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淮安县文工团,是一支活跃的文艺宣传队伍。在县文教科直接领导下,她对宣传抗日救国、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抗日真反共,活跃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县文工团成立
一九四三年,盐阜根据地七个县先后都成立了文工团。九月,我在季桥区交通局工作,听说县里要成立文工团,就向组织上提出到文工团工作的要求。十月,县文工团成立了。十一月下旬,我调到了文工团。当时,全团共十人,团长是贺均同志,顾问是金采英同志,指导员(党的书记)是王洛夫同志,三个男团员,两个女团员,炊事员、通讯员各一个。到一九四四年四月,全团已发展到二十四人,团部下设三个组,女子组由胡士珍任组长,我和朱超同志分别担任两个男子组组长。
二、宣传抗日救国
根据当时的战斗环境,文工团的队伍不可能搞得很大,因此也很难有专业分工。团长陈建阳兼管财务现金(一九四四年春,贺调离陈接任),指导员王洛夫兼音乐教员,同时又是演员。每个团员除演戏唱歌外,都还要学会几样本领。耿春勇同志擅长敲锣打鼓,吹笛子拉二胡、舞台美术设计和拆卸等,这些就由他负责并指导大家。演出时的舞台效果,全由演员兼任。所有演员服装,由胡士珍和张凤兰同志负责。所以我们的演员,上了台不是唱歌就是跳舞。到了后台不是敲锣便是打鼓,有的吹笛、拉二胡。至于舞台布置和折装,更是人人动手。
为了防止敌人的袭击,文工团实行生活军事化,行动战斗化,无论何时何地,一旦发现有敌情,打起背包就走。有时深夜演完戏,一走就是一、二十里。一般在一个地方只住一、二天,住三、五天就算长的了。而且是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夜间演完了戏,还要写抗日标语、墙头诗等。
一九四四年春,县委叫我们全体团员到黄荡(现在的流均乡〕搞群众工作,我们去了以后,对这个地方进行了调查,摸清了情况,协助乡干部发动群众,很快地打开了工作局面。
根据一九四二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文工团的宣传内容做到大众化、地方化、通俗化、现代化,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使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当时根据地的头等任务是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文工团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结合实际编写剧本。如《眼前报》,主要描写根据地少数人对日本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结果鬼子“扫荡”后,弄得家破人亡。剧本《美人计》,是揭露地主施用“美人计”,妄图拖我干部、民兵下水的故事。剧本《渔滨河边》,主要是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在淮安渔滨河一带(当时是国民党统治区)欺压百姓、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的罪行。剧本《刘桂英是朵大红花》,是宣传根据地妇女积极生产、支援抗战的故事。为了宣传党的减租减息政策,曾演出一个戏叫《照减不误》,是用淮调和地方小调来演唱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事实,揭露地主“张百万”阳奉阴违,恐吓、威胁、利诱佃户,抵制减租减息,妄图继续残酷剥削农民的罪行;同时反映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农民团结起来与地主“张百万”进行斗争,迫使“张百万”低头认罪、执行减租减息,从而农民更加积极地发展生产、支援抗日前线。有一次演出这个戏时,几乎发生“悲剧”,使我至今不忘。那是在一九四四年六月,苏中抗日根据地召开全区文教工作会议,有一天特邀请我们前往演出,地点在苏中二分区泾河庄,观看演出的有数千名新四军战士和当地干群,管文蔚和粟裕师长也来了,戏演到高潮时,台上台下一起发出了愤怒的吼声。不少观众激动地哭了。后来我和姜贵斌同志到部队收集反映时。一位领导同志对我们说:有个战士当看到戏里群众斗地主时,他哭了并拿起枪瞄准台上的“地主”,还好当即被班长发现,才未造成悲剧。这个战士说:“台上的‘地主’和我们家乡的地主一样,所以我要打死他!”
开展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活跃人民的文化生活,是文工团的任务之一。文工团每到一处。不是教歌就是教舞。在教唱歌曲时,群众(青少年占多数)先是轻轻地随着唱,会了以后就大声地和我们一起唱。儿童团的孩子们显得特别活跃,他们学会一首新歌后回到家里唱,时间长了,家里大人们也会唱了。一首新歌,很快地就在根据地每个村庄流行开来。当时根据地流行的抗日歌曲很多,如《谁是乌龟大王八》、《二月里来》、《劳动号子》、《不识字像瞎子》、《傻大姐》等。一九四四年五月下旬,新安旅行团派来张早和徐沙两同志到文工团教秧歌舞。经过十来天的时间,团员们对各种人物(儿童、大嫂子、小青年、大姑娘、老头子、老奶奶、地主、士绅、汉奸)的跳法都已基本掌握。为了把群众性的秧歌活动尽快地开展起来,文工团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到每一个村庄演出,便就地教舞;二是团员分头到各区、乡、村,专门教舞。为了不妨碍群众生产,团员们深入田头,先和群众一起劳动,中途休息时教舞。那时,农民群众封建思想较重,对跳秧歌舞还有不少抵触情绪,特别是那些大姑娘、青年妇女出来跳舞,老人们就有些想不通。为此,妇救会做了许多动员、说服的工作。儿童除站岗放哨外,便是唱歌跳舞的先锋、模范。他们毫无顾虑,不受任何束缚,到处唱,到处跳,对歌舞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九月,淮安第一次解放,为了庆祝抗日胜利,各区、乡都组织了数百人的秧歌队,从四面八方拥向淮安城。当时,淮安城内的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这也可以说,是淮安开展群众性秧歌活动的高潮时期。
可惜这些活动场面因当时条件限制,没有被摄入镜头。年底,为进一步发动群众,在游击区马厂东北不远的陈圩子召开了数千人大会。为了配合宣传,县文工团奉命前往演出,得到好评。
三、生活待遇低标准
为节约资金,支持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的生活都极为艰苦,县文工团的生活待遇也是低标准的。但是,大家在工作上从不讲条件,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在生活上更不讲享受、待遇,每天能吃上三餐饭就心满意足了。
有时搞不到粮食吃不上饭,也没有人发牢骚讲怪话,还是心情愉快,积极地做好工作。再说穿的方面,衣服、被子、鞋袜等全部自给。至于工资待遇就更谈不上了,每月块把钱津贴(当时上至县委书记、县长,下至一般工作人员,标准一个样),买了毛巾、肥皂、牙刷、学习纸张也就花完了。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同志,零用钱多些,但这些同志很理解大家的困难,只要口袋里有钱,马上买些猪肉或日用品,大家一起吃了用了算。这种革命乐观主义和团结友爱精神,今天回忆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淮安文工团与盐阜区各县文工团合并为“苏北文工团”,以后又转入到部队,名为“苏北军区文工团”。以上回忆,因时间久了,难免有遗漏之处,希望当时在文工团工作过的同志,共同补充、校正。
暂无评论内容