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十二岁离开故乡淮安以后,一直没有机会再回来一次。他生前不愿别人宣传自己,不愿让人参观他的旧居。可是,他在会见亲属、接见故乡干部,以及遇见同乡的时候,总是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关心故乡的建设和广大人民的生活。
一、会见亲属了解乡情
一九五○年秋天,周总理的婶娘八老太第一次到北京去探望他。八老太,也是总理九岁那年相继失去生母和继母以后的实际抚养人。
他们共同度过了一段艰苦岁月,感情深厚。分别四十多年了,有许多家常话要叙,可是总理很快就问起:家乡老百姓可吃得饱、穿得暖,吃到大米的多不多,是不是还有许多人缺粮吃南瓜,乡下有没有人家盖新屋,农民们是不是喜欢互助组……地对故乡在战争中受到的创伤、后来恢复的情况,问得很仔细。当八老太说到解放后,家乡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南乡靠水长水稻、吃大米,北乡还是长旱谷、吃玉米。不象以往清水煮南瓜、煮野菜了。有的人家还盖了新房,互助组搞得很热火……。总理听了非常高兴,说:还要挖条大河(即后来的苏北灌溉总渠),从洪泽湖挖到海,那时候,北乡也能种水稻了;淮安就更好了。
在这以后,每逢淮安亲属进京探望的时侯,周总理除和他们谈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外,都要向他们了解家乡的情况,不厌其详地询问各个细节。有时间到群众生活水平,有时问到农业生产状况,有时还问到群众对党的某项政策的反映。总理也怀念他的乳母蒋妈妈。有一回,他问淮安来的一位弟媳:蒋妈妈的晚年是怎样度过的,她的后代有没有下落,他们生活有没有困难?周总理日理万机,而对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民,仍是一往深情。
二、对待亲属大公无私
周总理大公无私的事迹,是不胜枚举、尽人皆知的。在对待亲属们的一些事情中,这种高尚品质也是十分感人的。现仅举一、二例:
(一)一九五六年,定居淮安的周八太病重,不久去世。总理前前后后给淮安县人民委员会来了好几封信(其中有的是总理委托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和邓大姐写的),其内容除感谢政府对八老太的关心和照料外,都是嘱咐关于治疗疾病和安排后事的一切费用,均由他个人负责;不能占用分毫公款。在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九日给淮安县人民委员会的信中说:“……如果治疗无效,一切后事也请你们代为办理。但要本着节约和简朴的精神办理。现寄去人民币贰佰元作为治疗和办理后事的费用。……”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邓颖超同志在来信中说:“……前寄费用,如有不足,请告知,当由我们寄还。”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三日,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给淮安县人民委员会负责同志的信中说:“……请你们将费用单据邮寄我室呈总理,总理说由他工薪扣除汇寄你们。”同年四月十九日,总理又给淮安县人民委员会负责同志写信说:“……我伯母家还有陶华等人,今后她的生活费用均由我这儿接济,请当地政府对他勿再予照顾。现寄去为安葬我伯母善后费用所尾欠垫款二十五元,请查收。”
(二)一九六一年,周八太的孙子、总理的侄儿周尔辉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工作,组织上为了照顾夫妇关系,把尔辉爱人孙桂云从淮安调到北京工作,总理完全不知道这件事。
有一天,尔辉夫妇一道去看望总理,提起工作调动的事,总理说:“噢!那么容易啊?!要是人家不接收呢?”他俩心想,人都来了,还能不接收吗!就回答说:不接收再回去。事后,总理就这件事批评了有关单位,说:照顾夫妇关系;为什么不能从大城市往小城市调,偏偏要调到北京呢?有关单位接受了总理的批评,没有接纳孙桂云的户口。后来邓颖超同志告诉他们:“伯伯是抓压缩城市人口工作的,他要带头执行这项政策。”就这样,尔辉在爱人回淮安后不久,也调回淮安工作了。总理嘱咐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不能提任何要求,一切听从当地组织上的安排。孙桂云至今还在淮安工作。
