“梅花”上。全词结构细密,层层深入,起结回环,遥相呼应,运用借题发挥之法,题外抒情,写出画家画作本图的匠心以及辞旧迎新时的真实感情,完全符合“清供”这种绘画品种的审美意义。

书名=题画词与词意画
作者=吴企明,史创新编著
页数=354
SS号=11838692
DX号=000006186537
出版日期=2007.2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