三、平掉祖坟坟地交公
一九六五年春节前的一个傍晚,周总理的侄儿、空军某部的飞行员周尔萃,去中南海看望伯父伯母(当时尔萃在北京学习),并告诉伯父母,他想乘假期回淮安探望母亲。总理赞成他利用假期回故乡探亲,并嘱咐说:……作为一个草命军人,随时随地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拥政爱民,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说到这里,总理忽然问道:尔萃,三大纪律头一条是什么?尔萃没有踌躇,立即回答说:“一切行动听指挥!”总理笑了笑,说:那好!我现在布置你一个“特殊任务”,你可得好好执行。这次回去,把家里的祖坟平掉,坟地交给生产队耕种。办完这件事再过年,能完成任务吗?尔萃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保证完成任务。”尔萃所以回答得这样坚决,不仅是出于对伯父的尊重和服从,还由于他知道这件事已经拖延了许多年,把这个不太好处理的事交给他,是伯伯对他的信任。同时,他深知伯伯的脾气。问题一经提出,是非彻底兑现不可的。
总理对尔萃的回答很满意,接着说:我们国家耕地面积太少。人死了,不做事了,还占一块地盘,这是私有观念的一种表现。最后,又嘱咐说:要做好这件事,也不能简单化,要作好你母亲的工作,作好县委的工作,作好当地群众的工作。并交待了要求:棺木要就地下沉一米以下,做到不影响机耕;坟地交生产队使用;坟地长的树木交生产队绿化。
周尔萃回到淮安后,遵照总理的嘱咐,一一做工作。先会同哥(周尔辉)嫂(孙桂云),说通了母亲的思想。然后,去找县委。
早在一九五三年春,总理的警卫员送八老太回淮安时,就向县委传达过总理关于平掉祖坟的意见。以后,县委又收到过总理的来信,提出平掉祖坟,坟地交公的事。一九五八年、一九六○年,县里领导去北京向总理汇报工作时,总理又提出了这件事。每次,县委都把总一理意见拿到常委会上讨论,几乎每次都是一致意见:这样做,不但群众通不过,就是县委也想不通,难道淮安县农业要增产,就差那么一点坟地!这次周尔萃又向县委常委详细传达了总理的意见,并提到总理过去曾派人去重庆处理父亲墓地的事①。常委们深深为总理的高尚情操所感动,决定把这件事办好。
旧历腊月廿九,孙桂云到祖坟所在地、当时的城郊公社闸口五队,把总理的意见向群众作了详细的传达和解释。群众出于对总理的尊敬,都说:“对是对,就是心里不过意。”有位老农说:“论风水,那是骗人的迷信话,我们在旧社会还没吃够风水的亏,信这个?论耕地,我们淮安这么大,差这一点地;总理是给我们带个头,叫我们跟他学嘛。我原来打算今天去圆坟哩,不圆啦!以后也平掉。”
周氏祖坟占地不足一亩。六十年代初,淮城镇机关工作人员在坟地栽了几百棵松树,长得十分旺盛。这里有七座坟墓,埋有十三口棺木,葬着总理的祖父母、过继父母、八婶母等人的遗骨。旧历除夕,周尔萃、孙桂云和县委一位干部,会同当地有关干部和三十几名青壮农民,带着工具到了坟地,先掘开一座座坟墓,剥离一口口棺木(每口棺木的前面,都用红漆写着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较小的棺木,比较容易地抬到了地面上,较大的棺木,用一种叫“油葫芦”的土吊车吊上地面。然后,每口墓穴再深挖一米多,又将棺木按原位埋下,小松树分别由淮城镇机关和生产队拿去作绿化环境用了,坟地归了生产队。②事情办完后,周尔萃立即向总理写信,详细汇报了处理经过。总理很满意,没过几天,给生产队寄了七十元钱,用来支付平坟劳动工资,和偿付被践踏的一小片青苗费。
四、少小离家老大不回
一九六○年,周总理接见淮安县委常委刘秉衡时,详细地询问了淮安的乡土风情,还回忆说:“小时候,我常从勺湖坐小船,过北水关,到河下去玩。河下那时候可热闹呐!现在呢,勺湖还有小船通河下吗?”在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听了很惊讶,问:“总理,不是说您老色家在绍兴吗?”总理马上说:“不!不!绍兴是祖籍。从祖父时代起就到淮安了。我的母亲也是两淮人……”他还亲切、深情地对刘说:“我也想回去看看呐!十二岁离开淮安,到今年整整五十年了!
同年,总理去南京开会,晚上和机组人员一起吃饭,席间,他听到汪云和许君清两位驾驶员的讲话口音后,马上就问他们是什么地方人,汪回答说是江苏高邮的,总理便笑着说:“我们还是老乡呢!”许回答说是淮安的,总理听了更高兴地说:“那我们更是老乡了。”
一九六七年,总理接见西安一个代表团时,跟一位操淮安口音的人攀谈起来,问他什么时候出来工作的,住在那个庄上,回去过没有,现在家乡情况怎么样……总理还反用了一句唐诗抒发自己的乡思:“我是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碍…”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二日,周总理陪同外宾到南京参观,检阅民兵队伍时,同一位排头女民兵亲切握手之后,便问她是哪里人,这个女民兵回答说是淮安人,总理笑了,说:“你知道我是哪里人吗?”女民兵说:“知道。”总理说:“我们是同乡啊!并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要后来居上啊!……”
一九六○年,有一次,总理打算在上海开完会后回故乡看看。不料,毛主席来电,请他.立即回北京商量国家大事。机组同志都知道总理离开故乡后从没有回去过,便商量一个办法:在飞机到达淮安上空的时候,低空飞行,盘旋几圈,让敬爱的周总理俯瞰一下故乡的风貌。飞机刚接近淮安,总理就察觉到飞机在减速,机身在下沉,很快意识到了机组人员的心意,马上对他们说:“毛主席在北京等我们哩,还是全速前进吧!”于是,飞机掠过淮安上空,全速飞向北京。故乡人民后来知道了这件事,都为总理勤劳国事、公而忘私的精神而深深感动。
五、不让旧居留作纪念
周总理故居,在淮安县驸马巷和曲巷相交的地方,位置在城中心的镇淮楼和西北角的文通塔之间。家乡人民,全国各族人民,都想看看总理的诞生地,看看他住过的房屋,表达敬爱之情。所以,旧居前总是有人来来往往。早在解放初期,总理就告诉他的亲属:“不要说出我住的房屋,也请邻居们不要往外说。”以后,他又说过:“你们要劝说前来参观的人,让他们到韶山去瞻仰毛主席的故居。”
淮安县委是很理解周总理的高尚品德和严于律己的精神的,同时,也考虑到人民对总理的感情与心愿.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县委就对旧居中行将倒塌的房舍进行了初步维修。一九五二年,总理从侄儿来信中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写信给县委,制止今后再作维修,并很快用自己的工资偿付了这笔修理费。一九五三年,总理的警卫员护送八老太回淮安时,又向县委传达了总理意见,把旧居拆掉。县委和群众都不愿意这样做,并且又将年久失修的西边宅院的三间堂屋,进行了较大的整修。这件事,后来也被总理知道了。一九五八年,副县长王汝祥去北京见总理时,还挨了点批评。总理坚持房子不能修,说:“……坏了可以拆掉,砖头、木料可以盖工厂,我有权这样处理嘛!”
他还特地写了一封信,请王汝祥转给县委,信中说:“……我提出两个请求:一是万不要再拿这所房子作为纪念,引人参观……;二是如公家无别种需要,最好不要使原住这所房子的住户迁移。后一个请求,请你们酌办,前一个请求,无论如何,要求你们答应,否则,我将不断写信请求,直到你们答应为止。”
两年以后(一九六○年),县委常委刘秉衡去京向总理汇报工作,总理又严肃提出了这件事,说:“……我的房子一定要处理掉,决不能同毛主席的旧居相比。”第二天,邓大姐又为这件事找了刘秉衡谈话,说:“总理多次说了,一定要把他住过的房子处理掉,不能和主席旧居比。如果不拆,也可用起来,办幼儿园,办图书馆,或者让人去篆…这是总理一贯的意见,我完全赞同”。最后,她还郑重其事地说:“他是中央领导人之一,你是党员,你们应该听他的正确意见嘛!”
淮安县委感到不能再违背总理的意愿了,只得把总理出生和居住过的东边宅院,作为县委学习室和儿童图书馆;西边宅院搬进了居民。
不久,县委收到国务院办公室来信,说总理对这个作法,表示满意。
一九六一年八月,总理在侄媳孙桂云处了解到,尽管这样,还是经常不断有人来参观旧居,参观者一直是有增无减,心中很是不安。
后来,他决定采取行政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晚九时,他让国务院办公室一位负责人打电话给淮安县委了解旧居情况。十七日,国务院办公室又来电话,向县委正式传达了周总理关于处理旧居的三条意见:(一)不要让人去参观;(二)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三)房子坏了不准维修.十八日,县委常委根据总理的意见,作了三项决定:一、不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二、不维修房屋;三、县委在干部会上动员大家不组织、不带领人们去参观。当天晚上向国务院办公室作了汇报。
三十日晚,国务院办公室来电话,说:
“总理对县委三点决定表示满意,以后要派人检查你们的执行情况。”五天以后,又来电话,询问对“三条”的执行情况,回答是:“认真执行了。”
一九七四年八月一日,周总理见到侄媳孙桂云时,又当面询问了“三条”的执行情况,知道“三条”虽然执行了,但外地人还是千方百计找上门来。总理思索了一下,问道:“把房子拆了,你们搬个地方住,行吗?”邓大姐说:“拆迁吧,我们给钱。”
因为拆迁房屋要经政府批准,这事情一时没有定下来。周总理的这所故居,才得到保存。如今,它已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对周总理的敬爱和怀念的地方。③
六、三次接见 桑梓情深
一九五八年七月,淮安县委派副县长王汝祥去北京向总理汇报工作。二十七日,总理接见了王汝祥,又拿西瓜,又留吃饭,还对身边的两位年轻人说:“快过来,见见叔叔,这是我的‘父母官’呵……。”吃完西瓜,总理开始问起王汝祥来,从途中观感、生活习惯、逐步问到淮安的革命和生产建设。他在认真听取了王汝祥的汇报后说:……从淮安的情况看,恐怕目前还应以发展农业为主。农业上去了,可以适当发展一些工业。办农业,要抓好水利,搞河网化,要配套,能排能灌。其次,是抓好作物改制。早改水,步子要稳,要因地制宜。谈到办工厂的事,总理说:粮食上去了,可以办些厂,但也要面向农业,由省里统筹规划。办厂要用钢材,这得由全省统一安排。你们想办农机厂,很好。我看,是不是先把铁木农具厂办起来,然后再逐步发展……接着,总理又问到淮安群众的生活。午饭后,总理本还想接着谈下去,后来考虑了一下,说:“你暂时不要走,过两天,我们再谈一次。”两天后,王按约定时间又到了总理办公室。这次,围绕淮安办工业的事,总理又提出很多意见。
为了实事求是地帮助家乡发展一点工业,也为了教育故乡干部,总理给江苏省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讲了淮安县委的要求,也讲了他个人的意见。在写到淮安县委希望他帮助解决钢材问题时,他说:“王汝祥同志这次来,想在北京解决钢材问题,我当然不能那样做!……”王汝祥充分领会总理的心意:他热爱故乡,希望故乡很快发展起来,但他更爱护故乡干部,不让他们背离党的传统作风,滋长任何特殊化思想。在这次接见中,总理还亲笔写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题词,赠给故乡人民;为当时的《淮安日报》书写了报头。
同年十二月,当时的淮安县委副书记颜太发上北京,代表淮安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会议。一天上午,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六位代表,颜是其中之一。代表们进门以后,总理和几位工作人员迎了出来,一一握手,并摄影留念。在接待室坐下后,先招呼大家抽烟、吃水果,然后开始亲切的谈话。总理问颜太发:“今年淮安的农业怎样,收成可好?”颜汇报时,他满面笑容地听着,频频点头。听完汇报以后,总理说:丰收了,当然好。但要踏实,不能自满,要乘胜前进。回去以后,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大于!中午,招待六位代表吃饭,他把颜安排在自己身边坐,一边吃,一边又问起家乡人民的生活情况。席间,总理高兴地说;“……我们都是家乡人嘛!”饭后,又找颜太发谈话,嘱咐发展养猪的事。总理说,要办好农业,得大养其猪。猪多、肥多、粮食多嘛!……同时,猪子能出口,换取外汇,买农业机械……问题是落实政策和采取措施,认真把这件事抓起来。下午,颜太发告别的时候,总理又一次叮嘱他:回去以后,要照毛主席说的关心人民生活,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切实安排好,把市场供应抓好。这样,才能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干社会主义。
一九六○年四月,当时的淮安县委常委、淮城镇党委书记刘秉衡,受县委委托,专程上京向总理汇报工作。那天,总理让刘秉衡紧靠他身边的一张沙发坐下,先问抽不抽烟,又亲自削好一只大苹果递到刘的手里,笑着说:“你吃,你吃!”“吃吧,吃吧,一家人嘛!”接着,问寒问暖,拉起家常。在回忆了故乡的一些情景之后,话题转到淮安当时的生产建设。当刘秉衡汇报到家乡种了棉花,收成很好,县里想办个纱厂的事,总理一听爽朗地笑了,说:“噢,你们种了棉花,就想办纱厂,那上海的纱厂就吃不饱了!”他顿了顿,接着说:“这要由省里统一安排。共产党员嘛,办事要顾全大局,全国一盘棋嘛!我看暂时不办好,你说呢?”刘说:“总理说得对,我回去传达。”接见中,刘秉衡还向总理汇报了淮安东门外修了一个烈士陵园、建了一座烈士纪念塔的事,并请总理给纪念塔题词。总理谦虚地说:“我不会题词,写几个字还可以。”
说着,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了“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字。竖写一张,又横写一张,郑重其事地、很认真地写完,还轻轻地念了一遍,象是引起了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怀念。这时,旁边一位女同志问:“要不要加上‘淮安”二字?”总理说:“不要了,在淮安牺牲的烈士很多,有许多是外地人。”接着是短暂的沉默。刘秉衡想请总理用毛笔把这几个字写在单页上,以便带回家乡刊用。不料,总理忽然把话题又转到处理故居的事,刘秉衡也不好坚持再请求题字了。这件事竟成了一个遗憾。直到总理晚年还提到:“我差淮安一笔‘债’,答应给烈士塔题字,一直没写……。”
七、不收茶馓反赠文件
一九六二年,当时的淮安县委书记邵凤翥,副书记王纯高上北京参加党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随身带了一点淮安特产茶馓,想让总理尝尝。邵、王两人把茶馓送到了总理办公室,秘书却劝他俩把原物带回,说总理是从来不收礼品的。邵王两位一再解释,说这不是礼品,是家乡炸的馓子,表表家乡人民的心意。秘书这才暂时代收下来。过了两天,茶馓还是被退回来了。秘书再三解释说:“你们的心情,总理完全理解。但总理说,馓子一定不能收。为了这点馓子,你们用白铁皮做桶子,也是个浪费……。”邵王两人沉默了好久。再次商议后,对秘书说:……就照收粮票、照收钱,仍请带给总理.秘书笑了,他说:“你们的主意,我给总理说过了,不行。”并说了上次带去的馓子、莲子、藕粉等土产品,总理和邓大姐虽然勉强收下了,却付了钱(一百元)的事。又说,总理再三嘱咐,一定不能收。……接着,还递给邵、王一份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文件,上面有周总理亲自用铅笔写的批示:请江苏省委、淮阴地委、淮安县委负责同志认真阅读一下,坚决照中央文件精神办!
周总理热爱故乡,却又是这样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丝不苟。邵、王两人仔细阅读了总理的批示,深受感动。他们请秘书转告总理:感谢他老人家对故乡干部的教育、爱护;一定铭记总理的教诲,保持和发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学习总理的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九七六年一月九日凌晨。故乡人民从收“音机的广播中,惊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和严重疾病作长期坚韧的斗争后,与世长辞了!一时,山河变色,日月减光,人们无不悲痛欲绝。在街头,如潮的人群顶着严寒,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进周总理故居的临时灵堂;在城中的工人大会堂,全县人民群众和各级干部的代表;隆重举行了追悼大会;城乡许多人家挂起了周总理的遗像……。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日夜操劳国家大事,最后为人民鞠躬尽瘁,他永远活在故乡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矽心中!
(本文主要根据《周总理与故乡》并参阅其它有关资料,进行摘录和编写。——编者)
注:①周总理的父亲周劭纲,在旧社会里是一个小公务员,生前曾为革命作过有益的工作。一九四二年因病在重庆逝世。全国解放后,重庆市委把他的棺木葬到革命烈士公墓。总理知道后,要求他们立即把棺木迁出。重庆市委考虑到死者生前曾做过有益于革命的工作,既然已经葬入公墓,就没有再迁出。为此,一九六四年总理派国务院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专程前往重庆,把周劭纲的棺木从公墓迁出,葬到一个荒偏的小山腰上,没有树立墓碑。
②由于周总理的坚持,后来把远在绍兴祖籍的曾祖父周樵水的坟墓也平掉了。
③周总理故居,是淮安人民在纪念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才正式开始接待全国各地人民和外宾前去瞻仰和参观的。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